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15:1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孤独之旅
曹文轩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
3、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教学重点:
1、熟悉内容,把握课文梗概,理清思路。
2、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体会课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体会课文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感受。在人生旅途上,有快乐,有痛苦。有的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有的人在孤独艰辛中成长。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一朵鲜花,让生命更灿烂,因为它除去了浮躁、怯懦,造就的是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读准下列词语的音:
嬉(xī)闹  撩(liáo)逗 凹(āo)地 旧茬儿(chá)
胆怯(qiè) 撅(jué)断  抠(kōu) 戳破(chuō)
2、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的主题?
本文记叙了杜小康因失学而不得已随父亲背井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去远方放鸭的事情,表现了杜小康在饱受精神寂寞、恶劣自然环境折磨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坚强的心路历程。
2、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篇文章与许多文章在格式上不一样,是隔行的。这隔行的格式很明显将文章分成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三部分,高潮和结局在一起。那么,你能试着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吗?学生思考,各抒己见。
第一部分:无奈的选择;
第二部分:茫茫赶鸭路;
第三部分;鸭子长大了。
三、研读课文,理解主题。
1、杜小康失学前家底怎样?厚实。
2、那时他的生活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快乐,无忧无虑。
3、如今突然远离家乡、伙伴,而且只有父亲和鸭子相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难舍、痛苦、孤独、失落……。
4、本应该在学校好好读书的杜小康却一下子成了“不知要往前走多远”的放鸭的流浪儿时,他对前途一定会感到怎样?茫然、渺茫、恐惧、害怕……。
5、杜小康父子俩一路上有没有结识新的朋友,如渔民、小伙伴儿、好心人……?没有。
6、那么,他们眼前出现最多的是什么?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还有青森森的芦苇。
7、杜小康面对这样的环境,小小年龄的他感到好奇吗?
不,他感到害怕、恐慌,“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8、日复一日,杜小康只有在父亲面前滔滔不绝,说他的心理话吗?不,他和父亲的对话越来越单调、干巴,甚至大量言语被省略。
9、天啦!这可怕的孤独和恐 ( http: / / www.21cnjy.com )慌可以打垮一个人。我真担心他会变成一个不再会说话的傻子!同学们,杜小康被打垮了吗?没有。后来他知道“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10、噢,是这样的话,他眼前的景物还像以前那么陌生和令他恐惧吗?不是。
11、可见,是他自己在调节自己的心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在拯救自己的灵魂。正如海明威所说:“能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文章中有一件事最能证明杜小康是不会被打垮的,是哪件事?
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找鸭。
12、找鸭艰难吗?最终找到了吗?非常艰难,但最终还是找回了所有的鸭子。
13、其实他完全可以靠着父亲去找鸭,可他受伤了还要主动继续找。你们看到了他哪些品质?
不畏艰难,坚强、勇敢、有责任心、体贴父母……。
14、经历了这件事,杜小康的感觉是怎样的?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5、是啊!最令人欣喜的结局是怎样的?鸭生蛋了。
16、那么,鸭既然能生蛋了,说明了什么?
说明鸭长大了,成熟了。说明鸭被杜小康喂得很好,长势很好,杜小康也成熟了。说明杜小康们的艰辛付出最终有了收获。
17、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把各情节中杜小康心理感觉变化的词语划出来。
起初: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恐慌孤独。
接着: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
最后:长大了,坚强了。
18、现在同学们认为“孤独之旅”的含义是什么?
就是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从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恐慌、孤独──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长大了、坚强了。
四、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1、请同学们把写杜小康心理感觉的词语的相关段落仔细读一遍,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那种心理感觉都是在具体的相应的环境下产生的。
2、可见,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先分小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环境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心情,创造了氛围,还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高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烘托人物的心情。如第21段“傍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种环境给人极大的压力,一个“涌”字、一个“围”字足以烘托杜小康胆怯的心理。
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33段“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天空的一片浮云,面对……,再面对这一缕炊烟。”景物不再那样显得死气沉沉、陌生,有了些灵性的东西。所以,杜小康的心“就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
第36段。渲染了暴风雨来临时的紧张气氛,烘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小康找鸭的艰难,为下文杜小康的长大成熟作铺垫。读着这些文字,我们的心里很害怕,很紧张。还很担心杜小康的鸭会遭遇危险。
五、结束语: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