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六章~第七章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孔子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指的是“射箭”。人用力将弓弦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一定限度内,弓被拉得越“满”,弹力越 。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物理现象。“手无缚鸡之力”描述的是力的三要素中力的 (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尚书纬·考灵曜》记载:“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窗户)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其中“舟行”,即舟是运动的,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即人没有察觉舟是运动的,是以 为参照物。(均选填“河岸”或“人”)
4.摩擦力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生活中有利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减小。如图甲所示,登山手套内侧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如图乙所示,行李箱下面装有滚轮,目的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5.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国际赛事中所用的乒乓球是质量为2.7 g的大球,它所受的重力为 N。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力挥拍击打球,乒乓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 力的作用。(g取10 N/kg)
6.如图甲、乙所示,这是装满沙子低速行驶的大货车和高速行驶的小轿车,比较这两辆车的惯性大小, (选填“两车一样大”“大货车的大”或“小轿车的大”);大货车紧急左转时,车上的沙子会向 (选填“左”或“右”)侧落下。
7.如图所示,这是为成都大运会获奖运动员送上奖牌的“蓉宝”机器人。“蓉宝”机器人在水平地板上沿直线匀速前行时(忽略奖牌的自重),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水平方向上地板对“蓉宝”的摩擦力和“蓉宝”对地板的摩擦力是一对 。(均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8.如图所示,这是《天工开物》中“透火焙干”的图片。“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此时静止的湿纸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湿纸逐渐变干后,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如图所示,这是使用手机和自拍杆自拍时的示意图,自拍杆可以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已知自拍杆长1 m(质量忽略不计),手机对杆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2=3 N,图中OC=10 cm,OB=80 cm,此杠杆属于 杠杆,动力F1= N。
10.“由物及理,思维建模”。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相当于 (填简单机械名称)模型。人将物体匀速提起一定高度,所用的拉力为500 N,若不计摩擦、绳重和装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如图所示,这是小芳打扫房间的场景。当她用手提起一桶水时,会感到桶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受力物体是( )
A.手 B.桶中水
C.桶的提手 D.地球
12.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笔的演变贯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下列场景中,笔尖与纸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 )
13.如图所示的“圭表”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它由相互垂直的“圭”和“表”两部分组成。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校正,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 ( )
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的作用点在其几何中心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4.如图所示,重为2 N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的阻力为0.2 N,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 )
A.2.2 N,竖直向上 B.2.2 N,竖直向下
C.1.8 N,竖直向下 D.1.8 N,竖直向上
1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汽车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22.5 m/s
B.汽车在10~30 s内的平均速度为30 m/s
C.汽车在20~40 s内的平均速度为27.5 m/s
D.汽车在0~40 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 m/s
16.一辆汽车陷进了泥潭,小明设计出甲、乙两种方案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图所示。两种方案中使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假设滑轮轴光滑,忽略绳重和滑轮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都省力 B.甲省力,乙不省力
C.甲不省力,乙省力 D.甲、乙都不省力
17.我国古代常在城池周围建造护城河,通过吊桥的升降控制人员进出。如图所示,士兵用力缓慢拉动绳子,当杠杆AB缓慢升至虚线位置时,士兵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变化是 (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8.AI(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智慧体育升级的重要技术之一。如图所示,这是教练组利用AI技术收集的一组网球比赛的频闪照片。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网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网球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C的过程中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C.网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这是由于网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网球运动到最高点B时,若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静止状态
19.如图所示,滑板运动爱好者小丽站立在滑板上,滑板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地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丽受到的重力和滑板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小丽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滑板运动的速度变小,小丽的惯性变小
D.滑板下安装有轮子,这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20.如图甲所示,这是汽车起重机,其中A、B部分的滑轮组结构如图乙所示。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将重为1 5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5 m,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轮A和滑轮B都是动滑轮
B.滑轮A对物体的拉力为500 N
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的大小为500 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 m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小明拔河过程中前脚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22.如图甲所示,这是一个门把手,握住门把手向下压就可以打开门,门把手可以看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请你在图乙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第23小题5分,第24、25、26小题各7分,共26分)
23.某同学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表1。
表1
实测物体 物体的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 。
(2)分析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质量成 比。下列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此结论的是 。
A.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
B.计算每一次实验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乘积
(3)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画出图像,再通过分析图像得出实验结论。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在坐标轴中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
(4)根据以上结论,请你计算出当物体的质量为0.5 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N。
24.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华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的场景。
(1)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2)小华将系于小卡片(质量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钩码的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设计此步骤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是否 。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上。
(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5.以下是八年级(1)班的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情况(每个钩码重0.5 N)。
(一)如图甲所示,这是飞扬小组的同学们所做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处挂4个钩码,则在B处挂 个钩码,杠杆仍然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把B处的钩码取下,并在B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 N时,杠杆仍然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
(二)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两种收集实验数据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是方案 。
实验 次数 方案一 方案二
F1/N L1/cm F2/N L2/cm F1/N L1/cm F2/N L2/cm
1 3 3 3 5
2 2 2 4 3
3 1 1 2 5
(三)追梦小组的同学们将杠杆调平后,小丽在杠杆支点的左侧A点悬挂了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在支点的右侧悬挂1个钩码,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右边钩码的位置,都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可以通过 (只填一种可行的操作即可)来实现。
2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块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粗糙的长木板。
(1)同组的小芳发现小英在第1次实验中出现图乙所示的操作,操作中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
(2)比较1、2两次实验,可以探究 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3)比较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由于实验时控制不好拉动木块的力度,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块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实验中长木板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5)实验结束后,小芳和小英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鞋底的防滑效果,她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又准备了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和细线。如图丁所示,她们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小芳测出她的鞋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比小英的大,但她的鞋却不一定是“防滑冠军”,这是因为 。
五、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27小题6分,第28小题9分,第29小题9分,共24分)
27.如图所示,这是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良渚玉琮,质量为6.5 kg。(g取10 N/kg)
(1)良渚玉琮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水平展台对良渚玉琮的支持力为多少
28.下表为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站点1 站点2 站点3 站点4 站点5
到站时刻 — 18:40 19:00 19:20 20:10
发车时刻 17:40 18:42 19:02 19:22 —
距起始站 里程/km 0 118 183 275
(1)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若列车由站点2行驶到站点3的平均速度为120 km/h,则表格中空格处的里程数应为多少
(3)若列车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 744 m的大桥,列车全长244 m,则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
29.如图所示,两个轻质测力计C和D的一端分别与木块A和B相连,C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上,D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F上。铁架台F保持静止,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铁架台E,此时C的示数为15 N,D的示数为8 N。
(1)砝码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2)木块B对木块A的摩擦力为多少
(3)桌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形状 大 解析:人将弓弦拉弯,弓弦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在一定限度内,弓拉得越“满”,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大小 等于 解析:“手无缚鸡之力”是指力气小,描述的是力的大小;“以卵击石”,石头对鸡蛋的力和鸡蛋对石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河岸 人 解析:由题意可知,“舟行”是指舟运动,舟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即所选的参照物是河岸;“人不觉”是指人察觉不到舟是运动的,人和舟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人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
4.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 解析:登山手套内侧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行李箱下面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5.0.027 重 解析:乒乓球受到的重力G=mg=2.7×10-3 kg×10 N/kg=0.027 N;乒乓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6.大货车的大 右 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装满沙子的大货车的质量大于小轿车的质量,所以大货车的惯性大;大货车紧急左转时,车上的沙子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沙子会向右侧洒出。
7.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解析:“蓉宝”机器人在水平地板上沿直线匀速前行,处于平衡状态,“蓉宝”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地板对“蓉宝”的摩擦力作用在“蓉宝”上,“蓉宝”对地板的摩擦力作用在地板上,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竖直向上 变小 解析:把湿纸贴在墙上,湿纸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当湿纸逐渐变干后,依旧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两个力依旧是一对平衡力,因湿纸变干后自身重力变小,所以纸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9.费力 24 解析:由题可知,动力臂L1=OC=10 cm=0.1 m,阻力臂L2=OB=80 cm=0.8 m,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此杠杆是费力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F1×0.1 m=3 N×0.8 m,故动力F1=24 N。
10.滑轮组 2 500 解析:这是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提升装置,相当于滑轮组;图中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5,不计摩擦、绳重和装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重力G=5F=5×500 N=2 500 N。
二、选择题
11 12 13 14 15
A D B C A
16 17 18 19 20
C B B D C
11.A 解析:用手提起桶,手对桶的提手的拉力方向向上,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桶的提手对手的拉力方向向下,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手。
12.D 解析:用铅笔、毛笔、水彩笔写字的过程中,笔尖在纸面上滑动,属于滑动摩擦,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处的小滚珠在纸面上滚动,属于滚动摩擦,故D选项符合题意。
13.B 解析:为了让“表”处于竖直位置,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进行校正,这种做法主要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
14.C 解析:苹果下落时所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受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即苹果受到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故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F合=G-F阻=2 N-0.2 N=1.8 N,方向竖直向下。
15.A 解析:汽车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v1===22.5 m/s;汽车在10~30 s内的平均速度v2===27.5 m/s;汽车在20~40 s内的平均速度v3===37.5 m/s;汽车在0~40 s内的平均速度v4===30 m/s,故A选项正确。
16.C 解析:图甲中的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是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图乙中的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费距离。
17.B 解析:在缓慢匀速拉升杠杆AB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变大,阻力臂变小,而阻力大小不变,根据F1L1=F2L2可知,动力减小。
授之以渔 讨论动力F1变化趋势的一般步骤。
18.B 解析:网球离开球拍在空中飞行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选项错误;网球从位置B运动到位置C的过程中做曲线运动,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所以受非平衡力作用,故B选项正确;网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网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选项错误;网球运动到最高点B时,若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网球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选项错误。
19.D 解析: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滑板和人所受的重力之和,即小丽所受的重力与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不相等,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选项错误;小丽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选项错误;滑板的速度变小时,小丽的质量不变,所以小丽的惯性不变,C选项错误;滑板下安装有轮子,这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D选项正确。
20.C 解析:滑轮A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滑轮B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滑轮A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 500 N;动滑轮上有3股绳子承担物重,由于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因此绳端的拉力F=G=×1 500 N=500 N;物体被提升1.5 m,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1.5 m=4.5 m。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3.(1)托盘天平
(2)正 A
(3)如图所示。
(4)4.9
24.(1)匀速直线运动
(2)相反 数量 相等
(3)不能 同一条直线
(4)A
25.(一)(1)右
(2)6 3 变大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F的力臂变小
(二)二
(三)将A处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26.(1)弹簧测力计没有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 匀速直线运动
(2)压力大小
(3)2、3
(4)不需要 水平向右
(5)不同鞋的质量不同,对橡胶垫的压力不同
五、计算题
27.解:(1)良渚玉琮受到的重力G=mg=6.5 kg×10 N/kg=65 N。 (3分)
(2)水平展台对良渚玉琮的支持力与良渚玉琮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水平展台对良渚玉琮的支持力FN=G=65 N。 (3分)
28.解:(1)列车全程的运行时间t=20:10-17:40=2 h 30 min=2.5 h,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110 km/h。 (3分)
(2)列车由站点2行驶到站点3的时间t'=19:00-18:42=18 min=0.3 h,该段的路程s'=v't'=120 km/h×0.3 h=36 km,表格中里程数应为118 km+36 km=154 km。 (3分)
(3)列车全部在桥上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4 744 m-244 m=4 500 m,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t″===150 s。 (3分)
29.解:(1)砝码静止在木块A上,砝码和木块A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产生摩擦力,故砝码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 N。 (3分)
(2)木块A与地面相对静止,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到测力计D的拉力和木块B对木块A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木块B对木块A的摩擦力fBA=FD=8 N。 (3分)
(3)木块B对木块A的摩擦力与木块A对木块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AB=fBA=8 N,在水平方向上,木块B受到木块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桌面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以及测力计C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拉力,由于木块B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桌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f'=FC-fAB=15 N-8 N=7 N。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