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下第一楼(节选)》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天下第一楼(节选)》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7 15:5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天下第一楼(节选)
了解戏剧的相关内容及课文的写作背景。(重点)
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难点)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老舍的《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名噪京师的烤鸭店“福聚德”是个老字号,创业于清朝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唐茂昌迷戏玩票,二少爷唐茂盛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老掌柜去世前,将买卖交给精明能干的同乡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王子西、玉雏姑娘,还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背景资料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观看欣赏
天下第一楼
课文节选第三幕。
八年后农历大年初六
商贾(ɡǔ) 簇拥(cù) 幌子(huǎnɡ)
搭济(jì) 半晌(shǎnɡ) 瑞蚨祥(fú)
行头(xínɡ) 怯懦(nuò) 拾掇(duo)
名噪京师(zào) 呷(xiá) 喜幛子(zhànɡ)
撂杆(liào) 煞白(shà) 骂骂咧咧(liē)
地契(qì) 眩晕(xuàn) 吃砸八地(zá)
怵(chù) 打镲(chǎ) 侦缉队(jí) 忌讳( huì )
检查预习
◆字词学习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商贾:古代对商人的称呼。
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
搭济:帮人摆脱困难。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
怯懦:胆小懦弱。
名噪: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打镲:方言,胡扯,胡搅。
(2)词语释义
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以及相关背景,为下文主人公出场及后续戏剧冲突提供了具体的情境,营造了氛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从建筑、客人的交通工具、身份,等描绘福聚德开业正月初六开张的场面,突出此时福聚德赫赫扬扬、名噪京师,凸显出它的气派,渲染出福聚德开张红火、昌旺、热闹、兴隆的场景。
梳理课文,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并思考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后1题)
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并思考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后1题)
舞台说明
聊生意及掌柜的家事
105
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并思考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后1题)
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克五借机敲诈,
卢孟实威严应对。
106
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并思考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后1题)
卢孟实处罚小伙计,
厚赏成顺。
罗大头要挟撂挑子并侮辱卢孟实。
108
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并思考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后1题)
唐茂盛支钱要人
卢孟实欲哭无泪。
110
福聚德由盛到衰
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5、唐茂盛支钱要人卢孟实预哭无泪。
2、克五借机敲诈,卢孟实威严应对。
4、罗大头要挟撂挑子并侮辱卢孟实。
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文中最能概括情节
试简要分析修鼎新“架不住,一个人干,八个人拆”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结尾)
点明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原因,也暗示了福聚德的未来:无论卢孟实为福聚德多用心,终究这不是他自己的饭庄,顶不住两个败家的少东家的拆台,点明文章的中心。
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卢孟实欲哭无泪。
在这些诸多的矛盾冲突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应该是哪些?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应该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文中就是以唐家二少东家为代表的剥削阶级以及克五这些剥削阶级的爪牙,与以卢孟实为代表的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
结合上述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修鼎新的“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
卢孟实怀揣着盖天下第一饭庄子,出人头地,坐上八抬大轿的理想和抱负,在内部精心打理,在外部竭力斡旋,经过多年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打败竞争对手,盖起大楼,将福聚德的事业以及他个人的事业推向了顶峰。卢孟实就是福聚德的灵魂和核心,是福聚德事业的支柱,所以是“一个人干”。
但卢孟实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注定不能实现,他所打造的福聚德的辉煌注定不能持久。从外部大环境上看,当时正是社会风云变幻,新旧势力交替的时期,各种军阀势力纷争,福聚德只是一只摇摇欲坠的小船:无论什么势力上台,福聚德要面对的都是压迫与羞辱,正如戏剧中所显示的,卢孟实一直在混乱的社会秩序中苦苦摔扎,与各色平庸的恶人和苦难做斗争,要应对克五这样的封建残余势力,要打点侦缉队、警备司令等。这些都是福聚德发展的“外患”。
除了社会大环境,内部的勾心斗角是福聚德破败的主要原因,唐家两个少爷无心经营,游手好闲,但又心量狭窄,他们听信谗言,嫉恨卢孟实办产业,在他们看来,不管卢孟实对福聚德的兴旺有多少功劳,他依然是个“外姓人”,福聚德的一切都是“老唐家的买卖”,所以,即使他们对福聚德的发展未作过一丝贡献,要钱要人却毫不含糊,这也是当时封闭的排外文化态度的体现。罗大头自恃手艺高超,尖酸刻薄,以卢孟实父亲受辱而亡的惨痛往事来羞辱卢孟实,他恶习难改,私藏烟土,最终被抓住把柄,点燃了卢孟实被迫还乡、福聚德走向衰落的导火案。这些都是造成福聚德衰落的“内忧”。
福聚德的衰落,在于当时政治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社会秩序混乱,文化封闭落后,内部的勾心斗角。
没有不散的筵席
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人物形象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出场。 (107页)
这部分舞台说明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舞台说明:正面写卢孟实出场时的整齐穿戴,侧面写其他人毕恭毕敬的样子,刻画了卢孟实的威严、庄重、举动利落的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 卢孟实
通过对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的分析,说说你对卢孟实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3、(107页 谁让他进来的?)
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徒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了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人。
1、(104页)通过对福聚德开业当天红红火火场景的刻画,可以看出卢孟实是一个侧面表现善于经营的实业家。
2、(105页)卢孟实在未出场时,通过王子西等人的对话,“咬牙跺地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了解卢孟实的背景,知道他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志之人。
分析人物形象
6、109页:“皇上都在租界当寓公了……”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其性格刚直。
4、通过卢孟实严惩小伙计,厚赏成顺。 (108页)
(1)小伙计:人家为什么看不起五子行?不能自己走下流。
【严惩小伙计其实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2)成顺:披红挂绿,骑马去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表现出的是劳动人民的傲骨与尊严,也表明了卢孟实的赏罚分明、原则性很强。】
通过卢孟实与下属的矛盾冲突,与两位少东家的周旋,给侦缉队送礼等,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可以看出他是生活在社会夹缝中的人,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这也将预示着他人生的命运。
5、通过卢孟实周旋侦缉队,周旋两位少东家,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
卢孟实是个挣扎奋斗在底层的悲壮英雄的形象,他出身“五子行”,生性聪慧,有理想和抱负。他务实勤劳、 精明能干、精通经营之道,硬气刚直、自尊自强、对伙计恩威并施、不陈腐守旧,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
总结:
卢孟实是一个想干事业的人,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结合节选部分的情节,具体分析。
卢孟实一生的理想就是盖起大楼坐上“轿子”。但奋斗了大半辈子最终也不得不把多半生的心血拱手让与他人。
“福聚德从没有楼到盖起楼到这座楼金碧辉煌,突出的是以楼象征的事业。”事业的悲剧发生看起来毫无预兆,但仔细分析,福聚德却早已经是危机重重。表面看来卢孟实的主要矛盾是和唐家兄弟间的矛盾,一旦卢孟实不能满足他们,一纸契约如同废纸,事业的被迫中止也在意料之中。
卢孟实个人奋斗创造事业的梦想的破灭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小圈子里王子西的油滑与罗大头的自私、自傲导致的流言四起;克五的好吃与无赖;社会环境愈加混乱、险恶,警察借机敲诈,侦缉队特务扰民生事……无疑福聚德成了众人眼中的一块肥肉,人人得而食之。在内外交困、被重重打压的境遇中,凭借个人的力量妄想建立事业无异于痴人说梦。罗大头甩手不干时当众说出卢孟实的父亲受辱屈死的真相,无异于宣布了社会力量对一个来自于下层的穷小子向上奋斗的全部否定。个人的力量始终无法超越社会阶级和习俗的制约。
①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 ②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人;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要撩杆子走人。③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
罗大头形象
罗大头:技艺精湛、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尖酸刻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112页课后四题: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懦弱。【105页,搭济一下对面伙计。111页: 我,我,我也得安顿安顿家里,(依恋地望)掌柜的……我去了】
王子西:油滑、世故、自私。【111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爷要,就……】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105页,大爷唐茂昌的跟班,(狗仗人势的)额外的?这儿全是大爷的!】
克五:贪婪、无赖。【106——107,闻香队的,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送我只鸭子咱们了事,要不然 】
其他人物形象
节选部分三次提到了“侦缉队”,这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
这三次无不流露出侦缉队的丑陋嘴脸,它也正是当时社会黑暗、地痞恶棍横行的写照,政府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普通老百姓在这种环境中过着暗无天日、提心吊胆的生活。
第一次是提到给侦缉队送礼,然后引出“他们惹不起” (105)
第二次是从无赖克五口中说出了他是侦缉队的。 (106)
第三次是卢孟实亲口说出他送礼不成的情况。(109)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
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地地干,心里窝着口气。”
  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话剧所表现的真实性。
品味语言
3、就因为丢了几两金子,用大秤把柜上的伙计,出门称一次,进门称一次。(105页)
玉升楼的掌柜为了防止伙计偷金子,把伙计当牲口一样用秤来称。表明旧社会伙计地位低下,饱受欺凌。
克 五 罗大头!你身上就有烟!
罗大头
克 五 烟泡儿也不行,拿出来!
罗大头 帅府成箱的,有能耐上那儿闻去。
克 五
品味赏析
看似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地位就对朴实善良的民众欺压,对恶势力则谄媚赔笑。
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 请你找出几句,并简要分析。 107页
没错,烤一只鸭子两烟泡儿,刚才帅府赏的。
烟太多了我闻不出来。(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行不行?
欺软怕硬
无赖
4、卢孟实说:“有人在东家那儿告我,在老家买地置房子,不错,有这事儿。做饭庄子的就不能置产业?就都得吃喝嫖赌走下流 我还想买济南府,买前门楼子哪!”这番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108页)
潜台词是:我们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我就是要努力奋斗改变命运,证明给瞧不起我们的人看!
文章主旨
《天下第一楼》讲述了民国初年京城烤鸭老字号“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道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直接原因: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揭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展现了旧社会平民百姓自我奋斗但最终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悲剧,深刻批判了藏匿于传统文化背后的腐朽、落后思想和行为。
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这部剧讲述的是发生在民国初年一家老字号烤鸭店的故事,但她不愿满足于对饮食文化或某个家族兴衰的简单呈现,而是从“盘中五味”上升到“人生况味”,“起初是生活,再升华到文化,最后归结到时代造就的人生苍凉。故事写的是“楼”,其实折射了“天下”。
小结
唐茂昌强行要钱
克五要挟骗吃骗喝
卢孟实处罚小伙计、厚赏成顺
罗大头撂挑子离开
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常贵
“福聚德”的衰落
板书设计
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天下第一楼
鉴赏评价
透过《天下第一楼》全剧,分析人物的悲剧色彩。
戏中人物无论主次无不浸染在悲凉的惨雾中。常贵、罗大头唐家兄弟、卢孟实、克五等的人生无一不是一场悲剧。
人生的悲剧既有命运的捉弄,也有环境和自身性格的因素。
卢孟实奋斗十数载,命运不济功败垂成。
常贵善于察言观色处处小心谨慎,一辈子伺候人的堂头声名在外,最后因为自己的五子行身份耽误儿子的前程而倍感内疚引发中风重疾。
罗大头是福聚楼的炉头,有一身的烤鸭绝技,但此人居功自傲身染恶习,最终成了唐家兄弟撵走卢孟实的借口。
唐家兄弟的兴趣都不在烤鸭上,兴趣与事业的冲突使两人的人生也是悲剧的人生。
克五无疑是社会环境的牺牲品。
本剧言语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和鲜明的行业特点,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与同学结成小组,选择感兴趣的片段,反复朗读,尽量读出台词的韵味。
课外欣赏《天下第一楼》全剧。
◆课后作业
矛盾冲突明显 情节曲折 
人物形象鲜明 台词生动
语言富有地方色彩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