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5 09:3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1875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①工业革命成果未传入中国
②清政府腐朽落后
③人们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愚昧
④中国一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给出了关于中国第一次铁路通车的情境,考查比英国晚半个世纪的原因,①小项不符合史实,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开始传入中国,④小项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所以中国落后的原因是②③所述情况,答案为D。
点评:考查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2.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诗歌内容看,作者一再提到“轮”、“车舟”等交通工具,再结合题干关键词“近代”可知,此诗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生活的史实,故本题选B。
点评:考查近代交通的发展
3.鸦片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远涉重洋,奔赴欧美、日本等地寻求新知,对中国社会
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运动开始于( )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俄国十月革命后
答案:B
解析:
分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发起的自强运动。为了推动洋务事业的发展,清政府于19世纪70年代初决定选派幼童120名分批赴美国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
点评:考查近代留学运动
4.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开端于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清政府这一举措是为了( )。
A.推进中国政治改革 B.推进洋务事业发展
C.推进中国海军建设 D.推进中国铁路建设
答案:B
解析:
分析:清政府的这一举措是在洋务派的倡议下采取的,其目的是要幼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推进洋务运动的发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反对政治改革;海军建设和铁路建设都是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
点评:考查近代留学运动
5.詹天佑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受政府派遣出国留学的成员。在美国学习期间,他( )
①目睹了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②立志要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政治制度
③感受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④发愤学习,立志报效祖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詹天佑虽然了解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但他主要停留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层面,还没有上升到要在中国进行制度变革的层次。因此,②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点评:考查詹天佑在美国学习的经历
6.1961年,我国大陆地区发行詹天佑诞辰百年两枚纪念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纪念他使中国铁路建设领先于世界水平
②左图西服领带反映他接受西方文明推动近代化
③右图八达岭和京张铁路代表他卓越的贡献
④是纪念他在中西交往和近代化方面的成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此题以詹天佑诞辰百年纪念邮票为题引,实际考查的是对詹天佑的综合评价,联系教材可知,詹天佑是第一批赴美幼童之一,在美国接受了西方教育,主要学习铁路建筑技术,成绩优异,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铁路建设,重要成就有关东铁路滦河大桥,尤其是京张铁路的修建,是他最卓越的贡献,铁路是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所以②③④都对,而当时中国铁路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①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答案为B。
点评:考查詹天佑
7.199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设立最大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该大奖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的主要原因是( )
A.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B.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
C.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詹天佑成功修建了19世纪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相关情境,之所以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重大成就,此题实际上是在考查詹天佑在中国土木工程方面的重大成就和基于此对他的评价,联系史实,BCD都符号史实,B不符合史实,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5年英国在中国修建的吴淞铁路,排除B。C项符合史实,但和题干土木工程这一主题没有关系,D项符合史实,但只是詹天佑重大成就的一方面,但和A项比较并不全面,答案为A。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贡献
8.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
A.取得社会的支持
B.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
C.认识自己的长处
D.避开自己的短处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古代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优秀代表,分析选项,C和D与题干主旨不符合,题干主旨是这些中国人都是自强者,而CD两项叙述显然只是强调了他们性格上和题干主旨没有直接关系的一方面,予以排除,A项不符史实,例如屈原就没有取得当时楚国主流统治阶级的支持,所以答案为B。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精神
9.关于詹天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 ②曾经留学美国 ③曾经参加保路运动、组织保路同
志会 ④曾经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铁壳轮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解题时要了解民国前期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状况,本题着重点在于考查詹天佑。詹天佑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在美国留学期间,主攻铁路工程科,回国后,参加了中国的主要铁路建设,并于1909年建成了京张铁路,并独创了“人”字型铁路。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创举。在1911年“保路运动”兴起后,曾经支持保路运动,但自身并没有直接参加,更没有组织保路同志会,而中国最早的铁壳轮船的设计者是华衡芳和徐寿,而非詹天佑。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经历
10.詹天佑建造的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位于哪一条铁路中( )
A.关东铁路 B.京张铁路
C.粤汉铁路 D.津沽铁路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史实,可联系教材解答,1890年清政府决定修建关东铁路,关东铁路计划从唐山站出发,向东北关外延伸,经过山海关至沈阳、吉林,关东铁路工程的难点是滦河大桥,是中国19世纪末最长的铁路大桥,此题答案为A。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贡献
11.修建滦河大桥使年轻的詹天佑迅速崭露头角,这是因为( )
①他体现出吃苦能干的优秀品质 ②是在英、日、德工程师相继失败的情况下完成的 ③这是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④施工中完全采用了西方先进技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在修建滦河大桥中,詹天佑运用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最后取得成功。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贡献
12.1894年,詹天佑入选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并成为会员,成为第一个进入该学会的中
国籍会员,主要是因为他 ( )
A.曾留学美国并取得优异学习成绩
B.受到清政府重视并发挥重大作用
C.与在华美国工程师合作关系良好
D.铁路建设成绩突出并已崭露头角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属于情景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的关键是明确詹天佑的主要成就。19世纪末,詹天佑在滦河铁路大桥的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功,解决了英、日、德工程师无法解决的桥墩打桩问题,从而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同和好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1894年”等有效信息不符。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贡献
13.京张铁路修筑时,詹天佑面临着哪些困难 ( )。
①清廷拨款有限,资金不足 ②时间紧迫 ③沿线重峦叠障,修路工具简陋
④外国人的嘲笑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干中四个选项分别从资金、技术、时间和外国人的刁难等方面说明了京张铁路修筑时詹天佑所面临的困难。
点评:考查京张铁路
14.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
A.“之”字形路线 B.“井”字形路线
C.“十”字形路线 D.“几”字形路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他设计“之”字形路线,延长了坡面,减小了坡度,从而确保了行车安全。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5.以下图片都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其中体现了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图片并结合詹天佑为减缓坡度设计“人”字形路线修建京张铁路的史实进行判断可知选A。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6.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这说明 ( )。
A.中国铁路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
B.收回利权运动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
答案: D
解析:
分析:本题题干并没有揭示出明确的考查意图,关键在于对选项的分析,可用排除法。A、B、C显然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不符,只有D是符合的。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的成就,之所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主要是对比国外水平来说的。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7.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开创了新的方向。“新方向”是指 ( )。
A.引进外资 B.大力发展主干铁路
C.独立自主发展 D.只任用中国工程师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要理解“新方向”的含义,必须结合京张铁路作为中国人首次自主修筑铁路取得的巨大影响或意义分析,可知其体现了中国铁路修筑的独立自主性。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8.京张铁路的建成,一度使外国人折服,其原因是 ( )。
①中国人独立自主地完成了外国工程师不敢接手的工程
②京张铁路提前完成了建设
③京张铁路造价低廉,达到了“花钱少,质量好”的目标
④京张铁路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④是京张铁路建成的意义,与题干要求不符,可排除含④的选项。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9.京张铁路的建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 ( )。
A.由依靠列强修筑铁路时代到走向中国自主修筑铁路时代
B.中国科技开始领先世界
C.增强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D.打击了帝国主义
答案:A
解析:
分析:紧扣“划时代”分析,结合中国铁路建设和京张铁路建设分析可知,中国人独立自主修筑铁路的时代到来。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20.临终前的詹天佑关注的事情主要包括( )
①子女的健康成长 ②未修完的铁路 ③培养铁路人才
④民主思想的传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詹天佑在临终前主要关注的不是个人和家庭,而是未修完的铁路和铁路人才的培养。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08年,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工程师邝景阳因人事纠纷准备辞职,而邝一离任,此职必将由日本人担任。詹天佑得知后致信邝景阳,进行规劝:我闻知后感到非常遗憾,我料想他们是决心将你挤走,但是,为了铁路事业,望你坚持下去,只要你一离开,此路恐将落入日本人手中。
材料2:
请回答:
(1)材料1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答案:詹天佑在得知邝景阳辞职的消息后,心情急切地对他进行规劝,因为他意识到,一旦邝景阳辞职,就意味着粤汉铁路的主权将落入日本人手中,他从民族利益出发,为维护中国筑路权,奉献着自己的赤诚忠心,反映了他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2)后人为什么在青龙桥附近为詹天佑竖立铜像?
答案:人们之所以在青龙桥附近为詹天佑竖立铜像,跟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的路线有关。在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为了让火车能爬上陡坡,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铁路,使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这种设计,体现出詹天佑过人的智慧和为国家不辞辛劳的精神,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解析:
分析:(1)分析材料1所给事件,詹天佑希望邝景阳为了铁路事业,坚持下去,不要辞职,以防粤汉铁路路权落入日本人之手,这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分析题意,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青龙桥的地理位置,和詹天佑有什么关系,联系史实,京张铁路最险要的一段叫关沟,包括东园、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等地点,詹天佑克服坡度大的技术难题,智慧地提出“人”字形施工方案,铸就了 “不可能的奇迹”,所以在此为其设立铜像。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22.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千米,沿途大部分是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中国人自己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开后,一些西方人讽刺说:“中国人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甚至攻击詹天佑“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表示:“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助外人,我以为耻!”
回答:
(1)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有哪些困难?
答案:困难:政治的腐败,铁路经费没有保障,帝国主义觊觎中国的铁路建筑权而从中的刁难,工程难度大,技术力量薄弱,自然环境等。
(2)面对西方人的讽刺与诘难,詹天佑表现中国人怎样的精神?
答案:精神:捍卫中国人的尊严,顽强拼搏,坚强不息,自立自强,不畏艰险等。
解析:
分析:(1)没有要求是根据材料回答或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来作答,因此一方面要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另一方面还必须结合课本知识,否则答案就不会全面,就会失去分数;(2)是詹天佑的行为和勇气反映的精神,这是一般有志气的中国人共同的气概,因此是允许自己发挥的、符合那个时代精神的内容。注意做材料试题的基本思路,看清问的方式,此题的方式应该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有哪些困难”,因此就必须把课本知识运用起来、材料的有效信息点利用起来答题。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詹天佑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答案: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原因:中国科技发展落后,没有自行修筑铁路的经验,沿线重峦叠嶂,修路工具简陋,拨款有限,时间紧迫。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所作的贡献。我们可以从詹天佑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答案:贡献:参加津沽铁路铺轨工程;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并发明新式气压沉箱法解决工程难题;主持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积极参加保卫路权的斗争,捍卫中国铁路主权。(任意答对2点给5分)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
解析:
分析:(1)从材料提供的信息“詹天佑”可以看出“如此艰巨的重任”指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艰巨”的原因可以结合旧中国科技落后,铁路设计一直依赖外国,沿途路线曲折等原因来考虑。(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出自课本,“贡献”参照课本的内容可知参加津沽铁路铺轨工程;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并发明新式气压沉箱法解决工程难题;主持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精神”可以自己发挥,诸如:严谨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大无畏精神等。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24.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修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千米,占总比率的14%。
材料二 著名教育家罗家伦在谈到詹天佑早年决心投身铁路事业时说:“我们应当回想那时侯中国的朝廷、社会是如何的保守愚蒙,对于新器新知是如何的深闭固拒。光绪二年(1876年),詹氏虚年16岁,正进到美国纽海芬的海滨中学读书的时候,国内由吴淞通到上海的小铁道,方才行车,当地读圣贤书的士绅,领导着愚昧的民众,认为这件怪东西破坏了风水,危险到生命,居然把它全行拆毁,并且主张要把铁轨投入海中。在国内这种昏暗的气氛之中,这个聪明却是不善言辞的孩子,居然去学这套万人咒骂的东西,不为动摇。回国以后,也决不改业,专心致志要为中国建筑重要的铁路路线而努力。在伶俐的人看来,以为'其愚不可及也’,在这位笨人则以为‘愚公移山’是可能的。”
材料三 “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因为中国工程师将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请回答:
(1)阅读材料,概括阻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有那些?
答案:因素:帝国主义争夺铁路修筑权;国内朝廷保守民众的愚昧;技术力量薄弱;(2分)传统社会的惰性。
(2)结合材料,谈谈周恩来为什么称赞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
答案:理由:为国家富强的使命感(民族主义);不畏艰难与压力;一生致力于祖国铁路的建设事业(科技报国或中国铁路工程之父);功在国家,名昭中外
解析:
分析:(1)据材料“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千米,占总比率的14%。;”“中国的朝廷、社会是如何的保守愚蒙,”由所学再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可知因素(2)结合材料“居然去学这套万人咒骂的东西,不为动摇。回国以后,也决不改业,专心致志要为中国建筑重要的铁路路线而努力。在伶俐的人看来,以为'其愚不可及也’,在这位笨人则以为‘愚公移山’是可能的。”“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综合概括可知因素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25.阅读下列材料:
1896年,沙俄诱使中国政府与之签订《中俄密约》,迫使中国政府同意,让俄国的远东铁路从满洲里进入中国境内,再从绥芬河入俄境。这段在中国境内的铁路干线称中东路……沙俄政府被推翻后,美国为阻止日本乘机独享中东路利权,与法、英、日、意及中国联合共管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的中东部。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材料反映了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的经济权益,在争夺中国筑路权方面,它们斗争激烈,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也体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及清政府与北洋政府的腐败。
(2)詹天佑为维护中国路权做出怎样的努力?
答案:面对中国权益的受损,詹天佑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义正辞严地指出,中东路理应由中国人全权管理,不许他国插手,也无需协约国共管,但由于北洋政府软弱无能,他几经努力,仅争回了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路聘用等微小权利,为此,他心力交瘁,临终前都念念不忘收回中国的铁路主权。
解析:
分析:(1)此问主要从材料中得出答案,分析材料,沙俄、美国、法美日意等国对中国路权的激烈争夺,和中国铁路主权被外国帝国主义侵略霸占的历史现象。(2)分析题干,此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要求学生概括回答,联系教材可知,对于中国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詹天佑做了一系列努力,如在其担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技术委员时,多次发言要求收回关东路权,并尽其所能,努力争取了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路聘用等权利。考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爱国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