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北师大附中西城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零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北京市北师大附中西城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零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7 09: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 2024 - 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
段检测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 14分)
1. 答案:C。
2. 答案:A。“大宁”的“大”表示程度深,解释为“极其”更合适;
“益昌”的“益”表示“更加”,“越来越昌盛”表述更顺畅。
3. 答案:D。第一处前后是转折关系,用“然而”;第二处是因果关
系,前面指出问题,后面得出结论,用“因此” 。
4. 答案:“开发、宣传”语序不当,应改为“宣传、开发”;“发
掘了它的文化内涵”与“使它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逻辑
不当,应改为“发掘了它的文化内涵,使其文化内涵被认可,从而被
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
5. 答案:B。“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
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此
处说修复专家修复文物,用“妙手偶得”不恰当,可改为“妙手回
春” 。
6. 答案:C。探寻的是文明的源头,所以①填“之源”;展现的是文
明的脉络,②填“之脉”;凝铸的是文明的灵魂,③填“之魂” 。
7. 答案:示例:保护文物古迹,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传承文物价
值,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二、古诗文阅读(共 15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 5 分)
8. 答案:似曾相识燕归来
9. 答案:寤寐思服
10. 答案: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1. 答案: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阅读《满江红》(共 4 分)
12. 答案:①悠然闲适 ②苦闷(或“悲愤”)
13. 答案:词人心中的知音是理解自己的理想抱负、有高尚的志趣和
侠义精神、能与自己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理想的人 。
(三)阅读《曹刿论战》《出师表》(共 6 分)
14. 答案:B。A 项,“未能远谋”的“远”是长远;“亲贤远佞”
的“远”是疏远;“高瞻远瞩”的“远”是远大;“不远万里”的
“远”是以……为远 。B项,“之”都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C项,“忠之属也”的“忠”是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志虑忠纯”“忠
肝义胆”“忠言逆耳”的“忠”是忠诚 。D 项,“可以一战”的“一”
是一次;“俱为一体”的“一”是整体;“一蹴而就”的“一”是一
下子;“一清二楚”的“一”是完全 。
15. 答案:C。【乙】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意思是没有
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尝试过体谅”理解错
误。
16. 答案:①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②举直错诸枉,则
民服
三、名著阅读(5分)
17. 答案:示例:在《骆驼祥子》中,旧北京混乱、黑暗、贫穷的社
会环境对祥子产生了深刻影响。军阀混战,他的车被乱兵抢走;黑暗
的社会让他一次次努力都化为泡影,最终从一个勤劳、善良、有梦想
的农村青年,变成自私、堕落、狡猾的行尸走肉,凸显了社会对人的
压迫与摧残 。
四、现代文阅读(共 26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共 7分)
18. 答案:C。提升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属于软件建设,并非硬件基
础,C 选项理解错误。
19. 答案:海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海洋钻探能获取更多研究样品及
数据,对于探究生命起源、地质演化历史、揭示全球气候演变趋势、
发现海底资源等有重要意义 。
20. 答案:①开设科学类课程 ②建设科普基础设施体系 ③邀请科学
家参加校园科普活动
(二)阅读《清涧的石板》(共 12分)
21. 答案:①发现乡村全是石板建筑 ②领悟清涧人的民性
22. 答案:老人讲述的石板人的故事,饱含着清涧人坚韧、不屈的精
神,这些话语让旅人深受触动,像碑文一样深刻地印在他们心里,使
他们从对清涧石板的好奇,转变为对清涧人精神品质的思索 。
23. 答案:示例:“走进城街,街巷极窄,两边建筑皆是石板所造,
虽然这里一天前才下过雨,路却无尘无泥。”通过描写街巷建筑材料
和雨后道路状况,以简洁的语言展现出清涧石板的独特之处,与第③
段画线句一样,用平实的语言表现出清涧石板给人的深刻印象 。
24. 答案:①第一个“石板”指清涧人朴实无华、坚韧的品质;第二
个“石板”指清涧人墓前的石碑。②写作意图:借“石板”来象征清
涧人,表达对清涧人朴实坚韧、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深化文章主题 。
(三)阅读下面文字(共 7分)
25. 答案:B、E。文章主要论述艺术创造需要借助想象,核心观点围
绕“艺术创造”和“借助想象”展开 。
26. 答案:艺术作品不能仅靠再现的想象,更需要创造的想象 。
27. 答案:钟子期运用了联想作用。伯牙弹奏表现高山、流水的琴音,
钟子期由琴音联想到巍峨的泰山、洋洋的江河;伯牙弹奏霖雨、崩山
之音,钟子期也能通过联想领会其中的意趣,将听到的琴音与生活中
的景象联系起来,从而欣赏到伯牙琴音之趣 。
五、作文(共 4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