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六章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小明玩弹弓时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小明感到橡皮筋在拉手,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2.如图所示,按A、B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其示数是 N。
3.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离开跳台后在空中下落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 。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观猎》。后半句中,由于地面上没有雪,地面变得 (选填“光滑”或“粗糙”),从而增大了 ,马跑得更快了。
5.如图所示,这种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杠杆;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用竖直向上的
N的拉力F可以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
6.晚饭后,妈妈带着小涛和他两岁的妹妹到文化活动中心玩跷跷板。如图甲所示,妈妈和妹妹坐在跷跷板的一侧,小涛坐在另一侧,跷跷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其简化成图乙所示的杠杆,不计杠杆自重的影响,若小涛的质量为20 kg,则妈妈和妹妹的总质量为 kg。若妈妈放下怀中的妹妹(妈妈的位置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小涛应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转轴。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7.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扛上锄头去菜地锄地,请你估测一把锄头受到的重力约为 ( )
A.0.15 N B.1.5 N C.15 N D.150 N
8.如图所示,《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用扁担把稻谷挑回家的场景。图中人的肩膀受到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肩膀 B.稻谷 C.扁担 D.地球
9.春节前夕,为营造喜庆的氛围,爸爸用灯笼装饰家里。如图所示,天花板上静止悬挂着一只灯笼。绳子对灯笼施加一个拉力,同时灯笼对绳子也施加一个拉力,关于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
B.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不同
10.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力,有时要设法减小摩擦力。下列事例中,摩擦力应该设法减小的是 ( )
A.图甲:翻书时,手指与纸之间的摩擦力
B.图乙: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
C.图丙:骑自行车时,车轴与滚珠之间的摩擦力
D.图丁:打网球时,手与球拍之间的摩擦力
11.如图所示,这是仿照人的手臂设计的自动咖啡机的“机械咖啡臂”,其工作时相当于一个杠杆。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咖啡臂”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 ( )
A.用镊子夹砝码
B.用羊角锤起钉子
C.用钢丝钳剪铁丝
D.用瓶盖起子起瓶盖
12.杆秤是我国发明的一种传统衡器,其本质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它由带有刻度的秤杆、秤盘、秤砣、秤纽等组成。当用杆秤称量物品的质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秤纽处是杆秤的支点
B.物品的质量等于秤砣的质量
C.增大物重时,秤砣应远离秤纽
D.若秤砣缺一角,测量结果偏大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3.如图所示,一个小环穿在固定的曲杆上,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曲杆运动到达D点。请在图中画出小环经过B点时所受重力和经过C点时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14.小刚常帮妈妈做家务。如图甲,这是小刚用笤帚在水平地面扫地的场景,图乙是其简化图,以O点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1,请在图乙中画出F1的力臂L1。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5.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同学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场景,请你帮他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如图甲,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图甲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图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比较图甲、丙两次实验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
(3)比较图乙、丙两次实验,你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4)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长、宽、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A.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上分别放不同质量的砝码,每次均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把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在木板上,每次均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图乙中,在A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杠杆水平平衡后,在A、B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钩码重均为0.5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7.小梦同学学习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后,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小桶制成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所示,小桶的质量为0.05 kg,容积为100 mL,在小桶中加满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问:(g取10 N/kg,ρ水=1×103 kg/m3)
(1)空小桶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在小桶中加满水后,桶内水的质量是多少
(3)用该空小桶装满某待测液体,测力计的示数为1.3 N,则桶内待测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8.《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如图甲所示,这是从井中打水的工具“桔槔”,图乙是“桔槔”的简化模型图。通过在轻质“桔槔”上挂配重石块就可以将井中的水桶打捞出来。其中OB的长度为1 m,OA的长度为3 m,水桶重为10 N,容积为9 L。某次打捞时将50 N的石块悬挂在C点,石块匀速提升装满水的水桶至图乙所示位置,若过程中不考虑水溢出,求:(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1)水桶中水受到的重力。
(2)C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形状 相互的 解析:用力拉弓,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拉弓,同时也感到弓在拉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A 2.2 解析:B图中,钩码受到的拉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所以A方式正确;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上1 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 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其示数为2.2 N。
3.重 竖直向下 解析:跳台滑雪运动员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离开跳台后在空中下落,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粗糙 摩擦力 解析:后半句中,由于地面上没有了雪,地面变得粗糙,在压力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摩擦力,马跑得更快了。
5.省力 50 解析:由图可知,该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为动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省力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100 N=50 N。
6.80 靠近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m小涛gL1=m总gL2,所以妈妈和妹妹的总质量m总===80 kg。若妈妈放下怀中的妹妹,即m总减小,妈妈的位置不变,即L2不变,小涛的质量m小涛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L1应减小,即小涛应适当靠近转轴。
二、选择题
7 8 9 10 11 12
C C C C A B
7.C 解析:一把锄头的质量大约为1.5 kg,其受到的重力约为15 N。
8.C 解析:人的肩膀受到扁担向下的压力,所以肩膀上受到的压力是扁担施加的。
9.C 解析:绳子对灯笼施加的拉力和灯笼对绳子施加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0.C 解析:翻书时,手指与纸之间的摩擦力可防止打滑,有利于将书页翻起,是有益摩擦,应增大,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可帮助我们将黑板擦干净,是有益摩擦,应增大,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骑自行车时,车轴与滚珠之间的摩擦力会阻碍车轴的转动,是有害摩擦,应设法减小,故C选项符合题意;打网球时,手与球拍之间的摩擦力可防止打滑,是有益摩擦,应增大,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1.A 解析:“机械咖啡臂”类似于人的手臂,工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与镊子属于同类型杠杆;羊角锤、钢丝钳、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12.B 解析:用杆秤称量物品的质量时,手提秤纽,秤杆绕秤纽处转动,所以秤纽处是杆秤的支点,故A选项正确;当杠杆平衡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所测物品的质量与秤砣质量的关系为m物gL1=m秤砣gL2,由此可知,只有L1=L2时,物品的质量才等于秤砣的质量,故B选项错误;由于L1不变,所以物品的质量m物越大,L2就越大,即秤砣离秤纽越远,故C选项正确;若秤砣缺一角,则m秤砣变小,L2应变大,即测量结果偏大。
三、作图题
13~14.如图所示。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
15.(1)等于 1.4
(2)压力大小 不能
(3)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B
16.(1)右
(2)4 左端下沉
(3)3 变大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五、计算题
17.解:(1)空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m桶g=0.05 kg×10 N/kg=0.5 N。 (2分)
(2)装满水后,桶内水的体积V水=V桶=100 mL=100 cm3=1×10-4 m3,桶内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103 kg/m3×1×10-4 m3=0.1 kg。 (3分)
(3)在空小桶中加满待测液体,待测液体的体积V液=V桶=1×10-4 m3,测力计的示数为1.3 N,即液体和桶受到的总重力为1.3 N,则液体受到的重力G液=G总-G桶=1.3 N-0.5 N=0.8 N,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0.08 kg,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 kg/m3。 (4分)
18.解:(1)水桶装满水时,桶内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103 kg/m3×9×10-3 m3=9 kg,桶中水受到的重力G水=m水g=9 kg×10 N/kg=90 N。 (4分)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水+G桶)×OB=G石×OC,则OC===2 m,则C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CA=OA-OC=3 m-2 m=1 m。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