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06 16:2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2分)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1)全国人口共有1411780000人,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
(2)其中男性人口为7.2334亿人,横线上的数中的数字“2”表示2个     。
2.(2分)3吨40千克=     千克 406m2=     公顷
3.(2分)根据图中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填写下边算式。
4:    ==     %=     (填小数)
4.(2分)淘气今年a岁,笑笑的年龄是淘气的4倍,笑笑今年    岁,奇思的年龄比淘气2倍少1岁,奇思今年    岁。
5.(2分)一个圆柱体橡皮泥,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如果把它捏成同样高的圆锥,这个圆锥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6.(2分)体育锻炼标准规定:六年级女生1分钟跳绳达到152个为优秀,如果超过152的个数用正数表示,那么晶晶班上的10名女生的成绩分别记作:+3,+11,﹣3,0,﹣5,+7,+13,﹣4,﹣2,0。则这10名女生1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是    个,这10名女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最好的和最差的相差    个。
7.(2分)如图中的7个点连在一起形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其中2个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1,5)、(5,1)请写出A点和B点的数对。
A点的数对是(     ,    );B点的数对是(     ,    )。
8.(2分)淘气手绘了一幅地图,用图上4厘米的长度表示从家到公园200米的长度,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淘气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500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
9.(2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它的后,得到新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则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在答题卡上涂黑你的选项。每小题2分,
10.(2分)下面说法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包盐约重250千克 B.淘气1分钟跑了2千米
C.教室门的面积约2平方分米 D.笑笑家6月用水量约20立方米
11.(2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折叠后“祝”所对的是(  )字。
A.学 B.业 C.进 D.步
12.(2分)在下列我们学过的图形分类关系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3.(2分)下面各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有(  )组。
18:15和0.6:0.5 和:2 0.4:0.8和0.5:0.2 16:8和1.2:0.6
A.1 B.2 C.3 D.4
14.(2分)在中添上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使它从前面和左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与现在的图形从前面和左面所观察到的图形一样,下面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5.(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自然数是2 B.最小的自然数是1
C.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D.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16.(2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6cm和9cm,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  )cm。
A.1 B.2 C.3 D.4
17.(2分)奇思用2、6、7三张数字卡片摆成了许多三位数,她所摆成的三位数一定是(  )的倍数。
A.7 B.6 C.3 D.2
18.(2分)口袋中有大小、材质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4个,黄球5个,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到(  )可能性最大。
A.红球 B.黄球 C.白球 D.无法确定
19.(2分)银行在学校东偏南60°方向,那么学校在银行(  )方向。
A.东偏北60° B.西偏北30° C.北偏西30° D.西偏南30°
20.(2分)如图,表示福福骑车从家到图书馆看书然后返回家的过程中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福福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5千米 B.福福去图书馆的骑车速度是10千米/小时
C.福福在图书馆停留了2小时 D.福福从图书馆返回家用了0.5小时
21.(2分)下面是奇思、妙想、淘气、笑笑四位同学跳远成绩记录,由于记录时不小心记乱了,现知道淘气成绩最好,妙想比笑笑跳得远,但比奇思跳得近。妙想的跳远成绩是(  )m。
奇思 妙想 淘气 笑笑
3.80m 3.90m 3.85m 4.03m
A.3.80 B.4.03 C.3.85 D.3.90
22.(2分)李大伯的果园里现有12排果树,每排25棵,一共有多少棵树?列竖式计算如图,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1排果树的棵数 B.2排果树的棵数
C.10排果树的棵数 D.12排果树的棵数
23.(2分)用小棒按照下面的方式摆图形,第(  )个图形刚好用了631根小棒。
A.125 B.126 C.127 D.128
三、计算题。(共24分)
24.(6分)直接写出得数。
①12×0.5= ②0.45×0.6= ③0×76=
④= ⑤= ⑥1.39+0.1=
25.(12分)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①13.62﹣2.84+6.38﹣7.16 ②
③ ④
26.(6分)解方程。
①x:4=2:5 ②
四、操作与计算。(共4分)
27.(4分)将图中方格纸中的图形A按要求进行操作。
(1)将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B。
(2)将图形B按2:1放大后得到图形C。
五、解决问题。(共26分)
28.(4分)研究表明,吃杂粮有益于身体健康,每人每天大约需要吃50克杂粮。一种杂粮一包净含量为2千克。
(1)张老师一家5口人,买这样的一包杂粮大约够张老师全家吃多少天?
(2)这种杂粮售价为每盒59元,春节期间超市开展促销活动如下:
①满299元减30元;②满199元减20元:③满159元减15元。
按照这样的优惠方式,张老师买4盒要花多少元?
29.(4分)在“双减”背景下,要减轻儿童的书包重量,让儿童健康成长。实验表明: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自身体重的15%。如果儿童长期背过重书包,会妨碍骨骼生长。估一估,你的体重有多少千克(估值取整数)?算一算,你的书包最好不要超过多少千克?
30.(4分)六一儿童节这天,爸爸送给奇思一个圆锥形玩具(如图)。
(1)这个玩具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如果礼物是用一个长方体盒子包装的,那么做这个长方体盒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
31.(4分)甲乙两个港口的航线长360千米,一艘客轮在13:30从甲港开往乙港,一艘货轮同时从乙港开往甲港,两船在当天17:30相遇,已知客轮和货轮速度比是5:4。求客轮、货轮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
32.(4分)淘气和笑笑都喜欢收集邮票,笑笑有50张邮票,如果淘气把自己的邮票数量的给笑笑,这时笑笑的邮票数量比淘气多8张,原来淘气有多少张邮票?
33.(6分)学校科学小组用甲、乙、丙三种玉米种子共200粒进行实验。
(1)如图1,请补充完整玉米种子实验数量的扇形统计图。
(2)如图2,这次实验甲种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
(3)现在增加丙种子40粒进行第二轮实验,要想两轮实验过后丙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5%,第二轮实验的丙种子需要有多少粒发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解:(1)全国人口共有1411780000人,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14.1178亿。
(2)其中男性人口为7.2334亿人,横线上的数中的数字“2”表示2个千万。
故答案为:14.1178;千万。
2.解:3吨40千克=3040千克
406m2=0.0406公顷
故答案为:3040;0.0406。
3.解:设每个方格的边长看作“1”,则整个长方形的长为“4”,宽为“1”,涂色三角形的底为“2”,高为“1”。
(2×1×)÷(4×1)
=1÷4

==
=1:4=(1×4):(4×4)=4:16
=1÷4=0.25
0.25=25%
即4:16==25%=0.25
故答案为:16,12,25,0.25。
4.解:a×4=4a(岁)
a×2﹣1=(2a﹣1)岁
故答案为:4a;(2a﹣1)。
5.解:设这个圆锥的底面积为S平方厘米,圆柱、圆锥的高均为h厘米,则:
S=45
答:这个圆锥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45。
6.解:3+11+7+13=34(个)
3+5+4+2=14(个)
(34﹣14)÷10+152
=20÷10+152
=2+152
=154(个)
13+5=18(个)
答:这10名女生1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是154个,这10名女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最好的和最差的相差18个。
故答案为:154;18。
7.解:数对(1,5)表示的点取名为C点、数对(5,1)表示的点取名为D点;
A点所在的列与D点所在的列相同,在第5列,
A点所在的行:(5+1)÷2=3,
A点用数对表示是(5,3);
B点所在列:5+(5﹣1)=9,
B点所在行与D点所在行相同,在第1行,
B点用数对表示是(9,1)。
故答案为:5,3;9,1。
8.解:200米=20000厘米
4:20000=1:5000
1500米=150000厘米
150000×=30(厘米)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如果淘气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500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应画30厘米。
故答案为:1:5000;30。
9.解: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边长增加它的后边长是x+x=x(厘米)。
x×x=100
x2=100
x2=64
8×8=64
8×4=32(厘米)
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2;64。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在答题卡上涂黑你的选项。每小题2分,
10.解:一包盐约重250克;原题不符合实际情况;
淘气1分钟约跑了200米,原题不符合实际情况;
教室门的面积约2平方米,原题不符合实际情况;
笑笑家6月用水量约20立方米,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D。
11.解: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折叠后“祝”所对的是“业”。
故选:B。
12.解:关系错误。
故选:A。
13.解:18:15=1.2,06:0.5=1.2,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
=4,:2=,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0.4:0.8=0.5,0.5:0.2=2.5,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16:8=2,1.2:0.6=2,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
能组成比例的有2组。
故选:B。
14.解:在中添上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使它从前面和左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与现在的图形从前面和左面所观察到的图形一样,下面符合要求的是。
故选:D。
15.解:根据自然数和质数、合数的含义可知:
A、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自然数是2,说法正确;
B、最小的自然数是1,说法错误,因为是0;
C、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说法正确;
D、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说法正确。
故选:B。
16.解:9﹣6=3(厘米)
因此第三边必须大于3厘米,4厘米符合题意。
故选:D。
17.解:2+6+7=15
1+5=6,6是3的倍数,所以奇思用2、6、7三张数字卡片摆成了许多三位数,她所摆成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故选:C。
18.解:口袋中有大小、材质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4个,黄球5个,5>4>3,所以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最大。
故选:B。
19.解:银行在学校东偏南60°方向,那么学校在银行北偏西30°方向。
故选:C。
20.解:A、福福从家出发到离家5千米的地方停了下来,说明图书馆就在离家5千米的地方,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B、福福去图书馆,0.5小时骑了5千米,所以骑车速度是:5÷0.5=10(千米/小时),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C、从0.5时到2时,福福一直在图书馆,所以福福在图书馆停留了2﹣0.5=1.5(小时),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D、从2时到2.5时,福福从图书馆返回家,所以福福从图书馆返回家用了:2.5﹣2=0.5(小时),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故选:C。
21.解:4.03>3.90>3.85>3.80,所以淘气是4.03米,奇思是3.90米,笑笑是3.80米,妙想是3.85米。
故选:C。
22.解:根据上面的分析,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是25与10的乘积,表示10排果树的棵数。
故选:C。
23.解:观察图形发现:第一个图形需要6根小棒,多一个正六边形,多用5根小棒,则第n个图形中,需要小棒6+5(n﹣1)=5n+1。
5n+1=631
5n=630
n=126
答:用小棒按照下面的方式摆图形,第126个图形刚好用了631根小棒。
故选:B。
三、计算题。(共24分)
24.解:①12×0.5=6 ②0.45×0.6=0.27 ③0×76=0
④=6 ⑤=0.125 ⑥1.39+0.1=1.49
25.解:①13.62﹣2.84+6.38﹣7.16
=13.62+6.38﹣(2.84+7.16)
=20﹣10
=10

=5×


=[2﹣]÷
=÷
=1

=32×+32×﹣32×
=14+12﹣8
=18
26.解:①x:4=2:5
5x=4×2
5x=8
5x÷5=8÷5
x=1.6

x=1
x×6=1×6
x=6
四、操作与计算。(共4分)
27.解:(1)、(2)画图如下:
五、解决问题。(共26分)
28.解:(1)2千克=2000克
2000÷(50×5)
=2000÷250
=8(天)
答:买这样的一包杂粮大约够张老师全家吃8天。
(2)59×4=236(元)
236>199
236﹣20=216(元)
答:张老师买4盒要花216元。
29.解:(答案不唯一)我的体重是30千克。
30×15%=4.5(千克)
答:我的体重有30千克,我的书包最好不要超过4.5千克。(答案不唯一)
30.解:(1)×3.14×(6÷2)2×10
=×3.14×9×10
=94.2(立方厘米)
答: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厘米。
(2)(6×6+6×10+6×10)×2
=156×2
=312(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长方体盒子至少要用312平方厘米的纸板。
31.解:17时30分﹣13时30分=4(小时);
客轮的速度:(千米),
货轮的速度:(千米);
答:客轮每小时走50千米,货轮每小时走40千米。
32.解:


=70(张)
答:原来淘气有70张邮票。
33.解:(1)1﹣50%﹣20%=30%
答:乙占30%。
(2)(200×50%)=100(粒)
=90%
答:这次实验甲种种子的发芽率是90%。
(3)200×20%=40(粒)
(40+40)×85%=68(粒)
69﹣30=38(粒)
答:第二轮实验的丙种子需要有38粒发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