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默写。
2、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3、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默写。
2、北国雪景的特点,领会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难点:
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沁园春·雪》。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一种自然物,晶莹剔透,人们非常喜欢,把它作为歌咏的对象,寄托着自己的情感。谁来背诵两句咏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眼中的雪。这两句诗想像奇特,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把满树的白雪比喻成梨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被贬后的柳宗元眼中的江雪,读着这首诗,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这样的画面: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本词的作者大家很熟悉了,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军事家,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神话;他是革命家,他是思想家,他更是诗人。那么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眼中,这雪又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感受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和心中的豪情。
二、疏通字词,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感知内容。
重点词语提示:沁园春:词牌名。北国:北方。 须:等到。折腰:称颂、赞美。
文采: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文化。风骚:义同“文采”。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后来“风骚”代指文学才华。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娇纵宠爱的人。
弯弓:拉满弓。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2、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
这首词的上阕写北方雪景,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词的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三、分析写景部分。
1、请大家齐读上阙,在脑海勾勒北国风光的线条,然后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来。(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2、你能用词中的原句来总体概括这幅画的景色吗?即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
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壮阔雄奇、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砌银妆的冰雪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千里冰封”写辽阔大地被坚冰封冻,这是静景;“万里雪飘”写万里长空雪花飞舞,这是动景。一静一动,静穆而又生动。这里“千里”“万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即“千万里范围之内到处是‘冰封’‘雪飘’”。
3、你能用词中的原句把黑板上勾勒的简画具体地丰满起来吗?即找出具体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
作者以“望”统领下面七句,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力的结晶,是用于抵御侵略的军事设施,它是伟大祖国凛然不可侵犯的象征。“惟余”:只剩下。“莽莽”:指白茫茫的一片,照应“万里雪飘”。
大河──专指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顿失”:顿时失去;“滔滔”:指波涛滚滚的气势。“顿失滔滔”: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照应“千里冰封”。
群山、高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天公试比高。在诗人眼里展开一幅奇伟的画面:盖着雪的山蜿蜒起伏,像银色的蛇在舞动,在陕西和山西一带的高原上,丘陵连绵不断,像一只只白色的象在奔驰。在下雪天,天上密布着密密的云,远远望去,山和天相接,丘陵也和山相接,因而感到银蛇和蜡象都要跟天比哪个高了。这些描写里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4、这里山和高原都是静止的,怎么会产生“舞”和“驰”的感觉呢?
这里既有视觉因素也有精神因素。视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原来山连绵起伏,高原上的丘陵一个接着一个,诗人站在高处,看得很远,视线跟着山势和丘陵的高低起伏走,因而感到这些静止的东西都变活了。精神因素:把静景写成动景,表明在毛泽东眼里,大自然是生机勃勃的,也表明他本人是生机勃勃、富有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的。
4、黑板上是我们随着主席的视野看到的实景,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让你猜当时主席心里想到了什么景色,你能在黑板的画上再添加一样东西吗?(太阳)那你能用上阙中的原句来描摹一下这种虚景吗?
加上一轮红日,“须晴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到晴天的意思,还没有到晴天呢,可见是作者想象的虚景,由实到虚,把人引到一个辉煌的境界里去。红装素裹:阳光和白雪交相辉映,装点着祖国的河山。分外妖娆:更加娇艳动人。即: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通过想象可以丰富词的内容,本首词中通过想象表现出了北方雪景的娇美。这在以前学习过的诗文中我们也接触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曹操《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朱自清《春》一文中: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四、分析下阕。
1、上阕绘雪景,纵横千万里,下阕论古今英雄,上下五千年。读词的下阕,思考:词的下阕写到了哪些英雄人物?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英雄人物吗?
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汉武帝刘彻:对内巩固中央集权,对外抵抗匈奴,加强同西域(张骞)的文化交流。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恢复社会生产,选贤任能,抗击突厥入侵,开创了大唐盛世。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四,加强中央集权。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其孙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尊其为元太祖。
2、这五个人物都具有雄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略,一生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对这些历史人物,在你们的心中地位如何?如果今天坐在教室里的人,以后有一位可以与这五位人物相提并论,老师将高兴得不得了。那么诗人对这些人物的评价如何?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
肯定中指出他们的不足,也可以说成是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足。 “惜”字意味非常丰富:惜中含褒,肯定历代英雄。这五个人物都具有雄才大略,一生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肯定他们也就是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惜字又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在文治方面也稍微差一些。这五位人物哪一位在文治方面最差?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成吉思汗。其它四位都用了“略输”、“稍逊”,成吉思汗用了“只识”这个词。
3、这五个人物,都是具有雄才大略,一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的人。在作者眼里都是不完美的,那么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人物才是最完美的呢?齐读最后三句回答。
今朝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五、齐读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毛泽东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领会诗歌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导入,感受毛泽东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北国的雪景,领会了一代伟人的心胸与气魄。现在请大家回过头不看,诗人写作本词的时间。(1936年2月)那个时候的毛泽东的处境如何?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2月在毛主席率领下,准备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奔赴抗日救国第一线。本月初,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个距黄河不到半天路程的小山村。一次,他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黄河岸边的塬上视察地形,看到了祖国雪后的壮丽河山,欣赏到北国风光,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挥笔写下了《沁园春 雪》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那个时候,红军刚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到陕北不久,应该说处境很艰难。然而从词中我们看不到一点悲观失望,而是满眼的壮景,满腔豪情。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十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又过了三年,国民党被彻底赶到了台湾,一个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学习本词,我们不仅要欣赏词人笔下的壮美雪景,领会诗人的心胸与气魄。更应该从中吸取诗人在困难面前的豪情壮志,那么的自信和自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十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又三年,一个暂新的中国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终于成立了。看来,伟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其伟大的一面。
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本诗所写雪景辽阔壮美,评论大气礴博,感情洋溢充沛,写景、论论、抒情有机结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呢?
语言形象、精警、优美。动“封、飘、舞、驰”;形“莽莽、滔滔”;色“银、蜡、素、红”;“惜”有情味;副“惟、顿、略、稍”。
比喻、借代(只识弯弓射大雕:以一个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的动作代指军事武功)、对偶(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拟人、互文。
过渡自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追问:上阕的雪景和下阕的英雄人物之间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请用书中的一个字概括。引。江山如此多娇,英雄们怎能不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倾倒。一个“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读来令人振奋。现在我们来看两位读了本诗后的人的感受。
柳亚子读后赞曰: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决心发动反革命内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欺骗人民,他装出和平姿态,以便突然猛扑过来,把中国推进内战血海之中。伟大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为了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领导人民实现创建新中国的历史目标,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魄,不计个人风险,身系天下安危,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长达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 雪》抄给他,柳亚子读后赞曰: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这段文字应该是柳亚子肺腑之言,因为他写于194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那时吹捧毛泽东,可能有杀身之祸。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千古绝唱”才得以与世人见面。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他的诗后,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读毛主席诗词》: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3、字谜: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打一字。奇。
4、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四、结束语:
古人说:文如其人。意思是说一篇文章的风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始终如一地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军事家,他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神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作为诗人,他用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势,俯仰天地,独步古今,以豪迈的诗词展示革命领袖的雄浑气魄,以诗人的浪漫情怀书写宏大而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梅花瑞雪,战地黄花,漫漫雄关,苍茫暮色,如血残阳,都留下了他伟岸的背影。让我们也像毛泽东一样,用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