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5单元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在一次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答案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包括社会经济条件、阶级条件、思想基础等方面,其中最基本的是社会经济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如何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用一种更完美的社会制度来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2.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是( )
A.为人类谋幸福
B.以科学促发展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实现普选权
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史实,联系教材可知,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使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人生的指路航标──为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而工作,答案为A。
点评:考查马克思的奋斗目标
3.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善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答案:D
解析: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这三个国家应该是英、法、德,答案为D。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4.马克思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有①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②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③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抓住三大理论来源及其具体表现两方面。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5.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是因为它( )
A.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答案:C
解析:
分析:A、B、D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客观规律。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的原因
6.马克思能够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力量,主要是由于他( )
A.汲取了人类其他优秀成果的精华
B.和恩格斯合作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
C.亲自深入到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去
D.生活在工人阶级较集中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C
解析:
分析:理论来源于实践,马克思长期深入工人运动的实践,特别是同正义者同盟保持密切的联系,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
7.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题干材料可判断出这些“发明家”应为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批判并对未来社会进行过设想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点评:考查空想社会主义
8.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马克思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法国启蒙思想---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
B.《基督教的本质》---转向唯物主义思想
C.宣传革命理论---多次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
D.生活习惯相同---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中A、B、C项都符合史实,都有因果关系;D项说法不合史实,马克思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是因为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写作,共同考察和研究,故选D。
点评:考查关于马克思的相关史实
9.伟大的人物往往有共同的辉煌。下面的革命理论与实践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
①“正义者同盟”的改组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
③支持并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④创办“民主派机关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1844年,恩格斯到巴黎会见了马克思,会见后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了伟大合作, 1846年,他们一同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对同盟进行了改组,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无产主义国际组织,所以①Z正确。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委托拟定同盟纲领,这就是《共产党宣言》,②正确。之后共同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③正确。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他和恩格斯一同回国参加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
——《新莱茵报》,所以④对。答案为D。
点评:考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共同完成的革命实践
10.“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这个“幽灵”诞生的标志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巴黎公社的成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信息,即这个“幽灵”是共产主义,联系教材,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和目标,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从此无产阶级找到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答案为B。
点评: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1.《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初供不应求,后来又被译成各国文字流行欧洲是由于( )
A.它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B.它反映了工人生活的痛苦
C.它适应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D.内容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给出了一种历史情境,即《共产党宣言》的供不应求和在各国的流行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直接促成事物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之所以流行,不在于其是否伟大,也不在于其是否新颖,工人生活的痛苦也不是其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关键是它适应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答案为C。
点评: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12.《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C.第一次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萌芽和发展,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3.近期,欧洲某收藏者所收藏的一张第一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合影被高价拍出。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张照片的价值在于它可以用来研究( )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
B.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
C.欧洲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历史
D.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
答案:C
解析:
分析: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因此,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欧洲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历史。
点评:考查第一国际
14.《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宣言》把第一国际定位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题干只是强调“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并没有强调“领导”的作用,更没有“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要求,而A项只是其成立后起到的其中一方面的作用,但不符合题干“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一主旨,答案为B。
点评:考查第一国际
15.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表现在( )
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
③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19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不是第一国际成立的表现,①不对;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即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而不是第一国际成立的影响,②不对;第一国际成立标志着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③对,而马克思始终是第一国际这一国际工人组织的灵魂,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④对,所以此题答案为D。
点评:考查第一国际
16.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目的是( )
A.阐述剩余价值学说
B.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C.提高自己的学识
D.用于学术讨论
答案:B
解析:
分析: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马克思投入巨大精力撰写《资本论》。
点评:考查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目的
17.《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下列相关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恩格斯无私的经济援助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基本保证
B.《资本论》凝结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心血和汗水
C.恩格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提供了巨大帮助
D.《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内容都是由恩格斯亲自撰写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马克思逝世前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仅留下了大量手稿,没来得及出版,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点评:考查马克思与《资本论》
18.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西方社会掀起了学习《资本论》的新一轮热潮。他们研究的目的最有可能是( )
A.寻找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途径
B.创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
C.继承和弘扬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D.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深入研究这部著作,可以为西方国家减轻危机带来的危害,甚至为寻找摆脱危机的途径提供借鉴。
点评:考查马克思与《资本论》
19.而我(恩格斯)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句话赞扬了( )
A.马克思的彻底革命精神
B.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和各国反动政府进行无情的、坚决的斗争精神
C.马克思的敌人都是公开的,马克思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的精神
D.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此句话的重点是放在了后半部分,所以我们主要理解为马克思不谋私利,光明磊落,题干和A项没有关系,B项偏离了题干主旨,C项对题干的理解只是表面上,没有深入本质。此题答案为D。
点评:考查马克思的精神品质
20.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做了精辟的总结,“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你认为下面能体现“最重要的”表述是( )
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参加博士俱乐部的活动
C.主编《菜茵报》
D.创办《德法年鉴》杂志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实际上是考查判断马克思一生所做的最重大理论贡献是什么,因为题干强调“头脑”,分析选项,B、C、D三项都不属于理论贡献,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所以此题答案为A。
点评:考查马克思的贡献
二、材料分析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将不是一点点可怜而自私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的人,我们的事业将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的《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歌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在为人类谋福利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答案:贡献: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发表《共产党宣言》;领导国际工人运动;推动巴黎公社建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特点。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答案:特点:无产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进行政治斗争;走向国际联合。
原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传播;世界市场形成。
解析: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的贡献要从马克思的活动进行分析,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同时领导工人运动,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国际歌》的歌词可以看出当时的工人运动已经走向了国际联合,主要是进行无产阶级的暴力斗争,要实现人类的解放。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考查马克思与国际工人运动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19世纪中叶诞生的一门伟大科学。但和当代大学生真正探讨这一主题时,他们中有人就会流露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无知,甚至误解和偏见。
——摘自2011年6月《社会纵横》
材料二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打工也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正当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受限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节选)
材料三 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社长尤尔根·施特隆普说:“现在,马克思又成为时尚。我们看得非常清楚,现在马克思的书非常热销,我们预计到了今年年底,销量还会增加很多。因为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本书作圣诞节的礼物。”现在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者,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青年一代,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发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必然性:①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时代呼唤科学的革命理论:②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③科学研究的突破,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来源。
(2)材料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原理?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发展的原理:举例:列宁主义(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3)联系材料三并结合当今现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何重新成为“时尚”?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当今世界经济危机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性;当前欧洲经济不景气引发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怀。 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武器。
解析:
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此问时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工业革命的发展)、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及空想社会主义等)几个角度组织概括答案即可。(2)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打工也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正当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可以分析出原理是发展的原理。第二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3)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根据材料“现在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者,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青年一代,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和欧洲现实状况分析;第二问结合材料内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作用的持久性这个角度总结。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内容等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
材料二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 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答案: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唯物史观);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或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或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一生成就取得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答案:崇高的人生理想的树立;对各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积极参与革命实践活动。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的相关知识。(1)主要贡献从材料中不难找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2)注意是主观因素,应该从马克思自身的品质和实践努力等角度去分析。
点评:考查马克思的成就及其产生的原因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方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社会》
材料2: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1中所说的“丑恶制度”指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答案:丑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观点:作者的愿望不能够实现。
(2)材料2中所说的“目的”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材料中提到的观点?
答案:目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以战斗的姿态向资本主义宣战。
解析:
分析:(1)分析材料1,作者是欧文,联系所学,欧文是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其理论为人类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阶级区别的的美好世界,他所痛恨并激烈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他认为“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方法”,这是不切实际的。(2)材料2明确说明共产党人的目的是在“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工人阶级的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材料明确提出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暴力推翻”,这说明了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观点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2:第一条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
第七条 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怎样来实现?
答案: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利用无产阶级专政来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变为无产阶级国家所有,用于发展生产力。
(2)材料2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第一国际成立的目标是追求对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成立第一国际的主要任务是把声援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及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另外把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解析:
分析:(1)分析材料1,从“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以得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2)分析材料2,从“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这句话,可以得出第一国际成立的目标是保护工人阶级,使其发展和彻底解放。根据材料2第七条“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把自身组织为独立的政党,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国际成立后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己的政党,联合各国工人阶级进行斗争。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观点和第一国际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