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俄罗斯》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4《俄罗斯》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6 20: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俄罗斯》第1课时教案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俄罗斯》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教材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描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后续学习俄罗斯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俄罗斯的整体认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俄罗斯的具体情况了解较少。他们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地图和图表获取信息。然而,由于俄罗斯的地理特征复杂多样,学生在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表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机会,以增强学习效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
1. 能够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通过读图分析,了解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
综合思维
1. 能够根据地图和资料,描述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2. 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1.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关于俄罗斯自然环境的探究任务。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俄罗斯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人地协调观
1. 理解俄罗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 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
3. 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难点
1. 俄罗斯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2. 俄罗斯高纬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俄罗斯的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综合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学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
(1)播放一段关于俄罗斯的视频,介绍俄罗斯的基本情况。
(2)提问:同学们对俄罗斯有哪些了解?
(3)展示俄罗斯的面积数据,强调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俄罗斯会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5)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6)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读图分析
(1)展示世界地图,指出俄罗斯的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半球位置、经纬度范围。
(3)提问:俄罗斯位于哪个半球?跨越哪些经度和纬度?
(4)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出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
(5)提问: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主要河流有哪些?
(6)引导学生总结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1.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
2. 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俄罗斯的了解。
3. 观察地图,指出俄罗斯的位置和经纬度范围。
4. 观察地形图,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
评价任务 1. 地图识别:☆☆☆
2. 地理位置描述:☆☆☆
3. 地形区识别:☆☆☆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一: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读图分析
(1)展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2)提问:俄罗斯位于哪个半球?跨越哪些经度和纬度?
(3)展示俄罗斯的经纬度范围,指出其纬度和经度特点。
(4)提问:俄罗斯的纬度范围是多少?经度范围是多少?
(5)引导学生总结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 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个半球。
- 纬度范围:大部分位于50°N-70°N,纬度较高。
- 经度范围:大部分位于20°E-18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
(6)展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图,指出其主要海域和邻国。
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特点。
(2)提问:俄罗斯东临什么海洋?北靠什么海洋?西濒什么海域?
(3)展示俄罗斯的邻国图,指出其主要邻国。
(4)提问:俄罗斯有哪些主要邻国?与我国的边界线在哪里?
(5)引导学生总结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特点:
- 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西濒波罗的海。
- 邻国众多,与我国有绵长的边界线。
(6)展示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图,指出其主要行政区域。
1. 观察地图,指出俄罗斯的半球位置、经纬度范围。
2. 回答教师的问题,描述俄罗斯的纬度和经度特点。
3. 观察海陆位置图,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海域和邻国。
4. 参与小组讨论,总结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特点。
评价任务 1. 半球位置识别:☆☆☆
2. 经纬度范围描述:☆☆☆
3. 海陆位置描述:☆☆☆
设计意图 通过读图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探究二: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地形分析
(1)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出其主要地形区。
(2)提问: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3)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剖面图,指出其地势特点。
(4)提问:俄罗斯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 西部为东欧平原,东部为西伯利亚平原。
- 乌拉尔山脉将俄罗斯分为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
(6)展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分布图,指出其主要河流。
气候分析
(1)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指出其主要气候类型。
(2)提问: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
(3)展示俄罗斯的气温和降水量图,指出其气候特征。
(4)提问:俄罗斯的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冰洋沿岸以寒带气候为主,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6)展示莫斯科和雅库茨克的气温和降水量图,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1. 观察地形图,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
2. 观察地形剖面图,描述俄罗斯的地势特点。
3. 观察气候类型图,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
4. 观察气温和降水量图,描述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评价任务 1. 地形区识别:☆☆☆
2. 地势特点描述:☆☆☆
3. 气候类型识别:☆☆☆
设计意图 通过地形和气候的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探究三:俄罗斯自然环境对农业和人口的影响 农业影响分析
(1)展示俄罗斯的小麦产区图,指出其主要小麦产区。
(2)提问:俄罗斯的小麦主要产区在哪里?
(3)展示俄罗斯的小麦产区气温和降水量图,指出其气候条件。
(4)提问:俄罗斯的小麦产区的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俄罗斯的小麦产区的气候条件:
- 年平均气温较低,大致在0°C到12°C之间。
- 降水适中,季节分配均匀。
(6)展示俄罗斯与印度的纬度对比图,比较两国的农业条件。
人口分布分析
(1)展示俄罗斯的人口分布图,指出其主要人口分布区。
(2)提问:俄罗斯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展示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图,指出其人口分布的原因。
(4)提问:俄罗斯的人口分布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5)引导学生总结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特点:
- 人口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
- 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6)展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图,指出其主要经济区域。
1. 观察小麦产区图,指出俄罗斯的小麦主要产区。
2. 观察气温和降水量图,描述俄罗斯的小麦产区的气候条件。
3. 观察人口分布图,指出俄罗斯的主要人口分布区。
4. 观察气候条件图,描述俄罗斯的人口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评价任务 1. 小麦产区识别:☆☆☆
2. 气候条件描述:☆☆☆
3. 人口分布描述:☆☆☆
设计意图 通过农业和人口分布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俄罗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
1. 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2. 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3. 画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布图,并标注主要城市和邻国。
4. 收集有关俄罗斯的资料,撰写一篇关于俄罗斯自然环境的短文。
板书设计
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 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个半球
- 纬度范围:大部分位于50°N-70°N,纬度较高
- 经度范围:大部分位于20°E-18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
- 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西濒波罗的海,邻国众多,与我国有绵长的边界线
2.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 西部为东欧平原,东部为西伯利亚平原
- 乌拉尔山脉将俄罗斯分为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
3. 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冰洋沿岸以寒带气候为主,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4. 俄罗斯的农业和人口分布:
- 小麦主要产区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
- 人口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南部
- 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5. 俄罗斯自然环境对农业和人口的影响:
- 高纬度气候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南部温暖地区
- 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经济活动较为活跃
6. 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和邻国:
- 主要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
- 主要邻国: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视频和地图,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俄罗斯的基本情况。
2. 通过读图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通过农业和人口分布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了俄罗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不足之处
1. 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有些环节讲解时间较长,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
2. 个别学生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巩固。
3. 课堂互动形式单一,需要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