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优方案夯实与提高能力素养测评卷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人的相貌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技术,依据是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我们的相貌特征的是( )。
A.父母遗传 B.生活环境
C.心境阅历 D.穿着打扮
2.某兴趣小组走进公园进行生物调查,沿途发现了很多动植物。进行生物调查时,下列做法中,合适的是( )。
A.路边有一群蚂蚁,蹲下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B.草丛中有动静,手伸进去探一探是不是有蛇
C.树上有个鸟窝,用竹竿捅一捅,探一探有没有雏鸟
D.湖里有金鱼,扔一块石头看看能不能砸中
3.元元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时记录了一种植物的叶的特征:叶片比较大,掌形,非平行脉。下列叶子中,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银杏叶 B.梧桐叶 C.绿萝叶 D.桑叶
4.下列各项技术中,( )是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理来改善生活的。
A.无土栽培技术 B.杂交育种技术
C.大棚种植技术 D.自动化灌溉技术
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B. C. D.
6.下列植物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莲花、柳树、水葫芦属于水生植物 B.梧桐树桃树、樟树属于落叶植物
C.凤仙花柿子树、枫树属于木本植物 D.藻类、苔藓类、蕨类属于不开花植物
7.下列生物的相关性状中,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的是( )。
A.高产抗倒伏小麦 B.太空椒
C.转基因超级鼠 D.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
8.下列植物的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的是( )。
A.梧桐树 B.银杏树
C.狗尾草 D.红叶李
9.下列诗句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10.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产量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孟德尔
C.达尔文 D.屠呦呦
11.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 )发现的昆明鱼化石(如图所示)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鱼类。
A.四川 B.青海
C.云南 D.西藏
12.关于人的相貌特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无耳垂、前额发际。直发卷发等都是人的相貌特征
B.人的相貌特征来自父母的遗传,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C.人的相貌体现在多种性状上,通过组合会有无数种相貌
D.就算是相似度极高的双胞胎,依然能够找到不同的特征
13.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发现了罕见的热带海龟化石(如图所示),根据这一事实,可推测出( )。
A.北极一直都是比较寒冷的
B.在数千万年前的北极有着较高的气温
C.在北极生活的动物种类是一直不变的
D.热带海龟会四处迁徙,甚至到过北极
1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种类很多,灭绝几种没有关系
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15.孟德尔进行豌豆实验的第一个目标是研究( )。
A.豌豆植株的高度
B.豌豆植株的颜色
C.豌豆植株的形状
D.豌豆植株的大小
16.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活动
B.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D.偷猎、丧失栖息地及生物入侵等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17.长喙天蛾是常见的昆虫,它能悬停在花朵旁吸食花蜜,常被误认为是蜂鸟。下列关于长喙天蛾和蜂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的运动器官适于悬停
B.它们取食花蜜的结构细且长
C.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D.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近
18.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妈妈经过美容手术割的双眼皮可以遗传给孩子
B.“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
C.动物之间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19.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科学课上学习的二歧分类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所有动物进行分类,并绘制了检索图(如图所示)。请利用这张检索图,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R类的是( ),属于S类的是( )。
A.鸽子 B.青蛙 C.蛇 D.鱼
20.据记载,最早发现的金鱼是晋朝桓冲游庐山时发现的“赤鳞鱼”,据考证,“赤鳞鱼”是红黄色的金鲫鱼,和野生鲫鱼一样生活于自然水域。如今为了提高观赏价值,人们培育出各种各样的金鱼,不同的金鱼主要是通过( )培育出来的。
A.进化 B.遗传 C.变异 D.自然选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______________为人类提供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2.像樟树、银杏树这一类植物叫作______________植物,像水仙、狗尾草这一类植物叫作______________植物。
3.朵朵发现植物园里有些植物很奇特,同一株上开着形状、颜色等都有差异的花,这可能是______________现象造成的。
4.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叫______________;鱼类靠______________呼吸,终生在水中生活;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______________喂养小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动物。这三类动物都属于______________动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50分)
1.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1)在国家公园进行生物大搜索时,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禁止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
C.把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
D.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抓来进行研究
(2)关于制作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家公园里的生物种类繁多,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式进行绘制
B.只要考察国家公园的一小块区域就可推测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
C.绘制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前,一定要实地考察
D.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
(3)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有多种植物,将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这种分类方法叫( )。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C.二歧分类法 D.统计分类法
(4)国宝大熊猫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所熟知,后代与亲代都是黑白毛色,这是生物的(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变色
(5)穿行在海南热带雨林中,沿途能看到多种奇特的动物,其中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绯胸鹦鹉 B.金斑喙凤蝶
C.穿山甲 D.长臂猿
(6)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如图所示的动物牙齿,可推测它是( )。
A.植食动物
B.肉食动物
C.杂食动物
D.啮齿动物
(7)生物学家在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 )。
A.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
B.不同时期地球环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
C.生物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
(8)有人提出:“乱砍滥伐国家公园里的树木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你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这种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初,科学家开始对史前动物的骨骼化石进行分类。将蜥龙类恐龙分为主龙类和鳞龙类,其中主龙类包括龟、鳄鱼等,鳞龙类包括喙头蜥等(如图所示)。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恐龙与现代的蜥蜴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它们的骨骼中都包括脊柱,且都有鳞片。有些恐龙具有与鸟类相似的特征,如有些恐龙长有羽毛和叉骨。
(1)在古代,恐龙和鳄鱼都生活在地球上,科学家发现恐龙和鲟鱼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根据这些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恐龙和鳄鱼都是卵生,所以它们属于鸟类
B.恐龙和鳄鱼有着相似的特征,可能是遗传自同一个祖先的原因
C.同一种恐龙的体型大小也可能是不同的
D.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恐龙的生存
(2)恐龙和蜥蜴的骨骼中都有脊柱,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_动物。有意思的是,虽然两者有很多相同点,但蜥蜴并非由恐龙演化而来。图中与蜥蜴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__;与恐龙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一类动物的典型特征是身体上长有______________。
(3)关于古代生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恐龙这种古代生物已经灭绝了,但蜥蜴与它有一些相似之处
B.科学家只能通过化石来研究古代生物
C.可以通过化石来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等
D.银杏这种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
(4)湿地是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豆豆将部分湿地动物分类,如表所示,他分类的依据是( )。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田鼠、鲫鱼、青蛙、蛇
乙 蝴蝶、蚯蚓、虾
A.是否长有羽毛 B.是否直接生下小动物
C.是否有脊柱 D.是否用鳃呼吸
(5)通过短文和图片中获取的信息,你对鸟类与恐龙的关系作出怎样的推测?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朵朵在学习“相貌各异的我们”后调查了自己一家人的一些特征,结果如下表所示。
爸爸 妈妈 朵朵 弟弟
耳垂(有/无)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血型 A型 AB型 AB型
嗓音 粗 细 粗 细
大拇指(能向外弯曲/不能向外弯曲) 能 能 不能 能
(1)朵朵的耳垂特征和弟弟的耳垂特征分别遗传自( )。
A.爸爸、妈妈 B.爸爸、爸爸
C.妈妈、妈妈 D.妈妈、爸爸
(2)朵朵所具有的性状中,遗传自爸爸的是( )。
A.耳垂 B.血型 C.嗓音 D.大拇指
(3)表格中空白处为弟弟的血型,弟弟的血型不可能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4)朵朵发现自己的大拇指不能向外弯曲,这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这是因为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段时间声乐课的学习后,朵朵发现自己的嗓音发生了改变,这说明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嗓音外,下列遗传特征也能通过后天训练改变的是( )。
A.罗圈腿 B.肤色 C.少年白头 D.双眼皮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国现有人口约14亿,那么我国公民就有约14亿种相貌
B.有些双胞胎的相貌是完全一样的
C.人的相貌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D.除相貌特征外,某些疾病也会遗传,我们应及早关注
一、
1.D 2.A 3.B 4.B 5.C 6.D 7.D 8.C 9.A 10.A 11.C 12.B 13.B 14.D 15.A
16.B 17.D[解析]长喙天蛾是昆虫,是无脊椎动物;而蜂鸟是鸟类,是脊椎动物;两种动物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18.A 19.A C 20.C
二、
1.生物多样性 生物 2.木本 草本 3.变异 4.鸟类 鳃 乳汁 哺乳 脊椎
三、
1.(1)D (2)B (3)C (4)A (5)B (6)B (7)B (8)支持 植物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养料(合理即可)
2.(1)A (2)脊椎 蛇 鸟类 羽毛 (3)B (4)C (5)鸟类可能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鸟的身上有跟恐龙相似的特征,如羽毛、叉骨,在图片中,鸟类被包含在恐龙内,说明两者关系亲近
3.(1)D (2)C (3)D (4)变异 (5)有些遗传特征通过后天训练是可以改变的 A (6)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