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标点符号讲义
高考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尤其在二轮复习阶段,考生需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整合迁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标点符号作为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使用不仅关乎语句的通顺流畅,更体现了考生的语文素养。以下是针对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的标点符号专项讲义,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一、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结构、语气和含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表达更加清晰、准确,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高考语文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重要考查内容,也是影响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标点符号的分类及用法
(一)句中点号
1. 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使用顿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并列词语如果属于同一层次,且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则词语之间用顿号。
多层次并列短语中,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固定的集合性并列词语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间,如果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则不必使用顿号。
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能加顿号;不表示概数的相邻数字之间应该使用顿号。
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有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2. 逗号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使用逗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且主语较长或需要强调主语,或主语后有语气词时,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谓语、宾语之间停顿较长或主谓短语作宾语时,应该使用逗号。
强调的成分(句首状语、主谓倒装、后置状语、后置定语等)和其他成分之间,如需停顿都要用逗号。
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时,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句子间的并列也应该用逗号。
3. 分号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使用分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复句内部用分号的前提是前后已有逗号出现。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可用分号。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用分号。
4. 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使用冒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总括语的前面。
冒号提示下文一般提示到句号处。
一个句子中一般不使用两个冒号。
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二)句末点号
1. 句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后的停顿,一般停顿较长。使用句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陈述句以及语气较缓和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
如果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什么”“怎么”“谁”之类的疑问代词,或句末加有“呢”之类的助词,但句意并没有发问和要求回答,末尾仍用句号。
2. 问号
问号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选择问句中,如果要强调每个选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项后都用问号,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不是选择问句,有几个问句就使用几个问号。
当只有句子的某一成分或部分有疑问,而整个句子不表疑问时,句末不使用问号。
3. 叹号
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后的停顿,有时语气较强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使用叹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主谓倒装的带有感叹语气和较强祈使语气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
(三)标号
1. 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直接引用、突出强调、讽刺和否定以及特定称谓等。使用引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用双引号,里边的用单引号。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除问号、感叹号外)放在引号的外面。
如果只引述他人话语的大意,不用引号。
2. 括号
括号用于注释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使用括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句内括号注释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应处在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后。如果被注释的分句后边有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后面。句内括号可以使用各种标点,但句末不能使用标点(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
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一个或几个),要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括号里边的语句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
3. 破折号
破折号的作用主要有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声音的延长、总结上文等。
4. 省略号
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表示引文、列举等的省略。使用省略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般表示引文等方面的省略时,省略号前若是句意完整的句子,句号、叹号和问号应保留,否则不用任何标点;省略号后,除了后引号与括号外,一般不用任何标点。
表示列举的省略时,一般列举三项后才使用省略号。
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或语言的中断时,可用省略号表示。
5. 书名号
书名号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使用书名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名称等不能用书名号。
三、标点符号的误用及纠正
在高考语文复习中,考生常因对标点符号掌握不牢固而出现误用现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及纠正方法:
1. 顿号误用为逗号
当并列词语做句子成分且词语间关系紧密时,应使用顿号而非逗号。例如:“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句中“毫不利己”和“专门利人”是并列短语做定语,应使用顿号。
2. 逗号误用为顿号
当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时,大的并列成分之间应使用逗号而非顿号。例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应使用逗号分隔。
3. 冒号使用不当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但并非所有表示提示的语句后都要用冒号。例如:“老师说:‘明天我们要进行模拟考试。’”句中“老师说”是提示语,但其后直接引述了老师的话,因此冒号使用正确。但如果将句子改为“老师说明天我们要进行模拟考试”,则冒号应去掉,因为此时并没有直接引述老师的话。
4. 引号使用不当
引号用于标明直接引用的话或突出强调的内容等。但并非所有表示引用的语句都要用引号。例如:“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句中直接引用了古人的诗句,因此引号使用正确。但如果将句子改为“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则引号应去掉,因为此时并没有直接引用古人的原话,而是转述了其大意。
5. 括号使用不当
括号用于注释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但注释的内容应与被注释的词语或分句紧密相关。例如:“这部小说(他写的那部)深受读者喜爱。”句中括号内的内容注释了“这部小说”的具体所指,因此括号使用正确。但如果将句子改为“他写的那部(这部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则括号使用不当,因为此时括号内的内容与被注释的词语“这部小说”并不一致。
四、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复习策略
(一)夯实基础,全面掌握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标点符号的种类、用法及注意事项,这是做好标点符号题目的基础。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练习,通过对比和分析加深理解。
(二)注重细节,避免误用
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要细心审题,注意标点符号的细微差别和易错点,避免误用。特别是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以确保语句的通顺流畅和意思的准确表达。
(三)结合语境,灵活运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往往与语境密切相关。考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标点符号,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例如,在表达强烈感情时,可以使用感叹号;在引用他人话语时,可以使用引号等。
(四)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考生可以逐渐提升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五)关注高考动态,把握命题趋势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标点符号的考查方式和命题趋势也在不断变化。考生需要关注高考动态,了解最新的命题趋势和考查要求,以便更好地应对高考。
五、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复习题例
以下是一些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复习题例,供考生参考: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无止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B. 我昨天看了电影,“居里夫人”;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青年和学生。
D. 他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说明天。
【答案】A
【解析】B项中电影名应用书名号;C项中“工人、农民、解放军”和“青年和学生”不是同一层次的并列关系,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D项中“他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 语文要学好,就必须多读、多看、多写。
【答案】C
【解析】C项中“是……还是……”是选择问句,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因此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六、结语
标点符号是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全面掌握标点符号的种类、用法及注意事项,注重细节、避免误用,结合语境灵活运用,强化训练提升能力,并关注高考动态把握命题趋势,考生可以逐渐提升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希望本文能够为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祝愿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