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运动和力 基础过关测试卷 (含答案)2024-2025沪粤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章 运动和力 基础过关测试卷 (含答案)2024-2025沪粤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07 14:2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章 运动和力 基础过关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1.春节期间,小辉爸爸驾车带着全家外出旅游,小辉观察小轿车的速度表发现,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   (填合适的单位);小辉向车窗外看时,发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    作为参照物。
2.如图甲所示,某高架桥全长约1 200 m,高架桥路面最高处距离地面约15    (填合适的单位)。小林的爸爸开车带小林上高架桥时,小林看到如图乙所示的路标,并提醒爸爸遵守交通规则,他们通过高架桥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min。
3.如图所示,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时,是以    (选填“花”或“自己”)为参照物。唐朝时的长安城(近似看成长方形)东西长约10 km,南北宽约8 km,若古人骑马绕长安城一圈,平均速度约为18 km/h=    m/s,需要的时间为    s。
4.如图所示,这是警方投入使用的“警用巡逻平衡车”。水平地面上,当民警站在平衡车上静止不动时,民警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民警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此时,民警对平衡车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平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
5.如图所示,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飞出,鸡蛋落入杯中。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硬纸板原来相对于桌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    (选填“不变”或“改变”),硬纸板飞出;鸡蛋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未随硬纸板飞出,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
6.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A点时,小球处于
     (选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若抛出的小球在最高点A点时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小球将保持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小雨从家中出发到体育场看比赛,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雨家到体育场的路程为    m。小雨从家到体育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8.如图所示,小明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500 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推力增大到200 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小明放手后,木箱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为    N。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9.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三人板鞋”竞速活动中,甲、乙、丙三名同学踩着板鞋正在快速向前运动,若说甲同学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观众 B.乙同学
C.地面 D.旁边的树木
10.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匀速转弯的汽车
B.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C.绕太阳不停旋转的地球
D.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直升机
11.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关于该场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山向船尾跑去所选的参照物是山
B.山向船尾跑去所选的参照物是船
C.以山为参照物,鲁迅乘船时是静止的
D.以山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12.金属球用细绳挂在向左匀速行驶的车厢内,并相对于车厢静止,位置如图所示。若细绳突然断开,不计空气阻力,金属球可能掉落的位置是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3.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
B.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其惯性增大了
C.“飘浮”在空间站的航天员,其惯性消失了
D.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14.如图所示,这是小红、小敏和小明在跑步比赛中起跑5 s后的位置示意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前5 s内小明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红在前5 s内一直跑得最慢
C.小敏不可能最快到达终点
D.小明一定最快到达终点
15.如图所示,这是利用每隔6 s闪光一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在各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16.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军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军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B.小军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小军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小军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三、作图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如图所示,一瓶香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18.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现象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    。
(2)分析图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4)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19.如图,这是我国研制的轮式步兵战车,其质量为16 t,在公路上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00 km/h。
(1)步兵战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
(2)在一次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该步兵战车在平直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则该步兵战车所受的牵引力为多少 (g取10 N/kg)
(3)若该步兵战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最大行驶速度匀速行驶15 min,则它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km/h 小轿车 解析: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 km/h;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小轿车作为参照物。
2.m 1.8 解析:大桥路面最高处距离地面约15 m;图乙中“40”的意思是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40 km/h,则他们通过大桥需要的最短时间t===108 s=1.8 min。
3.自己 5 7 200 解析: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古人骑马绕长安城一圈通过的路程s=2×(10 km+8 km)=36 km=3.6×104 m,古人骑马绕长安城一圈的平均速度v=18 km/h=5 m/s,由v=可得,所需的时间t===7 200 s。
4.相互作用力 小于 解析:民警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民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民警对平衡车的压力等于民警所受的重力,而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等于民警和平衡车所受的总重力,因此民警对平衡车的压力小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
5.静止 改变 惯性 解析:击打硬纸板前,硬纸板和桌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硬纸板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用力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由静止变为沿水平方向飞出去,硬纸板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鸡蛋原来是静止的,由于鸡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会随硬纸板飞出,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
思路引导 惯性现象分析思路引导。
分析思路 举例:紧急刹车时,人为什么会前倾
确定研究对象 坐在车里的人
明确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人原来是随车一起运动的
外力作用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上,使其运动状态改变 紧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减速
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保持刹车前的速度和方向)
出现的结果 人向前倾
6.非平衡状态 静止 解析: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故在最高点时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由于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若此时小球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7.3 600 2 解析: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路程为3 600 m,所以小雨家到体育场的路程为3 600 m;从家到体育场所用的时间t=30 min=1 800 s,所以小雨从家到体育场全程的平均速度v===2 m/s。
8.100 100 100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用10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F=100 N;当推力增大到200 N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00 N;小明放手后,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不变,故木箱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为100 N。
二、选择题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B B D A A C
9.B 解析:甲、乙、丙三名同学踩着板鞋快速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三名同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若说甲同学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乙同学或丙同学。
方法技巧 两步巧判断所选参照物。
10.D 解析:匀速转弯的汽车,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汽车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速度不断增大,则苹果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地球不停绕太阳旋转,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则地球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直升机,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则直升机处于平衡状态,故D选项符合题意。
11.B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故山向船尾跑去所选的参照物是船。
方法技巧 三步巧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12.B 解析:金属球用细绳挂在向左匀速行驶的车厢内,并相对于车厢静止。若细绳突然断开,不计空气阻力,金属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金属球可能掉落的位置是其正下方的b点。
13.D 解析: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后,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由惯性带来的伤害,故A选项错误;下落的小球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B选项错误;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因此“飘浮”在空间站的航天员仍然具有惯性,故C选项错误;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选项正确。
14.A 解析:在前5 s内,小明经过的路程最大,时间相同,因此小明的平均速度最大,故A选项正确;由题意可知,小红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最小,但不一定一直跑得最慢,故B选项错误;5 s后如果小明的平均速度减小,小红的平均速度不变,而小敏的速度增大,则小敏可能最快到达终点,故C、D选项错误。
15.A 解析:由题意可知,照相装置每隔6 s闪光一次,所以图中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sAB>sBC>sCD>sDE,根据公式v=可知,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小。
16.C 解析: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选项错误;小军对木箱的推力和木箱对小军的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选项错误;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选项正确;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小军的支持力涉及三个物体,且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选项错误。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8.(1)相等 摩擦力
(2)快
(3)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4)不是
五、计算题
19.解:(1)支持力 (2分)
(2)该步兵战车所受的重力G=mg=1.6×104 kg×10 N/kg=1.6×105 N,所受的阻力f=G=×1.6×105 N=3.2×104 N。该步兵战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牵引力F=f=3.2×104 N。 (5分)
(3)该步兵战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最大行驶速度匀速行驶15 min,通过的路程s=vt=100 km/h× h=25 km。 (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