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5单元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5单元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5 09:31: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5单元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以下关于毛泽东的历史活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
B.土地革命时期——胜利完成红军的战略转移
C.解放战争时期——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D.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答案:B
解析:
分析:国民大革命时期是在1924至1927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后毛泽东写的著作,所以排除A项。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义革命理论完备的标志是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以排除C项。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指从新中国建立的1949年至1956年的三大改造完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发表于1957年,所以D排除D项。
点评:考查毛泽东的历史活动
2.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抄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诗以言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抄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B.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到新式学堂学习
C.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
D.在离开韶山之前,毛泽东曾接受过近代科学知识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毛泽东1911年离开家乡到长沙求学时,还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还没有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A不对。当然对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来说,离开韶山也没有“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这样的深层次目的,C不对。他离开韶山之后在新式学堂才接触近代科学知识,D不对。所以此题答案为B。
点评:考查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3.毛泽东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表明毛泽东在“行动上”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是
A.阅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B.创建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C.与陈独秀等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 D.组织新民学会
答案:B
解析: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中的“1920年”和“行动上”。A、C均在此之前并且应属于思想理论方面的学习,D属于实际行动但是发生在1918年,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
点评:考查毛泽东的革命活动
4.1920年,毛泽东在给好友蔡和森的信中说:“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这表明他( )
A.反对在中国发动暴力革命
B.摆脱改良幻想并走上了革命道路
C.反对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
D.建议中国的知识分子向俄国学习
答案:B
解析:
分析:毛泽东的话表明,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必须选择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这表明他已经丢弃了对改良的幻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点评:考查毛泽东的革命思想确立
5.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是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反映的是秋收起义的情况,并且给出了时间——1927年9月,其背景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并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在此会议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秋收起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提出的,时间晚于题干,排除。《新民主主义论》是在抗战期间发表的,排除。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表的,排除,答案为A。
点评:考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6.“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的说法过于绝对化,B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仍然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D为新中国成立后,显然错误。根据题干“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可知C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C。
点评:考查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7.井冈山是红色旅游的圣地,在这里可以领略到( )
①早期“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辛 ②毛泽东革命思想的伟大
③根据地人民对土地革命的拥护 ④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斗争的结果,与苏联的帮助无关。
点评: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8.读下图,为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
A、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结合井冈山斗争实际写的,著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该时期中共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所以选B
点评:考查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9.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相比,相同点是( )
A.政权组织原则 B.土地政策
C.军队性质 D.主要分布地域
答案:C
解析:
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军队都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性质是一样的。
点评:考查抗日民主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比较
10.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答案:C
解析:
分析: C项所述道路是指城市中心革命道路,不具有“中国化”的特色。故选C。A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结合了本国的国情进行的;B项赎买的政策也是我国的首创;D项更是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切合实际的指导方针。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是在(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主要考查的是史实,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有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确立的,分析选项,中共一大主要是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最高纲领。八七会议主要是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起义和进行土地革命。中共七大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召开的,主要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以及确定将来要建立一个联合政府,所以ABD都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主要内容是纠正王明左倾错误,成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答案为C。
点评:考查毛泽东思想
12.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大公报》对毛泽东来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持热烈欢迎的态度,这反映了当时的全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热切期盼和平,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不符合毛泽东来重庆谈判这一事实,排除。毛泽东来重庆是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和民主党派没有直接关系,D排除。答案为A。
点评:考查重庆谈判
13.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右图是毛泽东给蒋介石的回复电文原稿。在该电文中,毛泽东( )
A.戳穿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骗局
B.指出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
C.答应了蒋介石赴重庆的邀请
D.批判了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
答案:C
解析:
分析:面对蒋介石的邀请,为了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毛泽东同意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
点评:考查重庆谈判
1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答案:C
解析:
分析: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华南、西南一带负隅顽抗,国民党大批特务、土匪到处行破坏活动,威胁人民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未彻底完成。因此,A、B两项的叙述不正确。新中国成立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未建立,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由此可排除D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为国家的主人。
点评:考查新中国的建立
15.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 )
A.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B.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的中国的阶级斗争问题
C.如何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以防止个人崇拜不断滋长的问题
D.如何处理市场、计划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由于毛泽东的错误判断和错误估计,在其后期的领导工作中,犯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而且党的民主建设不完善,导致个人崇拜严重,最终导致十年文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所以BC不对。D项是邓小平时代成功解决的问题,所以此题答案为A。
点评:考查毛泽东领导的国家建设成就
16.1956年,中国发行了纪念中共八大的邮票,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发行纪念党代会的邮票。观察邮票的图案,对麦穗、棉花、齿轮环绕天安门这一设计的寓意完整的理解应是( )
A.北京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B.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从事社会主义建设
C.建国后中国工业和农业发生重大变化
D.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以壮大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八大对中国社会矛盾的正确判断,当时党的任务是团结各阶级、各阶层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考查中共八大
17.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答案:A
解析:
分析: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建立在大革命失败后对革命道路探索的基础之上。经过在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毛泽东创造性地为中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发表在大革命时期,它的对应明显与史实不符。
点评:考查毛泽东思想
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解放思想
D.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战胜各种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掌握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就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点评:考查毛泽东思想
19.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的新发展的表现有
①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
②三大改造政策
③国家政权理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①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③国家政权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前的的思想,②三大改造政策和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才是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的新发展的表现。
点评:考查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的发展
20.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此题,综合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②对。三大改造完成后,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③对。而④小项所述事件是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完成的,答案为A。
点评:考查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材料2:
1955年底,毛泽东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思想,同时在总结“一五”计划期间经验教训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请完成:
(1)据材料1、2分析毛泽东的开创性贡献是什么。
答案: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国家资本主义;提出处理好十大关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材料1中毛泽东提出的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实质是借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最终消灭资本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据材料2指出该报告发表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为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4)根据材料1、2,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共同依据是什么?
答案:依据中国的国情和苏联的经验及我国“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教训。
解析:
分析: (1)阅读材料1,涉及的是经济领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问题,材料认为改造后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工人和国家有利,这在其它国家是没有的。材料2涉及这一报告重点讨论了经济问题,明确提出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想。(2)材料1明确提出“这种资本主义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所以其本质还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3)此题是要求分析《论十大关系》发表的背景,1955年底,毛泽东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思想,同时在总结“一五计划”期间经验教训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4)此题主要综合各项材料,其实也就是材料所涉及到的毛泽东思想的背景都有哪些,这包括中国自己的国情、苏联经验等。
点评:考查毛泽东思想及领导的新中国的建设
22.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2: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3: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材料4:2009年10月1日,举国上下,共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1)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答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表现: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3)材料中“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是指什么?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十年“文革”。影响: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干,实际上是要求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重大史实,如确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等。(2)分析材料2,主要涉及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共产党人不顾实际情况进行的一些建设和活动,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题干形容其是“狂热浪漫”,说明其表现是不符合客观需要的,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必然是负面的。(3)分析题干,联系史实,“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指文革十年,既然是灰暗岁月,那么其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如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国家带来严重损失。(4)分析题干,建国60周年指2009年,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到2009年以前中国的伟大成就,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论述。
点评:考查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的建设与曲折
23.阅读下列材料:
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材料二: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材料三: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1)结合以上材料所提出的观点归纳毛泽东思想形成、完善的曲折历程。
答案: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抗战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概念,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及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
(2)通过以上材料,你对毛泽东思想有何重要认识?
答案: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答案: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根源;二者一脉相承,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解析:
分析: (1)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时期,
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论述,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重要报告,同年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创造地提出两类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共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点评: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 ,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三: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毛泽东当时提出了什么思想 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它包涵哪些内容
答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容: 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 发展武装斗争,最终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即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材料二中, 毛泽东当时提出了什么理论 毛泽东所指的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什么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毛泽东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
答案: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为给工业化积累资金,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积极性受挫。(写出两点就可)
(4)根据以上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实事求是
解析:
分析:(1)材料一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工农武装割据即在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结合起来。(2)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他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3)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而“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苏联为给工业化积累资金,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积极性受挫。而“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4)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的突出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点评:考查毛泽东思想
25.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答案:背景: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
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
答案: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实践: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
答案:精神: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
解析:
分析:(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可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为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据材料“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即可归纳出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可从政权、经济和文化概括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的实践为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答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的角度看,综合分析出毛泽东对理论的创新精神,可通过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出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等。
点评:考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4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