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育才学校初三零模语文(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北京育才学校初三零模语文(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7 08: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 - 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零模试卷答

一、基础·运用(共 11分)
1. 略(用正楷字规范书写“华夏有衣,襟带天地”即可)
2. 答案:B。“上衣下裳”的“裳”在文中应读作“cháng” 。
3. 答案:C。“趋之若鹜”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
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用在此处形容人们追求自然
洒脱的服装风格不恰当 。
4. 答案:D。A、B选项未与前文“看着展柜中陈列着的一件件款式
飘逸、色彩淡雅的衣装,我的思绪仿佛飘到了那个名士辈出的时代”
的句式保持一致;C 选项“看到了阮籍夜中不寐、弹琴长啸”与“看
到了才高八斗的曹植吟诵出七步诗”句式不够整齐,D选项句式整齐,
且符合语境 。
5. 答案:A。从“那时人们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丰盈,许多知识分子
都有一种从心所欲、率直肆意的行为风格,所以在服装上也力求洒脱
不俗”可知,“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名士率直肆意的行为风格,服
装追求和文学创作是这种行为风格的体现,晋制汉服的风格特点也受
其影响,A选项正确 。
6. 原句句式杂糅,“每期节目都有‘历史空间’‘匠心空间’和
‘创演空间’三个主环节为纲”可改为“每期节目都以‘历史空
间’‘匠心空间’和‘创演空间’三个主环节为纲” 。
二、古诗文阅读(共 20分)
(一)(共 8分)
7.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3)小信未孚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陟罚臧否
(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答案不唯一,符合
要求即可)
(二)(共 5分)
8. ①比喻 ②奇寒 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友人离去后雪地上留下的马蹄印,表达出对友人
的依依惜别和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情感较为深沉、伤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境界开阔,
情感积极乐观,表达出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认为真挚的友情可以
超越空间的限制,体现出一种豁达的送别之情 。
(三)(共 7分)
10. 答案:B。“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是“认为”的意思。A 项,
“不以为然”的“以”是“认为”;B项,“以貌取人”的“以”是
“凭借”;C 项,“持之以恒”的“以”是“用”;D 项,“夜以继
日”的“以”是“用” 。
11. 答案:乙。“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意思是能
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使我听到的人,可得下等
赏赐,这充分表明齐王广开言路,鼓励人们进谏,对在公开场合指责
君王过错的行为是认同的,乙选项理解有误 。
12. ①偏听偏信,不纳忠言 ②王之蔽甚矣 ③统治者应广开言路,虚
心听取他人意见,不能被谄媚之言蒙蔽 。
三、名著阅读(5分)
13. 示例:科普巨著《昆虫记》行文活泼有趣。法布尔用拟人化的手
法描写昆虫,如写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
下歌唱五个星期,将蝉的生活习性生动展现,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
围中了解昆虫世界,感受生命的奇妙,对大自然心生敬畏 。
四、现代文阅读(共 24分)
(一)(共 7分)
14. 答案:C。材料一主要讲述国潮的发展,从最初的老字号商品到
“中国智造”,再到如今,结合图 1中国潮话题涉及多方面,可知是
高品质的国货日益丰富,中国文化带来全新的国潮生活 。A选项“数
码产品、日用品、文化产品”概括不全面;B 选项“中国品牌、大国
科技”表述不准确 。
15. 答案:C。直播和短视频是国潮传播受欢迎的展示形式,推动了
国潮传播,但不是国潮兴起的根本原因,国潮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技术
和科技的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以及“Z世代”群体的推动等,C选项
不符合文意 。
16. ①历史悠久 ②与时俱进 ③受众范围广(涉及产品多)
(二)(共 10分)
17. ①心态上,许渊冲先生充满激情,对翻译事业满怀热爱,将追求
美、创造美视为毕生目标,如他总想通过“再创作”来“胜过原
作” 。②行动上,他不服老,生活规律且充满活力,90多岁仍坚持
工作到凌晨两三点,还常骑着自行车去外面吹风、看月亮 。③面对
荣誉,他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看到自己刚出版的新书会露出孩童般
的笑容 。
18. 示例:第④段“爬上三楼,推开门,迎面是昏暗狭窄仅够容纳一
张餐桌的门厅,两侧分别是专门用来打字的电脑间,以及堆满书籍和
文稿的书房兼卧室。这间 70平方米的公寓,墙壁泛黄,家具陈旧,
他住了近 40年”,通过描写许渊冲先生居住环境的简陋,与他在翻
译领域的卓越成就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他专注于翻译事业,心无旁
骛的品质 。
19. 他,许渊冲,一生与翻译相伴。从年少立志,到百岁仍笔耕不辍。
他坚持“三美”“三之”理论,执着于意译,力求让世界看到中国文
化之美。他出版一百八十多本翻译著作,架起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荣获“北极光”奖,实至名归!他是翻译界的巨匠,用文字书写传奇,
用一生诠释对翻译事业的热爱 。
(三)(共 7分)
20. 如何做好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或:如何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
力)
21. 答案:C。文章第③段从挖掘古典诗词常读常新的文化内涵和情
感体验论述如何做好古典诗词的时代传播;第⑤段从数字技术进步和
媒体融合为古典诗词传播提供更多展示路径论述,二者不是并列关系,
第⑤段是在第③④段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传播手段 。
22. 这些微信公众号借助数字技术,为古典诗词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展
示路径和更广阔的空间,让古典诗词走入更多人的视野,这体现了数
字技术在古典诗词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论证了利用好传媒技术
能推动古典诗词传播的观点 。
五、作文(4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