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读书的益处,了解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掌握课文的证方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的证方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读书的益处,了解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谈读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九年级了。离“十年寒窗”也只有一年了,希望大家明年也能“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能大家从大脑有记忆起到现在也一直伴随着书,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相信同学们肯定有自己喜欢的书,请你在课堂上说说你喜欢哪一本书,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说得非常好,有体验,而且联系实际。老师也提供一些名人谈读书的话,供大家积累。
名人论读书:
开卷有益。──宋·赵光义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皮果夫
我们一直都在读书,读课本,也读课外书。可有的同学读的书多,作文却写得不好,这是为什么呢?书有那么多,老师又说,要多读书,这么多书,读到哪年哪月才能读完呢?把时间用来读书,作业都可以不做吗?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上课这前,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下。谈读书好理解,就是谈谈读书的一些问题。培根这个人大家可能不熟悉,谁来介绍一下?
培根(1561~1626),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他的散文对英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都很大。他的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
读准下列字词:
矫情(jiǎo) 诘难(jié) 睾(gāo) 滞碍(zhì)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二、整体感知。
1、文章是翻译过来的,又很有哲理,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你理解不了的句子也请勾画出来。
师生讨论解决。
2、本文的中心话题是“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
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显有知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隐:读史──皆可药。
3、试找出文中的一些观点,并体会作者如何论证观点的。
观点一: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先举例论证,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观点二: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先举例子,然后说明有残缺的人怎样进行弥补。议论文中也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读者也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把这种手法叫做:比喻论证。
4、现在我们能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了吗?
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读书。有的书详读,有的略读。这样的话,就解决了我们课前解决的问题。
5、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以后将怎样读书?
6、布置作业。仿照“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写一句话。
奉献使人充实,无私使人坦荡,思考使人睿智,交友使人热情,谦虚使人进步。
被伤害使人磨练意志;被绊倒使人锻炼双腿;被欺骗使人增进智慧;被蔑视使人觉醒自尊;被遗弃使人学会独立。总之,挫折能改善精神上的缺陷。
三、结束语:
围绕论题,从多方面展开论述。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一个总括全文的中心论点,而且大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集中加以论证,结构上一般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而本文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全文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论点,而是围绕论题,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论述了求知的有关问题,但对每一个论题又都没有展开论证。虽然这样,由于作者见解深刻,议论精辟,语言凝炼,仍然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板书设计:
谈读书
培根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阐述读书的方法。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不求甚解》。
一、导入。
读书有千般乐趣,万种读法。这里,给大家介绍 一种全新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板书课题)那么,对这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大家带着思考来学习《不求甚解》这篇课文。
二、学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
1、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一词的含义的?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2、“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3、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主要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问题;用了引用名言(说理)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三、拓展训练。
1、圈画并熟读文中举例论证的相关句子,说说这些例子论证了什么道理?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例如:文中列举了列宁指导普列汉诺夫读书的例子和诸葛亮读书所用的方法,并加以具体的分析,从而论证了 “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所包含的精髓和实质意义。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据典型,确凿具体,有很强的说服力。
2、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⑴“见风使舵”新解。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就大有文章可做。
⑵“班门弄斧”辩。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
⑶“滥竿充数”辩。
“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辨析并作小结。
板书设计:
不求甚解
邓拓
不求甚解: 态度虚心
读书的正确方法: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注重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