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别 云 间
夏完淳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一1647),明末爱国诗人、抗清将领。 14岁参加抗清活动,后被俘,英勇就义,死时年仅17岁。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故乡云间被清兵逮捕后,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从体裁看,是一首五言律诗。
自主学习
解题
“云间”是松江的别称(地名),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士龙”,于是后人就将松江称作云间。此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天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本诗开篇高度简洁的概括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自主学习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自主学习
叙事、用典
首联:叙述遭遇,表现出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南冠: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用典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的复国理想终成泡影,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于是诗人悲愤了: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自主学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自主学习
反问
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抒发诗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内心极度痛苦的情思,以及突出了壮志未酬的悲伤。
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那么这时的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自主学习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自主学习
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
事业未成,老父殉国,老母尚在,妻有身孕,自己又将踏上死亡之旅,怎能不无限留恋。“难”字写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 ,以及对故乡家人生活和命运的担心。
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自主学习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自主学习
毅魄:坚毅的魂魄,即英魂。语出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诗人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表达了作者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
用典
主旨
此诗是作者诀别故乡之作。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
板书
训练反馈
1、《别云间》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2
2、《别云间》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的诗句是:2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别云间》中作者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2
4、夏完淳的《别云间》中,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诗句是:2
训练反馈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