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司马光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司马光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
别的 到处 那样 都是 吓哭 叫喊
bié
nà
dào
xià
2.学习新词
司马 假山 水缸 别的
慌忙 吓哭 叫喊 石块
使劲 砸缸 破坏 得救
dōu
jiào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猜字谜识字: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 )
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 )
2.写字指导:
“别、到”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要写正直。
“吓、叫”左窄右宽;“口”字应该写得小而高。
“那、都”有双耳旁,右双耳,“耳朵”要写得低、大,竖为“悬针”。
司
砸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他是什么时候的孩子?
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读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花园里有什么?
假 山
ji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假的反义词是:
真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一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没有留意,一不留意。
我理解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拓展延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司马光的办法好在哪?
1.把小朋友拽出来;2.把缸推倒;3.叫大人来。
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
教师总结
《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了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救起小伙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碰上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遇到突发事件,害怕、紧张、焦急、慌乱,这些都可以理解。然而,机智、灵活地分析、解决所出现的难题,则令人称赞。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
2.背诵课文。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司马光》练习题
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jiǎ B.jià
假山( ) 放假( ) 真假( ) 节假日( )
二、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声母或韵母。
A.sh B. s C.āng D.ào
司( ī) 使( ǐ) 叫(ji ) 慌(hu )
三、看拼音写汉字。
bié dōu xià jiào
( )的 ( )是 ( ) 哭 ( )喊
四、选字填空。
块 快
同学们,( )点过来,我们一起搬这( )石头吧。
五、选词填空。
A.落 B.掉
(1)一个小朋友( )进水缸里了。
(2)黄叶从树上( )下来。
六、选词填空。
A.那 B.哪
(1)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 )口缸。
(2)你在( )里见过这本书?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 )小朋友都慌了,有的( )了,有的( )喊着,跑去( )大人。
八、把下面词语连成句子写下来,再加上标点符号。
叫 有个 古时候 司马光 孩子
九、把下列句子变成把字句。
掉进缸里的小朋友被司马光救了。 。
十、阅读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这个故事主要讲的人物是谁?
3、司马光是怎样救出小朋友的?
4、这篇课文想告诉我什么什么道理?
答案及解析:
一、答案:A B A B
解析:这是对多音字掌握情况的考察,“假”字读三声时是真假的假,与“真”相反,读四声时与假日有关。
二、答案:B A D C
解析:注意生字的读音,“司”和“使”的声母不能混淆。
三、答案:别 都 吓 叫
解析:在这道题中,注意“吓哭”的“吓”,别写成“下”字。
四、答案:快 块
解析:两个字的读音相同,部首不同,意思也不同,“块”一般用于成团的东西,如石块、土块、一块儿等,而“快”一般指速度大,跟“慢”相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答案:(1)B (2)A
解析:“落、掉”两个字都有落下的意思,“掉”的速度快,“落”却比较慢。
六、答案: A B
解析:“哪”一般用于有疑问、有感叹的句子。
七.答案:别的 吓哭 叫着 找
八、答案: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解析:这是连词成句的考察,只要我们搞清楚每个词语的意思,一定会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九、答案:司马光把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救了。
十、答案:
1、古时候
2、司马光
3、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4、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短文的理解。熟读短文,根据问题从短文中找到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司马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二、教材分析
《司马光》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学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21cnjy.com
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三、教学重点
1.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四、教学难点
能够学会看图说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司马光为什么砸缸。
1、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课件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来源:21cnj*y.co*m】
2、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课件2)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
1、自由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课件3)
别的 到处 那样 都是 吓哭 叫喊
(2)认读生词。(课件3)
司马 假山 水缸 别的
慌忙 吓哭 叫喊 石块
使劲 砸缸 破坏 得救
2、生字的识记。(课件4)
(1)猜字谜识字: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砸)
(2)写字指导:
“别、到”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要写正直。
“吓、叫”左窄右宽;“口”字应该写得小而高。
“那、都”有双耳旁,左双耳,“耳朵”要写得高、小,竖为“垂露”;右双耳,“耳朵”要写得低、大,竖为“悬针”。21·世纪*教育网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三)合作研读,品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谁是司马光?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课件5)
他是什么时候的孩子?(课件5)
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5)小朋友在花园里干什么?请大家接着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花园里有什么?(课件6)
假山是真的山吗?所以“假”的意思就是?它的反义词是?这个生字读什么?
(3)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多美的花园呀,小朋友在这里玩得真快乐!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这是怎么回事呢?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读)www.21-cn-jy.com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课件7)(板书:掉进缸里)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一不小心”是什么意思?没有留意,一不留意。
如果你就在旁边,看到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伙伴掉进大水缸里,你的心情一定会非常紧张。所以咱们读这个自然段就要显得紧张一些。“一不小心”这个词语要读得稍快一些。谁来试一试?我们一起来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小结:
哎呀,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咱们心里真紧张啊!有谁能去救救他呢?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2-1-c-n-j-y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6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课件8)(板书: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板书:叫 喊 跑 找)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课件8)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板书:司马光没慌)
(2)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举起 使劲砸 几下子(板书:举 砸 几下子)
为什么司马光要用这么大的力气
因为这样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
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司马光的办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小朋友威胁最大,如果让水流出来,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 所以他想到砸缸,并且用力砸,赢得了时间。21教育网
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板书:得救了)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拓展延伸(课件9)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司马光的办法好在哪?
1、把小朋友拽出来;2、把缸推倒3、喊大人来。
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www-2-1-cnjy-com
(六)教师总结:
《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了司马光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救起小伙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碰上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遇到突发事件,害怕、紧张、焦急、慌乱,这些都可以理解。然而,机智、灵活地分析、解决所出现的难题,则令人称赞。2·1·c·n·j·y
七、板书设计
司马光
都慌了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掉进缸里 没慌 得救了
司马光———举 砸(几下子)
八、教学反思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们并不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孩子们就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通过朗读感悟,很容易就能达到。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是本课的难点。
一、边学边讨论。
围绕“司马光是如何救起缸里的小朋友”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问题,先让孩子们找出有关“怎样救”的段落。读一读,画出“怎样救”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语。(“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21·cn·jy·com
引读第4自然段,思考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办的?接着让孩子们表演体会司马光“怎样救”小朋友,看谁把司马光的表情、动作演得像。
再让小朋友读第5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启发引导小朋友对司马光“怎样救”小朋友的表现提出问题,如,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当时他会怎么想?他怎么会知道“举起一决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石头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几下子”把缸砸破?等等。使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会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对司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险时“没有慌”,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动脑筋、想办法,化险为夷会有更进一岁的理解。
然后,引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从司马光的表现中明白了什么?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让学生从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说明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见。 21*cnjy*com
最后,通过小组对比读第4、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司马光、掉进缸的小朋友、别的小朋友,再说说“都慌了”和“没有慌”的不同结果。【出处:21教育名师】
二、思考、想象、设计
你认为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朋友?这里可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允许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办法如把缸推倒,找树枝拽起小朋友等等。只要理由充分,想象合理,就要给予充分肯定。【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