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信息科技第1单元第1课《探究安全带报警原理——“与”运算应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信息科技第1单元第1课《探究安全带报警原理——“与”运算应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4-07 13:3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探究安全带报警原理
——“与”运算应用
第 1 课
/ 第1单元汽车安全我探秘——控制系统逻辑运算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
项目学习流程
项目情境
提出问题
项目准备
探究原理
项目实施
搭建模型
项目拓展
巩固提升
交流评价
项目总结
探究安全带报警原理——“与”运算应用
不系安全带有哪些危害?
项目情境,提出问题
项目情境,提出问题
周末,李徽一家自驾出游。车一起步,车内就响起滴滴的报警声。爸爸系上了安全带,但报警声还响个不停。直到坐在副驾驶座的妈妈也系上安全带,报警声才消失。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项目准备,探究原理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了解报警原理 1.了解安全带报警的条件。 2.掌握开关量的“与”运算。
制作报警模型 1.能够搭建安全带报警系统硬件模型。 2.能够编写程序调试报警功能。
项目参与度 能积极参与小组各环节的讨论、硬件连接、程序修改、汇报展示、评价等。
学习活动评价量表
项目准备,探究原理
回忆乘车经历,想一想汽车在行驶时,哪些情况发生可能会触发安全带报警系统。组内交流后,在图中选一选。
想一想:
项目准备,探究原理
红外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声敏传感器
卡扣开关
车辆行驶时,没有系安全带报警系统会自动提醒。车辆时怎么发现他们未系安全带的呢?猜一猜用到了哪些相关部件?
猜一猜:
项目准备,探究原理
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你知道吗?
项目准备,探究原理
说一说安全带报警系统中用到的相关部件,并圈出来。
选一选:
项目准备,探究原理
1.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安全带报警的条件是什么? 2.把交流结果填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3.全班交流汇报。
理一理:
项目准备,探究原理
安全带报警系统的报警原理基于传感器技术。这些传感器用于监测座椅上是否有人坐下并且安全带是否解开。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系统中,多个条件同时满足才执行的操作,可以用“与”运算来处理。
小结:
项目实施,搭建模型
1.实验设备:主控板、压力传感器、按键传感器。
搭建模型
2.连接设备:将压力传感器、按键传感器与主控板连接起来,确定报警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项目实施,搭建模型
1.导入程序1,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如何进行程序的完善才能达到安全带报警的效果?每个代码块的功能是什么?
编写程序
2.完善程序,调试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测试报警功能。
项 目 成 果 展 示
项目实施,搭建模型
项目拓展,巩固提升
1.在表1.2中填写“与”运算的结果,全班交流。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控制系统运用了“与”运算。
交流评价,项目总结
1. 安全带报警系统项目总结
在安全带报警系统中,通过输入(压力传感器、按键传感器)——计算(程序)——输出(RGB灯),完成了安全带报警系统的搭建,理解了安全带报警的原理。
2. 安全带报警系统素养总结
“与”运算是逻辑运算的一种,多个条件进行“与”运算,只有所有条件都成立,“与”运算的结果才为真。
条件成立用 1 表示,条件不成立用 0 表示。1 和 1 为 1;0 和 1 为 0。
交流评价,项目总结
根据“学习活动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互评。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了解报警原理 1.了解安全带报警的条件。 2.掌握开关量的“与”运算。
制作报警模型 1.能够搭建安全带报警系统硬件模型。 2.能够编写程序调试报警功能。
项目参与度 能积极参与小组各环节的讨论、硬件连接、程序修改、汇报展示、评价等。
当控制系统中多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执行的操作,可以用“与”运算来处理。“与”运算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方面的运用,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现、去创新。
交流评价,项目总结
第1课 探究安全带报警原理
第1单元汽车安全我探秘——控制系统逻辑运算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
未来的学习之路还长,期待你们不断成长,每节课都有新的精彩呈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