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全等三角形(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云南红河·统考二模)数学课上陈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尺规作图,作一个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并保留作图痕迹.学生小敏的作法是:如图,是已知角,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与OA、OB分别交于N、M;再分别以N、M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C;作射线OC;则射线OC是的角平分线.小敏作图的依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2.(2023上·辽宁大连·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平分线,DE⊥AB,垂足为E,若CD=10,则DE的长度为( )
A. B. C. D.
3.(2023·福建厦门·厦门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小明在做一道数学题时,看到这样的条件“如图,在中,AD=BD=3,AE平分∠CAD,DE垂直AB,”他马上得到了如下结论并说明了理由,他发现的结论和理由正确的是( )
A.他发现CE=DE,理由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B.他发现CE=DE,理由是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C.他发现AE=BE,理由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D.他发现AE=BE,理由是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2023·河北石家庄·校考二模)如图,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四边形是矩形.
求证:.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
①,,
②四边形是矩形,
③,
④,
⑤
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⑤③①④ D.③⑤②①④
5.(2023·安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点D在的角平线上,于点E,于点F,连结,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23上·江苏·八年级校考周测)如图,,的延长线交于,,,,则的度数为 ( )
A. B. C. D.
7.(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中,平分交于点,点是边上一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8.(2022·吉林长春·统考一模)如图,在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交于点O;③作射线AO,交BC于点D.若点D到AB的距离为1,则BC的长为( )
A.1 B.2 C. D.
9.(2023上·山东·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任意画一个的,再分别作的两条角平分线和,和相交于点,连接,有以下结论:①;②平分;③;④;⑤,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10.(2023·湖南娄底·校考一模)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个动点,PE⊥BC于点E,PF⊥CD于点F,连接EF,有下列5个结论:①AP=EF;②AP⊥EF;③△APD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④∠PFE=∠BAP;⑤EF的最小值等于.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2023上·重庆·八年级万州外国语学校天子湖校区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A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过点C作CG⊥AB于点G,交AD于点E,过点D作DF⊥AB于点F.下列结论:
①∠B=∠ACG;
②CE=DF;
③∠CED=∠CDE;
④S△AEC:S△AEG=AC:AG.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2.(2022下·福建福州·九年级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CAB的平分线交BC于D,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若BC=9,则DE的长为( )
A.3 B.4 C.4.5 D.5
13.(2022·广东广州·校考二模)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连接BD,作∠CBD的平分线交CD于点E,则CE的长度为( )
A. B.2 C.3 D.4
14.(2023·安徽·校联考二模)如图,点E,F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AB,BC的中点,AF,BE相交于G,则的值为( )
A. B. C. D.
15.(2023·江苏无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校考二模)如图,在正方形中,是边上一点,连接,以为斜边作等腰直角.有下列四个结论:①;②点在线段上;③当时,平分;④若点在上以一定的速度由向运动,则点的运动速度是点运动速度的2倍.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6.(2022上·山东青岛·九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正方形中,为的中点,为的中点,的延长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与相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
17.(2023上·福建福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若,且,则 .
18.(2023·山东济宁·校考一模)如图,在中,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如果要使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全等(点不与点重合),那么点的坐标是 .
19.(2022·云南临沧·统考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OBC中,,.有以下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其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20.(2023上·广东惠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已知∠MOS=∠NOS,PA⊥OM,垂足是A,如果AP=5cm,那么点P到ON的距离等于 cm.
21.(2022上·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中,,B在的延长线上,连接,点E在上,连接,平分,,,,则的长为 .
22.(2023上·四川成都·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B点坐标为,将 沿AC翻折,使B点落在D点位置,AD交y轴于点E,则D点坐标为 .
23.(2022·河南洛阳·统考二模)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为对角线AC上的动点,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H是CD上一点,DH=CD,连接GH,则GH的最小值为 .
24.(2023·江苏宿迁·统考二模)如图,四边形为正方形,点E是的中点,将正方形沿折叠,得到点B的对应点为点F,延长交线段于点P,若,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25.(2022·江苏盐城·校考一模)如图,在中,,,点、分别在边、上,点为边的中点,,连接、相交于点,则面积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
26.(2023·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中() ,过点C作并连接,使,在上截取,连接.求证:.
27.(2023上·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与关于边所在的直线成轴对称,的延长线交于点.若,,求的度数.
28.(2023·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ABC中,∠BAC为直角,AB=AC,D为AC上一点,CE⊥B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
(1)求证:△ABD≌△ACF;
(2)若BD平分∠ABC,求证:CE=BD;
(3)若D为AC上一动点,∠AED如何变化?若变化,求它的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29.(2022·广西钦州·统考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E平分∠BAC,且,.
(1)求证:;
(2)尺规作图:过点E作垂线,垂足为F(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3)在(2)的条件下,已知四边形AECD面积为12,,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
30.(2023·陕西西安·统考一模)如图,,且,连接,在上取点、,使得,连接,.求证:.
31.(2023·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模拟预测)如图,在和中,,,与相交于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1,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图2,在上分别取点,使得.
32.(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如图,四边形AOBC是的正方形,D为BC中点,以O为坐标原点,OA,OB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点坐标(0,4),过点D的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边AC交于E点,F是线段OB上的一动点.
备用图
(1)求k的值并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2)若AD平分∠CAF,求出F点的坐标;
(3)若△AFD的面积为S1,△AFO的面积为S2 .若S1:S2=3:2,判断四边形AEF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3.(2023上·重庆万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矩形中,的平分线交于点E,交的延长线于点F.
(1)若,,求的长;
(2)若G是的中点,连接和,求证:.
34.(2023·山东济南·二模)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D和AB的中点,连接BE、DF.求证:BE=DF.
35.(2023上·上海·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正方形中,是上的任意一点,是边延长线上的一点,交边于点,.
(1)求证: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果交正方形的对角线于点,,求证:.
【能力提升】
36.(2024上·江西赣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学习全等三角形知识后,我们知道,当有中线时,通常会倍长中线构造“8”字型全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图1,已知中,点为中点,连结并延长到点,使,连接,则有“8”字全等型.利用这种方法解下列问题.
【课例回顾】
(1)如图2,为测量河对岸点到点的距离,借鉴上述方法,过点画直线,并在直线上依次取点和点,使得,请利用上述方法补全图形,指出测量哪条线段就可知道的长,并说明理由;
【猜想探究】
(2)如图3,在中,是的中点,,猜想线段与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
【拓展提升】
(3)如图4,在中,为中线,且,过点作交于点.请求线段的长.(用含的式子表示)
37.(2024上·辽宁盘锦·九年级校考期末)在图1,图2,图3中,,
(1)问题探索
如图1,当点和点在直线异侧时,猜想,,三者之间数量关系.小明想出了下面的方法,延长到点,使得,连接,由于,证得,从而,且,所以,得到等腰直角,则小明得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问题解决
如图2,当点和在直线同侧时,与交于点,请你借鉴中的方法证明:
(3)思维拓展
如图3,当点和在直线 异侧时,于点,猜想线段,,三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38.(2024上·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中,是的中点,是上的一动点,连接,将沿直线折叠得到.
(1)如图1,若点恰好落在线段上,求证: .
(2)如图2,若为等边三角形,当点落在线段上时,试探究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3)如图3,若为直角三角形,,.连接,,,若与的面积相等,且,求的长.
39.(2024上·重庆綦江·八年级统考期末)(1)如图①,,射线在这个角的内部,点B、C分别在的边、上,且,于点F,于点D.求证:;
(2)如图②,点B、C分别在的边、上,点E、F都在内部的射线上,、分别是、的外角.已知,且.求证:;
(3)如图③,在中,,.点D在边上,,点E、F在线段上,.若的面积为17,求与的面积之和.
40.(2024上·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概念呈现】:在平面内,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相等,我们将这两条相等的边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四边形,若其中有一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把这个四边形叫做“等腰直角四边形”,把这条相等的边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等腰直角线”;若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另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把这个四边形叫做“真等腰直角四边形”,把这条相等的边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真等腰直角线”.
(1)【概念理解】:如图①,若,,则四边形______(填“是”或“否”)真等腰直角四边形;
(2)【深度理解】:如图②,四边形与四边形都是等腰直角四边形,且,,,对角线、分别是这两个四边形的等腰直角线,试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提高】:阅读材料: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如图③,已知:四边形是等腰直角四边形,对角线是这个四边形的等腰直角线,且是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求的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全等三角形(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云南红河·统考二模)数学课上陈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尺规作图,作一个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并保留作图痕迹.学生小敏的作法是:如图,是已知角,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与OA、OB分别交于N、M;再分别以N、M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C;作射线OC;则射线OC是的角平分线.小敏作图的依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答案】D
【分析】根据SSS证明三角形全等,可得结论.
【详解】解:由作图可知OM=ON,MC=NC,
又∵OC=OC,
∴△OMC≌△ONC,(SSS)
∴∠MOC=∠NOC,
∴OC平分∠AO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2023上·辽宁大连·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平分线,DE⊥AB,垂足为E,若CD=10,则DE的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解答即可.
【详解】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DE⊥AB,CD=10,
∴DE=CD=1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3.(2023·福建厦门·厦门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小明在做一道数学题时,看到这样的条件“如图,在中,AD=BD=3,AE平分∠CAD,DE垂直AB,”他马上得到了如下结论并说明了理由,他发现的结论和理由正确的是( )
A.他发现CE=DE,理由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B.他发现CE=DE,理由是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C.他发现AE=BE,理由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D.他发现AE=BE,理由是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答案】D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A,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B,C,D,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解:由AE平分∠CAD,DE垂直AB,得不到CE=DE,
所以理由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错误,故A判断错误;
由题干中没有是的垂直平分线,所以得不到CE=DE,
所以理由是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错误,故B判断错误;
∵AD=BD=3,DE垂直AB,
∴AE=BE,理由是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2023·河北石家庄·校考二模)如图,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四边形是矩形.
求证:.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
①,,
②四边形是矩形,
③,
④,
⑤
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⑤③①④ D.③⑤②①④
【答案】B
【分析】根据SAS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对应边相等.
【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ABC=∠DCB
∵BC=CB
∴ΔABC≌ΔDCB
∴AC=DB
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⑤④.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矩形的性质.理清证明过程是排序的关键.
5.(2023·安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点D在的角平线上,于点E,于点F,连结,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利用“HL” 证明Rt△ADE和Rt△A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E=A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DE=∠ADF,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ADB=∠ADC=90°,然后求出∠EDB=∠FDC,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BD=∠ACD.
【详解】∵点D在的角平分线上,
,,
∴,故①正确;
在和中,,
∴,
∴,,故②正确;
∵,
∴,
∴,即,故④正确;
∵,,
∴,故③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6.(2023上·江苏·八年级校考周测)如图,,的延长线交于,,,,则的度数为 (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互补的关系求出,再利用字模型及全等性质解题即可.
【详解】解:∵ ,
∴,,
∴,
由三角形内角和为可知:,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能够利用全等的性质求出角度是解题关键.
7.(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中,平分交于点,点是边上一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到,,,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再证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最后利用即可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平分交于点,
∴,
在和中,
,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2022·吉林长春·统考一模)如图,在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交于点O;③作射线AO,交BC于点D.若点D到AB的距离为1,则BC的长为( )
A.1 B.2 C. D.
【答案】C
【分析】由题目作图知,AD是∠CAB的平分线,过点D作DH⊥AB,则CD=DH=1,进而求解.
【详解】解:过点D作DH⊥AB,则DH=1,
由题目作图知,AD是∠CAB的平分线,
则CD=DH=1,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B=45°,
则△DH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BD=HD=,
则BC=CD+BD=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方法.
9.(2023上·山东·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任意画一个的,再分别作的两条角平分线和,和相交于点,连接,有以下结论:①;②平分;③;④;⑤,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答案】A
【分析】由题意易得∠ABC+∠ACB=120°,∠ABE=∠CBE,∠ACD=∠BCD,进而可判断①,由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故可判断②,对于④先在BC上截取BF=BD,连接PF,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可求证,由④及根据等面积法可求证.
【详解】解: ,
∠ABC+∠ACB=120°,
分别作的两条角平分线和,和相交于点,
∠ABE=∠CBE,∠ACD=∠BCD,
,故①正确;
过点P分别作PM⊥AC,PN⊥AB,PH⊥BC,分别交AC、AB、BC与点M、N、H,在BC上截取BF=BD,连接PF,如图所示:
PM=PH=PN,
AP平分∠BAC,故②正确;
BP=BP,
△BDP≌△BFP(SAS),
∠DPB=∠EPC=∠PBC+∠PCB=60°,
∠DPB=∠BPF=∠FPC=∠EPC =60°,
PC=PC,
△FPC≌△EPC(ASA),
EC=FC,
,,
故④⑤正确,③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2023·湖南娄底·校考一模)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个动点,PE⊥BC于点E,PF⊥CD于点F,连接EF,有下列5个结论:①AP=EF;②AP⊥EF;③△APD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④∠PFE=∠BAP;⑤EF的最小值等于.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C
【分析】延长FP交AB于点N,延长AP交EF于点M,只需要证明△ANP≌△FPE得到AP=EF,∠PFE=∠BAP即可判断①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判断②;根据P的任意性可以判断③;根据AP=EF,当AP最小时,EF有最小值,即可判断⑤;
【详解】解:延长FP交AB于点N,延长AP交EF于点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P=∠CBD,∠ABC=90°,AB=BC,
又∵NP⊥AB,PE⊥BC,
∴∠PNB=∠NBE=∠PEB=90°,PN=PE,
∴四边形BNPE是正方形,∠ANP=∠EPF=90°,四边形BCFN是矩形,
∴NP=EP=BE,BC=NF,
∴AN=PF,
在△ANP与△FPE中,
,
∴△ANP≌△FPE(SAS),
∴AP=EF,∠PFE=∠BAP(故①④正确);
在△APN与△FPM中,∠APN=∠FPM,∠NAP=∠PFM,
∴∠PMF=∠ANP=90°,
∴AP⊥EF,(故②正确);
∵P是BD上任意一点,因而△APD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成立,(故③错误);
∵AP=EF,
∴当AP⊥BD时,AP有最小值即EF有最小值,
∵AB=AD,AP⊥BD,
∴此时P为BD的中点,
又∵∠BAD=90°,
∴,即EF的最小值为(故⑤正确)
故正确的是:①②④⑤.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证明△ANP≌△FPE,以及理解P的任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2023上·重庆·八年级万州外国语学校天子湖校区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A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过点C作CG⊥AB于点G,交AD于点E,过点D作DF⊥AB于点F.下列结论:
①∠B=∠ACG;
②CE=DF;
③∠CED=∠CDE;
④S△AEC:S△AEG=AC:AG.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A
【分析】由CG⊥AB于点G得到∠CAB+∠ACG=90°,然后由∠C=90°得到∠CAB+∠B=90°,从而得到∠B=∠ACG,①正确;由AD平分∠BAC得到∠CAD=∠BAD,从而得到∠CDE=90°﹣∠CAD,由CG⊥AB得到∠AEG=90°﹣∠BAD,从而得到∠AEG=∠CDE,然后结合对顶角相等得到∠CED=∠CDE,③正确;然后得到CE=CD,再由AD平分∠BAC,∠C=90°,DF⊥AB得到CD=DF,即可得到CE=DF,②正确;过点E作EH⊥AC于点H,则EH=EG,然后得到S△AEC==,S△AEG=,从而得到S△AEC:S△AEG=AC:AG,④正确.
【详解】解:∵CG⊥AB,
∴∠CGA=90°,
∴∠CAB+∠ACG=90°,
∵∠C=90°,
∴∠CAB+∠B=90°,
∴∠B=∠ACG,故①正确;
∵AD平分∠BAC,
∴∠CAD=∠BAD,
∵∠C=90°,∠CGA=90°,
∴∠CDE=90°﹣∠CAD,∠AEG=90°﹣∠BAD,
∴∠AEG=∠CDE,
∴∠CED=∠CDE,故③正确;
∴CE=CD,
∵AD平分∠BAC,∠C=90°,DF⊥AB,
∴CD=DF,
∴CE=DF,故②正确;
如图,过点E作EH⊥AC于点H,则EH=EG,
∴S△AEC==,
∵S△AEG=,
∴S△AEC:S△AEG=AC:AG,故④正确;
∴正确的个数是4个,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2.(2022下·福建福州·九年级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CAB的平分线交BC于D,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若BC=9,则DE的长为( )
A.3 B.4 C.4.5 D.5
【答案】A
【分析】由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可求出,,继而推出,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
,
平分∠CAB,
.
∠C=90°,
,
,
,
平分∠CAB,,
.
BC=9,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3.(2022·广东广州·校考二模)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连接BD,作∠CBD的平分线交CD于点E,则CE的长度为( )
A. B.2 C.3 D.4
【答案】A
【分析】作EH⊥BD于H,证得△EBH≌△EBC,可知BC=BH=4,EC=EH,设EC=EH=x,则在Rt△DEH中,DE2=DH2+EH2,即(3﹣x)2=12+x2,将方程即可求得CE.
【详解】解:作EH⊥BD于H,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3,BC=AD=4,∠C=90°,
∴BD==5,
∵BE平分∠CBD,
∴∠EBC=∠EBH,
在△EBH和△EBC中,
,
∴△EBH≌△EBC,
∴BC=BH=4,EC=EH,设EC=EH=x,
在Rt△DEH中,
∵DE2=DH2+EH2,
∴(3﹣x)2=12+x2,
∴x=,
∴CE=,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求边长,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做出合适的辅助线,列出对应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4.(2023·安徽·校联考二模)如图,点E,F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AB,BC的中点,AF,BE相交于G,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a,则BF=BE=AE=a,AF= 然后说明△ABF≌△DAE得到∠BFA=∠AED,进一步证明△AEG∽△AFB,然后求得AG和GF的长,最后求的值即可.
【详解】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a,则BF=BE=AE=a,AF=
∵正方形ABCD,
∴∠DAB=∠ABC=90°,AD=AB
在△ABF和△DAE中
∴△ABF≌△DAE(SAS)
∴∠BFA=∠AED
在△AEG和△AFB中,
∠AED=∠AFB, ∠BAF=∠BAF,
∴△AEG∽△AFB
∴,即,则AG=
∴GF=AF-AG=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灵活应用相关知识点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023·江苏无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校考二模)如图,在正方形中,是边上一点,连接,以为斜边作等腰直角.有下列四个结论:①;②点在线段上;③当时,平分;④若点在上以一定的速度由向运动,则点的运动速度是点运动速度的2倍.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C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从而可判定①;由可得,由正方形的性质可证明,可得,即有,再由可得,从而、分别平分、,即可判定③;连接交于点,由知,点的运动轨迹为线段,而点的运动轨迹为线段,即可判断②,由知,点的运动速度是点的运动速度的倍,即可判断④,因而可确定答案.
【详解】解:四边形是正方形,是对角线,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故①正确;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即点E在线段上,
故②正确;
,
,
在和中,
,
,
,
,
,
,
,
、分别平分、,
故③正确;
如图,连接交于点,
,
当点与点重合时,点与点重合;当点与点重合时,点与点重合,
点的运动轨迹为线段,而点的运动轨迹为线段,
,且点与点的运动时间相同,
,
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点的运动路径的确定等知识,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确定点E的运动路径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二、填空题
16.(2022上·山东青岛·九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正方形中,为的中点,为的中点,的延长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与相交于点.若,则的长为 .
【答案】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求出,,则有点为的中点,是的中线,再证,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可求出的长,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正方形中,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
∴,
∴,
∵,
∴,即,
∵为的中点,即,,,
∴,
∴,
∴点为的中点,
在,中,是的中线,
∴,
∵,即,,
∴,且,,
∴,即,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相似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7.(2023上·福建福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若,且,则 .
【答案】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求解即可.
【详解】∵,
∴,
∵,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2023·山东济宁·校考一模)如图,在中,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如果要使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全等(点不与点重合),那么点的坐标是 .
【答案】或或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A、B、C的坐标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
∵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D1的坐标是(-2,-1),D2的坐标是(4,-1),D3的坐标是(4,3),
故答案为:或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此题难度不大.
19.(2022·云南临沧·统考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OBC中,,.有以下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其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答案】①②④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证明,再利用全等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在和中
,
,
,,,
所以①②④正确,
当时,才有.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性质,本题解题关键是证出.
20.(2023上·广东惠州·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已知∠MOS=∠NOS,PA⊥OM,垂足是A,如果AP=5cm,那么点P到ON的距离等于 cm.
【答案】5
【分析】过点作于点,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过点作于点,
∠MOS=∠NOS,PA⊥OM,
点P到ON的距离等于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1.(2022上·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中,,B在的延长线上,连接,点E在上,连接,平分,,,,则的长为 .
【答案】
【分析】如图,过作于,证明,,可得,设,则,由勾股定理可得:,证明,可得,由可得:,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过作于,
∵,平分,,
∴,
∵,
∴,
∴,
设,则,
∵ ,
∴由勾股定理可得:,
∴,
∵,,
∴,
∴,
∴,
∴,
∴由可得:,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22.(2023上·四川成都·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B点坐标为,将 沿AC翻折,使B点落在D点位置,AD交y轴于点E,则D点坐标为 .
【答案】
【分析】过D作DF⊥AF于F,根据折叠可以证明△CDE≌△AOE,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DE,OA=CD=1,设OE=x,那么CE=2-x,DE=x,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E的长度,在△CDE中利用面积法可求得O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的长,也就求出了D的坐标.
【详解】作轴于F点,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在与中,,
∴,
∴,,
∵,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
∴,
∴,
在中,,即,
解得:,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折叠问题,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折叠的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得到全等三角形,然后利用它们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23.(2022·河南洛阳·统考二模)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为对角线AC上的动点,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H是CD上一点,DH=CD,连接GH,则GH的最小值为 .
【答案】
【分析】连接,证明,推出,推出点的运动轨迹是射线,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时,的值最小.
【详解】连接,
四边形是正方形,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点的运动轨迹是射线,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的值最小,
,
,
最小值.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
24.(2023·江苏宿迁·统考二模)如图,四边形为正方形,点E是的中点,将正方形沿折叠,得到点B的对应点为点F,延长交线段于点P,若,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答案】
【分析】连接,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再由翻折的性质可得,,,从而可证,即可得,设,则,,,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解:连接,∵四边形是正方形,
∴,,
∵点E是的中点,,
∴,
由翻折的性质可得:,,,
∴,,
在和中,
,
∴,
∴,
设,则,,,,
在中,,
∴,
解得:(舍)或,
∴,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翻折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2022·江苏盐城·校考一模)如图,在中,,,点、分别在边、上,点为边的中点,,连接、相交于点,则面积最大值为 .
【答案】
【分析】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则,得,所以,再证明,则,所以,可知当最大时,则最大;作的外接圆,作于点,于点,于点,连接,可证明当点与点重合,即、、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最大,此时最大;当点在的延长线上,连接、,则,由勾股定理求得,而,所以,即可求得,.
【详解】解:如图1,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则,
,,
,
,
,
,,
,
,
,
,
,
当最大时,则最大;
作的外接圆,作于点,于点,于点,连接,
,
四边形是矩形,
,
,
,
即,
当点与点重合,即、、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最大,此时最大;
如图2,的外接圆,于点,点在的延长线上,连接、,
,
,
,,,
,
,
,
,
,
,
,
面积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正确地作出所需要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6.(2023·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中() ,过点C作并连接,使,在上截取,连接.求证:.
【答案】见详解
【分析】根据,可得,根据,可得,及可证明,问题得解.
【详解】∵,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证明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2023上·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与关于边所在的直线成轴对称,的延长线交于点.若,,求的度数.
【答案】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与关于边所在的直线成轴对称,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相关几何结论进行几何推理是解题关键.
28.(2023·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ABC中,∠BAC为直角,AB=AC,D为AC上一点,CE⊥B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
(1)求证:△ABD≌△ACF;
(2)若BD平分∠ABC,求证:CE=BD;
(3)若D为AC上一动点,∠AED如何变化?若变化,求它的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AED不变;;理由见解析
【分析】(1)由题意易得∠BAC=∠CAF=∠BEF=90°,进而可证∠ABD=∠ACF,则问题可证;
(2)由(1)可得BD=CF,则有BC=BF,然后根据线段的数量关系可求解;
(3)如图,过点A作AG⊥CF于G,作AH⊥BD于H,则有BD AH=CF AG,进而可得EA平分∠BEF,则问题可解.
【详解】解:(1)∵∠BAC是直角,CE⊥BD,
∴∠BAC=∠CAF=∠BEF=90°,
∴∠ACF+∠F=90°,∠ABD+∠F=90°,
∴∠ABD=∠ACF,
在△ABD和△ACF中
∴△ABD≌△ACF(ASA);
(2)由(1)知,△ABD≌△ACF,
∴BD=CF,
∵BD⊥CE,BD平分∠ABC,
∴BC=BF,
∵BD⊥CE,
∴CE=EF,
BD
(3)∠AED不变 ,
理由:如图,过点A作AG⊥⊥CF于G,作AH⊥BD于H,
由(1)证得△BAD≌△CAF(ASA),
∴S△BAD=S△CAF,BD=CF,
∴BD AH=CF AG,而BD=CF,
∴AH=AG,
∵AH⊥EB,AG⊥EG,
∴EA平分∠BEF,.
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数量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9.(2022·广西钦州·统考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E平分∠BAC,且,.
(1)求证:;
(2)尺规作图:过点E作垂线,垂足为F(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3)在(2)的条件下,已知四边形AECD面积为12,,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3
【分析】(1)根据AE平分∠BAC,可得∠CAE=∠ACD.再由AD∥BC,可得∠DAC=∠ECA.即可求证;
(2)过点E作AB的垂线,即可求解;
(3)先证得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C⊥CE,从而得到EF=3,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AE平分∠BAC,
∴∠CAE=∠BAE=∠CAB.
∵∠DCA=∠CAB,
∴∠CAE=∠ACD.
∵AD∥BC,
∴∠DAC=∠ECA.
∵AC=CA,
∴△ACE≌CAD(ASA);
(2)解:如图所示,垂线EF即为所求.
(3)解:由(1)得:∠CAE=∠ACD.
∴AE∥CD,
∵AD∥BC,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
∴,AC⊥CE,
∵四边形AECD面积为12,,
∴AD=CE=3,
∵AE平分∠BAC,,
∴EF=CE=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尺规作图——过已知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30.(2023·陕西西安·统考一模)如图,,且,连接,在上取点、,使得,连接,.求证:.
【答案】证明见解析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利用恒等变形可得,证明,可得,最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证.
【详解】证明:∵,
∴,
∵,
∴,
在和中,
,
∴,
∴,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1.(2023·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模拟预测)如图,在和中,,,与相交于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1,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图2,在上分别取点,使得.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1)先证明得到,,所以,延长、,它们相交于点,则,所以垂直平分;
(2)的垂直平分线交于,连接交于,连接交于点,先证明,则可判断,所以,由于,则可证明,所以.
【详解】(1)解:如图,延长、,它们相交于点,则直线即为所作,
;
(2)解:如图,的垂直平分线交于,连接交于,连接交于点,则为所作,
.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2.(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如图,四边形AOBC是的正方形,D为BC中点,以O为坐标原点,OA,OB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点坐标(0,4),过点D的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边AC交于E点,F是线段OB上的一动点.
备用图
(1)求k的值并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2)若AD平分∠CAF,求出F点的坐标;
(3)若△AFD的面积为S1,△AFO的面积为S2 .若S1:S2=3:2,判断四边形AEF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k=8,E(2,4)
(2)(3,0)
(3)四边形AOFE是矩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1)求出点D坐标,进而可得k的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求出点E的坐标;
(2)延长AD交x轴于G点,证明△BDG ≌△CDA(AAS),求出OG=8,然后设OF=m,则AF=FG=8-m,在Rt△OAF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m即可;
(3)设△AFG的面积的为s3,可得s3=2s1,进而可得s3:s2=3:1,则FG:FO=3:1,求出FO,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
【详解】(1)解:∵A点坐标(0,4),
∴C点坐标(4,4),
∵D为BC中点,
∴D点坐标(4,2),
∴k=4×2=8,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当y=时,x=2,
∴E(2,4);
(2)解:延长AD交x轴于G点,如图1,
∵AC∥OB,
∴∠DAC=∠BGD,
又∵CD=BD,∠C=∠DBG=90°,
∴△BDG ≌△CDA(AAS),
∴BG=AC=4,
∴OG=OB+BG=8,
∵DA平分∠CAF,
∴∠CAD=∠GAF,
∴∠GAF=∠DGB,
∴AF=FG,
设OF=m,则AF=FG=8-m,
∵OA2+OF2=AF2,
∴42+m2=(8-m)2,
∴m=3
∴F点的坐标为(3,0);
(3)解:四边形AEFO是矩形.
理由:如图1,设△AFG的面积的为s3,
∵AD=DG,
∴s3=2s1,
∵S1:S2=3:2,
∴s3:s2=3:1,
∴FG:FO=3:1,
∵OG=8,
∴FO=OG=2,
∵AE=2,
∴FO=AE,
又∵FO∥AE,
∴四边形AEFO是平行四边形,
∵∠AOF=90°,
∴四边形AEFO是矩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判定等知识,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33.(2023上·重庆万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矩形中,的平分线交于点E,交的延长线于点F.
(1)若,,求的长;
(2)若G是的中点,连接和,求证:.
【答案】(1);(2)见解析
【分析】(1)先证明△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BE=AB=2,同理可得CE=CF,在Rt△CE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EF;
(2)连接CG,在等腰直角△ECF中,证明CG=FG,∠F=∠ECG=45°,然后用SAS证明△BCG≌△DFG即可.
【详解】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DAB=∠ABC=∠BCD=90°,BC=AD=3.
∴∠DAE=∠BEA,
∵AE平分∠BAD,
∴∠DAE=∠BAE=45°,
∴∠BEA=∠BAE=45°,
∴BE=AB=2.
∴CE=BC-BE=1.
∵∠CEF=∠AEB=45°,∠ECF=90°,
∴∠F=∠CEF=45°,
∴CE=CF=1.
在Rt△CE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EF=;
(2)连接CG,
∵△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G为EF中点,
∴CG=FG,∠ECG=45°.
∴∠BCG=∠DFG=45°.
又DF=BC=3,
∴△BCG≌△DFG(SAS).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这类问题时,特殊四边形中有角平分线一般涉及了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一般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4.(2023·山东济南·二模)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D和AB的中点,连接BE、DF.求证:BE=DF.
【答案】见解析
【分析】用“SAS”证明△AFD≌△AEB,即可得出BE=DF.
【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E、F分别是AD和AB的中点,
∴AF=AB,AE=AD,
∴AF=AE,
在△AFD和△AEB中,
,
∴△AFD≌△AEB(SAS),
∴BE=D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5.(2023上·上海·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正方形中,是上的任意一点,是边延长线上的一点,交边于点,.
(1)求证: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果交正方形的对角线于点,,求证:.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连接DE,DF,证明△AED≌△DCF,得DE=DF,问题得证;
(2)由BP=BE 得∠BEF=∠BPE,AB∥CD得∠BEF=∠CGF,可推得∠BPE=∠CGF,于是可得∠EPD=∠DGF,再证明△EDP≌△FDG,即可得到EP=FG.
【详解】证明:(1)如图,连接ED和D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DC,∠A=∠DCF=90°,
在△AED和△DCF中,
,
∴△AED≌△DCF(SAS),
∴ED=DF,
∴点D在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上;
(2)∵ED=DF,
∴∠DEP=∠DFG,
∵BP=BE,
∴∠BEF=∠BP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D,
∴∠BEF=∠CGF,
∴∠BPE=∠CGF,
∴∠EPD=∠DGF,
在△PED和△GFD中,
,
∴△EDP≌△FDG,
∴EP=FG.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的综合性较强.
【能力提升】
36.(2024上·江西赣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学习全等三角形知识后,我们知道,当有中线时,通常会倍长中线构造“8”字型全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图1,已知中,点为中点,连结并延长到点,使,连接,则有“8”字全等型.利用这种方法解下列问题.
【课例回顾】
(1)如图2,为测量河对岸点到点的距离,借鉴上述方法,过点画直线,并在直线上依次取点和点,使得,请利用上述方法补全图形,指出测量哪条线段就可知道的长,并说明理由;
【猜想探究】
(2)如图3,在中,是的中点,,猜想线段与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
【拓展提升】
(3)如图4,在中,为中线,且,过点作交于点.请求线段的长.(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分析】(1)根据题意补充图形即可,过点作交延长线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延长到,使得,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求得,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3)如图4,延长到使,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①如下图补充:
;
证明:过点作交延长线于,
,,
,
,
又,,
,
;
(2),理由如下:
延长到,使得,
由(1)知,,
,,
,
,
,
,
,
在和中,
,
,
,
;
(3)如图4,延长到使,
为中点,
,
,
,
,,
,
,
,
,
,
,
,
.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7.(2024上·辽宁盘锦·九年级校考期末)在图1,图2,图3中,,
(1)问题探索
如图1,当点和点在直线异侧时,猜想,,三者之间数量关系.小明想出了下面的方法,延长到点,使得,连接,由于,证得,从而,且,所以,得到等腰直角,则小明得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问题解决
如图2,当点和在直线同侧时,与交于点,请你借鉴中的方法证明:
(3)思维拓展
如图3,当点和在直线 异侧时,于点,猜想线段,,三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答案】(1)
(2)见解析
(3)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进而得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可得,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1)的方法,在上截取,连接,证明得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3)延长至,使得,证明得出四边形是正方形,得出进而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解:∵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2)证明:在上截取,连接,
∵,,
∴,
设,则,,
∴,
又∵,,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即
(3)解:如图所示,延长至,使得,
∵,
∴,
又∵,
∴
又∵
∴,
∴,
又∵
∴,
∴
∴四边形是矩形,
又∵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即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38.(2024上·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中,是的中点,是上的一动点,连接,将沿直线折叠得到.
(1)如图1,若点恰好落在线段上,求证: .
(2)如图2,若为等边三角形,当点落在线段上时,试探究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3)如图3,若为直角三角形,,.连接,,,若与的面积相等,且,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3)1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
(1)如图①中,首先证明,再证明,可得结论;
(2)如图②中,过点D作于点H.证明,设,构建方程求解;
(3)如图③中,设,利用勾股定理求出y,可得结论.
【详解】(1)证明:由题意,得,,
.
又,,
,
.
(2).
证明:为等边三角形,为的中点,
,.
由折叠可知,,,,
,
,
,
.
又,
.
(3)如图,延长交于点,过点,分别作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
,
.
与的面积相等,
.
,
,
.
是的中点,
点与点重合,即,,三点共线.
折叠得到,
.
在中,,
,
,
39.(2024上·重庆綦江·八年级统考期末)(1)如图①,,射线在这个角的内部,点B、C分别在的边、上,且,于点F,于点D.求证:;
(2)如图②,点B、C分别在的边、上,点E、F都在内部的射线上,、分别是、的外角.已知,且.求证:;
(3)如图③,在中,,.点D在边上,,点E、F在线段上,.若的面积为17,求与的面积之和.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余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1)根据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
(2)证明,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的面积为17,,得出的面积是:,由,得出,根据,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证明:(1)∵,,,
∴,
∴,,
∴,
在和中,
,
∴;
(2)∵,,,,
∴,,
在和中,
,
∴;
∴,,
∴;
(3)∵的面积为17,,
∴的面积是:,
根据解析(2)同理可证,
∴,
∴.
40.(2024上·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概念呈现】:在平面内,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相等,我们将这两条相等的边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四边形,若其中有一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把这个四边形叫做“等腰直角四边形”,把这条相等的边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等腰直角线”;若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另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把这个四边形叫做“真等腰直角四边形”,把这条相等的边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真等腰直角线”.
(1)【概念理解】:如图①,若,,则四边形______(填“是”或“否”)真等腰直角四边形;
(2)【深度理解】:如图②,四边形与四边形都是等腰直角四边形,且,,,对角线、分别是这两个四边形的等腰直角线,试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提高】:阅读材料: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如图③,已知:四边形是等腰直角四边形,对角线是这个四边形的等腰直角线,且是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求的长.
【答案】(1)是
(2),,理由见解析
(3)或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从而得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是等腰三角形,即可得出答案;
(2)由题意得,,证明得出,,结合得出,即可得解;
(3)由题意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边,再分两种情况:①当时;当时;分别画出图形,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解:,,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是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是真等腰直角四边形,
故答案为:是;
(2)解: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
理由如下:
,
图②
由题意得,,
,
,即,
,
,,
,
,
,
综上,,;
(3)解:由题意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边,
①当时,如图,作,,连接,,
由(2)同理得,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由勾股定理得,
;
②当时,如图,同理可得,,
综上:或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