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陈涉世家》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陈涉世家》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8 15: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38岁时继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被后世称为史迁、太史公。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
公元前99年,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汉武帝,获罪下狱,被处宫刑。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大约在55岁那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作者简介
“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52万字,包括:
本纪12篇:帝王传记
世家30篇:记诸侯贵族
列传70篇:序列人臣事迹
表10篇:用表格形式编排史料
书8篇:记经济、天文、典章制度等。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秦始皇时期,严刑酷法,人民动辄触犯刑律;大规模兴建宫殿陵墓,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用兵,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沉重。
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戍徭无已,法律更为苛刻,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暴秦无道,生灵涂炭。
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起义的导火线)是: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3)陈胜、吴广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是:
(4)体现陈胜年轻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鱼腹丹书 篝火狐鸣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吴广在什么情况下起义的?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起义背景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理清事件发展经过
文章叙述了哪些与陈胜有关的具体事件?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第一段 少有大志
第二段
第三段 发动起义
谪戍渔阳
因雨失期
分析形式
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行卜威众
鱼腹藏书
篝火狐鸣
为坛而盟
起义收兵
自号张楚
准备起义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第一段
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方法去刻画陈胜的形象
·辍耕之垄上
(动作描写)
不甘平庸
·怅恨久之
(神态描写)
不满现状
·苟富贵,无相忘
(语言描写)
渴求改变命运,对富贵的向往,与朋友同甘共苦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语言描写)
志向远大
——少年时期:非凡个性和远大抱负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第二段
本段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方法去刻画陈胜的形象
·分析形势——“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
语言描写
·天下苦秦久矣
·扶苏贤而被杀
·楚人哀怜项燕
提出策略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敢于斗争,能洞察时局,有非凡的才略胆识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第二段
行卜威众——制造舆论,威慑众人,为起义做准备。具体做法为:
·置书鱼腹
·篝火狐鸣
(动作描写)
(动作、语言描写)
——富于谋略,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第三段
在“起义动员”阶段,陈胜精心策划了哪几个环节?
·并杀两尉
·诏令徒属
(动作)
(语言)
——果敢机智,有谋略,善做思想工作,有卓越的宣传鼓动能力和组织领导才干。
·为坛而盟
(动作)
扫除障碍,团结一心
起义动员,坚定信念
鼓舞士气,建立组织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第三段
在“起义收兵”和“自号张楚”阶段,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方法?
·起义收兵
·自号张楚
(动作)
(动作、语言)
——善于吸收力量,有谋略,拥有反抗到底的决心和非凡的谋略。
起义军所向披靡,沿途招收士兵,壮大力量
团结一切力量,建立政权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作者是怎样刻画陈胜这个人物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陈胜的性格特点。
总结:作者通过对陈胜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致刻画,表现出陈胜的远大抱负,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本文除了写陈胜,还写到哪些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还要写这些人物?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吴广
形象
·处于“失期当斩”的困境中时,与陈胜共谋大计
——吴广是陈胜坚定的支持者和卓越的执行者,用吴广的共同参与与正面烘托陈胜的远见卓识和组织才能。
·喜“威众”之意,置书鱼腹、狐鸣而呼,用行动支持陈胜做舆论准备。
·“素爱人”“多为用者”
·“将尉醉”“故数言欲亡”“夺而杀尉”
心有大志
机智聪慧
宽厚而有威望
机敏果断、富有谋略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其他人物
·佣者:“佣者笑曰”
——这些人物从侧面烘托出主要人物陈胜的性格特点,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而全面。
·戍卒:“往往语”“指目陈胜”
·诸郡县苦秦吏者:“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用其他佣者的嘲笑,
反衬陈胜志向远大
戍卒的紧张说明舆论达到预期效果,侧面烘托陈胜富于谋略,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印证“天下苦秦久矣”,表现陈胜远见卓识
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
2.为天下唱( )
3.固以怪之矣( )
4.将军身被坚执锐( )
通“谪”,古代官吏降职或远调。
“唱”通“倡”,首发。
“以”通“已”,已经。
“被”通“披”,穿着。
词类活用
置人所罾鱼腹中( )
陈胜王( )
皆刑其长吏( )
名词作动词,用渔网捕
名词作动词,称王
名词作动词,惩罚
夜篝火( )
狐鸣呼曰( )
名词作动词,用笼子罩着火
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法皆斩( )
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词类活用
皆指目陈胜( )
将军身被坚执锐( )
忿恚尉( )
固以怪之矣( )
名词作动词,用手指;用眼睛看
形容词作名词,铁甲;
形容词作名词,武器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古今异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今亡亦死(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比至陈( )
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
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示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古义:私自,偷着;
今义:隔开,间接。
古义:等到; 今义:常用于比较、比方。
古义:集会议事;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古今异义
尝与人佣耕(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
等死,死国可乎( )
卒中往往语( )
古义:曾经;今义:品尝。
古义:如果; 今义:诚实。
古义:一样是死; 今义:等待死亡。
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
一词多义
佣者笑而应曰 ( )
杀之以应陈涉 ( )
陈胜、吴广乃谋曰 (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
乃丹书帛 ( )
得鱼腹中书 ( )



字条
于是,就


响应
回答
一词多义
项燕为楚将 ( )
上使外将兵 ( )
会天大雨 ( )
与皆来会计事 ( )


适逢,恰巧遇到
集会
名词,将领
动词,率领

皆次当行 ( )
之次所旁丛祠中( )
编次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一词多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佐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
辍耕之垄上


代词,指吴广
代词,这件事
动词,去、往
收而攻蕲
佣者笑而应曰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表修饰
表转折
表承接
一词多义
广故数言欲亡( )
扶苏以数谏故( )

故意
缘故
以数谏故 ( )
卒数万人 ( )

屡次

为屯长 ( )
为天下唱( )
为坛而盟( )
项燕为楚将( )




担任
一词多义
祭以尉首
以激怒其众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扶苏以数谏故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固以怪之矣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表方位
因为

同“已”,已经
以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