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直线、射线、线段(2)
西城中学 mouiicx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理解线段中点的意义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学会数学的建模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实验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
2.难点:线段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
教具准备
直尺、圆规、刻度尺、三根木棒(两根等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
教师活动: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棒.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索方法,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注:教师对学生给出的解决方法,应进行可操作性评价,对好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数学问题:
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下一个数学问题:
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二、新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动手画图,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1.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长,在画出的射线(或直线)上量出相同长度的一条线段.
2.用尺规截取.(按课本第130页所讲方法)
教师活动:打开电脑,演示尺规作图过程.
板书: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思考课本第130页的问题,从中得出数学问题: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4.探索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总结出比较方法.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总结出的比较方法,并用教具请一个学生进行演示,板书:比较线段的长短.
(1)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进行比较.
(2)用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端点对齐的方法进行比较.
5.线段长短的比较结果.
学生活动:通过上面的讨论,总结出线段比较结果.
教师活动:用教具(三根木棒)演示线段比较方法,评价学生得出的比较结果,再用多媒体演示两条线段的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
板书:(1)ABCD (3)AB=CD
6.线段的等分点.
(1)线段的中点: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取线段AB上一点M,移动线段AM到线段MB上,当AM与MB完全重合时,线段AM=MB,此时点M就叫做线段AB的中点.
板书: AM=MB=AB
(2)线段的等分点:
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板书:
AM=MN=NB=AB AM=MN=NP=PB=AB
练习:在直线L上取三点A、B、C,使得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
注:这两个问题先请学生在小组中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教师再作评价.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会了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会了比较线段的长短.
2.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四、作业布置
1.课本第133页至第114页习题4.2第5、6、7、8、9、11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如右图,把河道由弯曲改直,根据__________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航道.
2.画线段AB=50mm,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得5AC=2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得AB=10BD,那么CD=______mm.
3.如右图,AC=CD=DE=EB,图中和线段AD长度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以D为中点的线段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4.比较线段a和b的长短,其结果一定是( ).
A.a=b B.a>b C.ab或a=b或a 5.下列四种说法:①因为AM=MB,所以M是AB中点;②在线段AM的延长线上取一点B,如果AB=2AM,那么M是AB的中点;③因为M是AB的中点,所以AM=MB=AB;④因为A、M、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M=BM,所以M是AB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④ C.②③④ D.③④
三、解答题.
6.如下图已知线段a、b、c,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c(用尺规和刻度尺两种方法).
7.如下图,四条线段AB、BC、CD、DA,且AB 8.如下图,长方形的长为3cm,宽为2cm,用刻度尺作出每条边上的中点,并顺次连接它们,猜一猜能得到什么图形,并度量验证你的猜想.
答案:
一、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35 3.DB、CE AB、CE
二、4.D 5.D 三、6~8.略
课件12张PPT。第四章 多姿多彩的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2)线段的长短比较思考 :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 比较两个同学高矮的方法:②让两个同学站在同一平地上,脚底平齐,背靠背,观看两人的头顶,直接比出高矮;——叠合法.①用卷尺分别度量出两个同学的身高,将所得的
数值进行比较。 ——度量法.情境1:试比较线段AB、CD的长短。(1) 度量法 用刻度尺量出线段AB长4cm,线段CD长4.5cm,所以线段AB比线段CD短。
(记作AB<CD 或 CD >AB) (2) 叠合法 将一线段“移动”,使其一端点与另一线段的一端点重合,两线段的另一端点均在同一射线上。感悟数学事实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并用几何语言表示叠合法度量法AB﹥CDAB=CDAB﹤CD凭你的直觉比一比下列三组图形中线段a、b的长短ab( 1 )( 2 )aab( 3 )如图3,C点在线段AB上靠近A点的一侧,用几何语言表示:解: ① AB>AC AB>BC AC ②AC(2)AB= + = + = + + ;(3)CD= - = - ,= - - .AC CBAD DB AC CBAC CD DBAD ACCB DBAB AC DB1:在下面射线上画一条线段AB等于已知线段a画线段画线段四步骤:1、作射线(直尺)2、量线段(圆规)3、画弧取线段(圆规)4、写出结论:
∴线段____就是所求的线段 练习:已知线段a,b(并且a>b)
1.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2.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3.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 直线l上有A、B、C三点,且AB=8cm,BC=5cm,求线段AC的长。lABClABC解:(1)当C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2)当C点在线段AB上时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收获了什么?畅所欲言!2. 画线段的步骤:
(1)作射线(直尺)
(2)量线段(圆规)
(3)画弧取线段(圆规)
(4)写出结论1.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叠合法和度量法。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远方是很可怕的,
有了远方也就有了人生追求的高度,
---而人一旦有了追求,
---远方也就不再遥远。结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