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俄罗斯》 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4《俄罗斯》 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6 21: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俄罗斯》第2课时教案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涉及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的地位及其交通运输特点。教材首先介绍了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的储量和产量,这些资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接着,教材分析了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特别是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情况,强调了西密东疏的特征。通过这些内容,学生能够理解自然资源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线布局对城市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对复杂的地理现象和经济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地图、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
1. 了解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综合思维
1. 通过读图分析,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2. 分析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区域认知
1. 运用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2. 了解俄罗斯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
1. 通过小组合作,绘制俄罗斯主要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图。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俄罗斯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城市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3. 俄罗斯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难点
1. 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分析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 通过读图分析,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视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
(1) 播放关于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的视频,引出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的地位。
(2) 提问:你们知道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吗?
(3) 通过地图展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自然资源分布。
(4)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资源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5) 简要介绍本课时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6) 提问:你们对俄罗斯的交通运输有什么了解?
引入课题
(1) 通过地图展示俄罗斯的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
(2) 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运输线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吗?
(3)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规律。
(4) 介绍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分析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点。 1. 观看视频,了解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情况。
2. 回答问题,列举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3. 观察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自然资源分布。
4. 思考并回答问题,讨论这些资源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影响。
评价任务 自然资源列举:☆☆☆
地理位置识别:☆☆☆
经济发展影响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一:世界能源大国 活动一:自然资源分析 资源介绍
(1) 通过地图和数据,详细介绍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的储量和产量。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俄罗斯在世界能源供应中的地位。
(3) 通过图表展示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4) 提问:俄罗斯的资源出口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
(5) 介绍俄罗斯通过资源出口获得的经济收益。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
(1)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俄罗斯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具体措施。
(2) 引导学生讨论:俄罗斯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 通过视频展示,介绍俄罗斯在高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
(4) 提问:这些措施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5)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俄罗斯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俄罗斯的经验,推动我国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1. 观看地图和数据,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2. 阅读教材,了解俄罗斯在世界能源供应中的地位。
3. 观察图表,了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4. 思考并回答问题,讨论资源出口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评价任务 资源储量识别:☆☆☆
出口目的地识别:☆☆☆
经济影响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资源介绍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探究二:西密东疏的铁路和管道运输线 活动二:交通运输线分析 铁路运输线分析
(1) 通过地图展示俄罗斯铁路运输线的分布。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铁路运输线的分布特点。
(3) 介绍俄罗斯铁路运输的主要货物类型和运输量。
(4) 通过图表展示俄罗斯铁路运输线的分布密度。
(5) 提问:为什么俄罗斯的铁路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
(6)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铁路运输线分布的原因。
管道运输线分析
(1) 通过地图展示俄罗斯管道运输线的分布。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管道运输线的分布特点。
(3) 介绍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货物类型和运输量。
(4) 通过图表展示俄罗斯管道运输线的分布密度。
(5) 提问:为什么俄罗斯的管道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6)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管道运输线分布的原因。 1. 观看地图,了解俄罗斯铁路运输线的分布。
2. 观察并讨论铁路运输线的分布特点。
3. 观察图表,了解铁路运输线的分布密度。
4. 思考并回答问题,讨论铁路运输线分布的原因。
评价任务 铁路分布识别:☆☆☆
管道分布识别:☆☆☆
分布原因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铁路和管道运输线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俄罗斯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
(1) 总结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点。
(2)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达成情况。
(3) 通过图表展示,回顾俄罗斯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5)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本课时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6)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1. 回顾本课时的主要内容。
2. 思考并回答问题,讨论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 总结本课时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4. 记录课后作业,准备课后复习。
评价任务 主要内容回顾:☆☆☆
学习目标达成:☆☆☆
学习收获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
1. 画出俄罗斯主要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图,并标注主要城市和工业基地。
2. 分析俄罗斯铁路和管道运输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选择一个俄罗斯主要工业基地,分析其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4. 查找资料,了解中俄能源合作的具体项目,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中俄能源合作的意义和前景。
拓展阅读
1.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
2. 观看纪录片,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 访问相关网站,了解俄罗斯的最新经济动态和政策。
板书设计
《俄罗斯》第2课时
1. 世界能源大国
- 丰富的自然资源
- 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
- 资源储量和产量
- 世界能源供应中的地位
- 主要出口目的地
- 经济收益
- 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措施
- 高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2. 西密东疏的铁路和管道运输线
- 铁路运输线
- 分布特点
- 主要货物类型和运输量
- 分布密度
- 分布原因
- 管道运输线
- 分布特点
- 主要货物类型和运输量
- 分布密度
- 分布原因
3. 课堂小结
- 主要内容回顾
- 学习目标达成
- 学习收获总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视频和地图,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
2. 通过详细的资源介绍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 通过详细的铁路和管道运输线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俄罗斯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不足之处
1. 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 个别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
3. 课堂时间安排有些紧张,部分环节的讨论时间不够充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讨论和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