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
教 学 目 标 1诵读诗歌,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基本内容。 2通过诵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充分挖掘古典诗歌的文化基因,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人生态度。
重 难 点 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理解诗人情感的复杂性。
解读愁的内涵,体会狂歌痛饮背后的激愤之情与内心深度的矛盾。
课 前 准 备 课前朗诵,黑板画,ppt,教科书
教 学 过 程 导入:大家好,我是文学社社长xxx,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举行我社第七十八次会议,是为了讨论拍摄微电影《将进酒》的相关事宜。此次会议,我们将综合考虑各部门意见,争取拍摄出让大家都满意的微电影《将进酒》,让更多人进入古诗的世界,暂时跳出日常的琐碎,凝视造物的神奇,发掘自我的诗心,给紧张的生活添一份诗意。 接下来进行会议第一项,我们请几位社员对之前会议的成果进行短暂回顾: 柴欣月:《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有“请”之意,题意为请喝酒,这是一首劝酒诗。 孙浩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李白被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孔瀚博: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李白和好友岑勋此时在崇山元丹丘的颍(ying三声)阳山居为客,但写这首诗时的李白正处于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原本想大展政治才能,施展一番人生报负,结果入京没多久就赐金放还了(被撵出朝廷)。正好友人相见,他要借酒来倾吐自己的感情。 请大家将目光转向大屏幕进行会议第二项,这是本社此次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请大家大声朗读 朗读ing 大家读的非常好,现在进行会议第三项,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自由朗诵,三分钟后请每个部门选出一位读的最有感情的社员进行最终pk,获胜者将成为微电影《将进酒》的配音员。 朗读ing 四个人分别是xxx,xxx,xxx,xxx。分别朗诵,大家举手表决,选出来xxx,给xx任命书。 现在进行会议第四项,各部门展示《将进酒》研读成果。展示人员将成为微电影《将进酒》的编剧。 第一组xxx,我们部门负责的部分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首先我们根据注释来翻译一下这两句。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在这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比喻,反衬,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用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反衬是用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夸张是指空间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和时间上的早晨是青丝晚上就变成了白发。 第二组xxx,我们部门负责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到请君为我倾耳听部分。请xxx来为我们翻译一下这一部分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他也还是能够再得到。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的饮300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让我们看一下第一句的欢字,这表明了诗人的心情由悲转喜,有人可能会问,怎么这么突然就转变了呢,他是真的快乐吗?其实并不突然哈,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但是这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我们再来看一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其中的必是一定的意思,说明现在没有被重用,但是每个人都有价值未来一定会被重用的。而下一句的莫使金樽空对月中,连用两个否定词,莫和空,双重否定表肯定,表明诗人的乐观豁达。接下来四个三字句,加快了诗歌的节奏,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是诗人心情即将由喜转愤的预示。 第三组xxx,我们部门负责的是钟鼓馔玉不足贵到斗酒十千恣欢谑部分。这段的意思是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什么珍贵的呢?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流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是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这里的钟鼓馔玉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指富贵的生活。愿长醉不复醒不是诗人的真心话,诗人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是一睡不醒,只是因为当时仕途失意才这样说的。一方面反映了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曹植呢?因为陈王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竭,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冲入长安报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得一个赐金放还的下场。以曹植自比,表达了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第四组xxx,我们负责的部分是主人何为言少钱到结尾。这段的意思是主人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毫不犹豫的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名贵的五花马,珍贵的皮衣,叫侍从拿出来换取美酒,我要与大家一同借美酒排遣万古的愁闷。这里已经由愤转狂了。口气甚大,出手甚阔,反客为主,表现出李白不拘形迹的豪迈性格。万古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因为这不仅是李白个人的愁,更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因此,李白的笔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怀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共同的愁。 现在进行会议第五项,决定此次微电影《将进酒》的侧重方向。在上一次会议中大家进行了激烈讨论,但很遗憾没有得出最终结果,只确定了以论语中的“小子何莫学夫《诗》为基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用兴、观、群、怨四个参考标准解读《将进酒》的大方向。因此我们决定再给大家三天的准备时间,在今天的第78次会议上得出最终方案。现在大家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组内探讨,五分钟后,每部门派出一位社员汇报最终结果进行pk,获胜者将成为微电影《将进酒》的导演。 讨论ing 四个人分别是孙浩洋,孔瀚博,高成志,班兴满,分享成果,大家举手表决选出来xxx,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决定将情感分析和诗酒文化同时作为《将进酒》的侧重点。给xxx任命书。 兴——孙浩洋——兴是激发人的情感的意思。因此我们部门按照诗中明确给出的字,画出了《将进酒》中的情绪线。悲一一欢一一乐一一不复醒一一寂寞一一乐一一愁。开头四句写悲,流光易逝,生命如朝暮之间一般短促。人生得意须尽欢以下六句写欢,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立即转悲为欢。钟鼓馔玉不足贵以下六句写激愤之情,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由欢乐转激愤,想借此把长久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宣泄出来,为结尾万古愁埋下伏笔。主人何为言少钱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狂放到了极点,这种狂放刚好照应了前面的千金散尽还复来。实质上,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之深的集中表现。精炼一下就是悲一一欢一一愤一一狂。而这四种情绪都是由愁而起。至此用“与尔同销万古愁”结尾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观——孔瀚博——观是指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现实,给人以启迪。好的诗歌能够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展现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我们部门查阅了一篇葛景春老师的论文 诗酒风流——试论酒与酒文化精神对唐诗的影响。在这篇论文中指出,唐诗中有6000多首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酒中或酒后创作的诗数量更多。酒是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纵酒赋诗是唐代诗人的生活风气,也是一种令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诗酒风流是唐人重要的文化观念。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诗中有着充分体现。酒对唐诗创作的影响有两个层面,一是酒对诗人生理影响的物质层面,二是酒文化精神对诗人心理影响的精神层面。诗与酒也有着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将进酒》是李白在酒后借酒抒发自己内心郁结情绪的一部杰出的名篇。在《将进酒》中,李白无所顾忌,肆无忌惮的将自己郁结已久的对朝堂的不满,对自己理想和报负难以实现的无奈和愤慨的情绪宣泄一空,体现出豪放狂奔的个性。此外,诗中举陈王曹植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也是诗酒文化的体现。 群——高成志——群是说结交朋友,促进交流。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这首诗很多地方并不是他的原创,诗里面有些地方是有借鉴学习的,其中学的一个对象是鲍照的《拟行路难》。我们发现这首诗在形式上不能确定的说他是几言的,打破了诗的字数形式的结构,而达到自由的一个境界。而这一点也是像鲍照学习的。两者的写作思路也很相似,都是由自然联系到人生短暂再喝酒,表达出及时行乐的积极态度。 怨——班兴满——怨是讽刺时政的意思。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了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此时据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和好朋友陈勋应邀任崇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只有三年。 会议第六项,思考作业 一周一次的文学社思考题,请在下周开会前交给各部门管理人 会议进行最后一项,请三位待选演员表演《将进酒》片段,观众投票过半数即可成为微电影《将进酒》的正式演员。 表演ing 举手表决 发任用书 好,到这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微电影《将进酒》马上开拍啦。再次重申一下我们古今文学社的办社宗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之所以拍摄微电影《将进酒》,是因为向着历史深处回望,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经历千年风雨,依旧璀璨夺目,写就光芒万丈的篇章,把历史的卷轴向未来铺展。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弦歌不辍。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作 业 查找李白的生平资料,结合其他文人的经历,深层思考,为什么才华横溢的李白得不到唐玄宗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