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7 16:1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下册13《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
语言运用: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分角色读好对话。
思维能力: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审美创造: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材解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学生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最终明白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的变化。
本文人物对话中带有“呀、呢、吧”等语气词,适合分角色朗读和语言训练,重点要指导读好这些句子,通过角色体验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所想,对许多事情充满了好奇,在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借助插图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关于天气观测的智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语言运用: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分角色读好对话。
思维能力: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审美创造: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1.会写“问、加”2个字。通过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小白兔和小鱼、蚂蚁的对话。
3.能从对话中提取信息,说出下雨前小鱼透气、蚂蚁搬家的现象和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单元主题及任务,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组织学生做“送小白兔回家”的游戏,巩固课后第3题中的词语。
引导学生回顾小白兔在下雨前遇到了哪些小动物,教师相机贴小动物图片。
2.指名交流燕子在下雨前做了什么,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燕子的话。
【设计意图】以游戏形式巩固本课词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板书内容,回顾燕子低飞捉虫的现象及其原因,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深入学文,了解现象
1.学习第4~6自然段,了解小鱼游出水面透气的现象及其原因。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合作学习第4~6自然段。
①读一读:自由读课文第4~6自然段。
②画一画:用“_”画出小白兔说的话,用“ _ ”画出小鱼说的话。
③想一想:下雨前,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上来?
(2)交流反馈:
①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②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引导学生体会小白兔半信半疑的心情,指导朗读。
(3)指名读小白兔问的话。引导学生理解“有空”的意思,相机正音,指导读准“空”。
(4)出示小白兔的两次问话,关注“呀”和问号,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小白兔和燕子、小鱼的两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结构特点。再关注小兔子两次问话中的语气词和标点,指导读好疑问的语气,促进学生对角色心情的体验。
(5)指导学生说清下雨前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
①指名朗读小鱼说的话,板书:闷得很。
②引导学生借助书上泡泡框里的话,通过读文,理解“闷”在这里是呼吸不畅、透不过气来的意思。再联系实际说说平时有没有过“闷”的感觉。现场屏住呼吸10秒钟,感受“闷”。
③让学生联系小鱼游到水面透气的情形,指导朗读。
(6)分角色朗读对话。
①师生共读。
②同桌间分角色朗读。
③师生互评。
2.学习第7自然段,了解“蚂蚁搬家”的现象及其原因。
(1)问题引入: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在做什么?
①学生自主阅读第7自然段,思考: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在做什么?
②引导学生交流: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
③圈出关键词“连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连忙”的意思。指导读好这句话,体会小白兔的着急。
④提问:还能从哪里知道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引导学生继续交流,出示句子“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⑤指导读好词语“告诉”,再读好句子,体会小白兔的热心。
⑥点拨:从“连忙、告诉”这两个词语中,我们知道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⑦学生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
(2)指导学生结合板书,联系燕子、小鱼下雨前的活动想象说话,说说小白兔会对蚂蚁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板书提示,对文本留白处进行想象说话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回顾文本,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动物们下雨前的特殊表现及其原因。
(3)引导学生说清下雨前蚂蚁搬家的原因,相机板书:怕水淹
(4)播放关于蚂蚁搬家的视频,验证答案。
(5)总结:看到蚂蚁忙着搬东西,我们就知道要下雨了。难怪有句谚语说“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6)朗读第7自然段。
3.见证结果,拓展交流。
(1)朗读第8、9自然段后思考:事情的结果和小动物们预测的一样吗?让学生说说“真的”在文中的具体所指,了解到事情的结果和前文中小动物们预测的一样。,
(2)指名朗读句子“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指导学生根据标点停顿,读出感叹的语气。
(3)小结:看来蚂蚁和燕子、小鱼一样,都是气象预报员呀!提问:下雨前,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指名交流,教师拓展更多小动物下雨前的特殊表现。
(4)整合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其实除了从小动物的特殊表现我们可以判断天气,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天象知天气。打开书跟老师读一读“日积月累”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真的”,了解故事的结果。同时将学习整合单元知识,从课堂迁移到课外,了解更多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欲望。
三、指导书写,互动点评
1.出示本节要写的“问、加”两个字,引导学生回顾:写字前要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学生回顾:从笔画、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来观察。
2.书写“问、加”。
(1)让学生观察比较,通过交流发现:这两个字里都有一个“口”,“问”的“口”更小一些。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问”,先外后内,门字框要大一些、要写正,里面的“口”要稍小些,放在田字格中心位置;“加”,左右宽窄基本相等,右边的“口”起笔比“力”的横折钩略低,左右两部分不要分得太开。
3.学生练写。
4.展示、点评,根据需要让学生再次练写改进。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小动物在天气变化的时候都有特殊的表现。
2.布置作业。
(1)必做:说说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
(2)选做:了解其他动物下雨前的特殊表现,请大人帮忙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13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捉虫
要下雨了 小鱼游出水面 勤观察多思考
蚂蚁搬家运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