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本课内容包含了两个子目:日常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主要对比了改革开放前后在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等方面的重大改变,说明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在交通和通信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现代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对历史的学习,已经具备初步的史料分析和概括能力。对于改革开放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至此需要教师在课上进行综合的讲解,并做好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
1. 通过三代人的生活变迁对话,运用大量图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用和交通通信的变化。(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发生变化的原因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法 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呈现《三代人赶集》的漫画,描绘了爷爷赶集肩上挑、爸爸赶集轻松跑、儿子赶集点鼠标的画面,提问:漫画反映了什么?反映了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讲授新课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教师】阅读教材,说说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状况? 【学生】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教师】据统计,在1949年2月,上海物价指数是战前的1.2万倍。甚至出现 "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半袋米"的局面,经济崩溃是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先兆。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 ,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教师】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改变。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服饰已经不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教师】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并出示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祸,数不清的人饿肚子,老百姓关于食物的渴求是今天完全无法想象的。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任务。 材料一:“吃饱肚子成奢望”: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的不足! 材料二:“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 ——改革开放前顺口溜 【教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1953年我国发布《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命令开始,五花八门的票证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吃、穿、用,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1993年,全国粮油购销体制改革,粮油价格放开,“票证年代”也宣告终结。40多年的票证时代的结束,反映了我国经济由落后到快速发展、物资由匮乏走向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巨变。阅读教材98页,改革开放后,人们在饮食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教师】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改革开放以后呢? 【学生】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教师】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娱乐活动相对单一,生活谋生。改革开放以后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休闲娱乐,享受生活。 【教师】说明了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前,人们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学生】马车、自行车、公交车、火车。 【教师】我们今天又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学生】地铁、小轿车、飞机、轮船等 【教师】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交通和通信方面的发展。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教师】阅读教材完成表格,了解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学生】填写下列表格相关信息。 【教师】结合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材料: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学生】①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③科技的推动;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本课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脉络线索清晰,子目之间为并列关系,学生容易理解,形成知识的连贯性。呈现史料等素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史料解读和分析的能力,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做到教、学、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