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06 21: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
(1)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利用观察认识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2)通过观察与讨论,尝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
(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等进行总结和归纳。
3.态度责任:
学会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加强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对周边环境中生物的观察,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尝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七年级学生对于生物充满好奇,但对于生物的了解却不多,本节内容教师通过播放韭菜和小麦的图片设疑“你能区分哪个是韭菜,哪个是小麦吗?你是依据什么来区分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而应用在生物学的学习中。
认识生物,是学生从具体的生物个体到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与存在形式——生物圈的认识的起步。因此,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观察认识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对于后面的学习可以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本节课重点要通过图片、生活经验和视频来引导学生学会并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分析自行得出结论。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韭菜和小麦的图片,设疑“你能区分哪个是韭菜,哪个是小麦吗?你是依据什么来区分的?”,引入课题。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那我们想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科学探究的方法由哪些呢?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理解畅所欲言。
师生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等。
过渡:今天的这节课要认识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要想认识这些生物,就必须要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那什么是观察呢?
PPT讲解:观察法。
师生归纳总结: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者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过程中要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注意:给同学们讲解观察时所用到的工具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简单的讲解和区分,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鼓励学生平时多观察周围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目标二、利用观察认识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1.问题导入:你能分清杨树和柳树吗?莲与荷又有什么不同?
2.图片展示:
3.归纳总结:
(1)确定观察目的
思考:进行观察活动前,要先确定自己此次观察活动的观察目的是什么?
如:观察某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
(2)明确观察对象
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注意:观察植物时,注意植物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不要破坏植物;观察动物时,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喧哗,拍摄时,不要使用闪光灯,以免惊吓它们。观察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分组进行,不可以擅自单独行动。
(3)做好观察记录
将观察到的生物填入观察记录表中,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规律,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等进行总结和归纳。
(4)交流观察结果
①你所观察的生物,如杨树和柳树,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②对相同的观察对象,不同的同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请举例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观察结果?③请举例说明,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某种生物,你打算如何进行?
【课堂总结】
科学方法:观察
(1)有明确的目的(2)按照一定的顺序(3)真实客观的记录
(4)有计划和耐心(5)要积极的思考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用眼睛随便看看也是观察
B. 观察需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C. 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 应该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内容
2.如果你想观察在树上的鸟,下列哪种工具对你完成这项任务没有帮助( B )
A. 照相机 B. 显微镜 C. 望远镜 D. 录音机
3.在观察周边环境的生物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D )
A. 只记录生物的名称 B. 将看到的有害生物统统杀死
C. 将奇特的植物带回家研究 D. 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板书设计】
观察思考: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1)有明确的目的
(2)按照一定的顺序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科学方法:观察 (3)真实客观的记录
(4)有计划和耐心
(5)要积极的思考
思维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拉近生物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以教材中设计的“你能区分哪个是韭菜,哪个是小麦吗?”这个设疑为引线,初步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掌握观察到一般方法;最后通过科学方法的学习,了解观察到常用工具及基本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的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和必备品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