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组训练02 期中解答易错题组训练
一、解答题
1.(22-23八年级·全国·课时练习)计算:
(1);
(2);
(3);
(4).
2.(23-24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
(1)作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不写作法)
(2)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有最小值,那么最小值为 .
3.(2021·江苏苏州·二模)计算:.
4.(2021九年级·上海·专题练习)计算:.
5.(22-23七年级下·黑龙江大庆·期末)计算:
(1);
(2).
6.(22-23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中)计算:
(1)
(2)
7.(22-23八年级上·陕西宝鸡·期中)计算:
(1);
(2);
(3).
8.(22-23八年级下·山东滨州·期末)计算:
(1);
(2).
9.(22-23九年级上·广西北海·期中)计算:
10.(22-23八年级下·河北邯郸·期末)计算:
(1);
(2).
11.(22-23八年级下·福建莆田·期末)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是1,,,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2.(22-23九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如果我们身旁没有量角器或三角尺,又需要作60°,30°,15°等大小的角,该怎么办呢?
小西进行了以下操作研究(如图1):
第1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
第2步:再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了线段BN.
小雅在小西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动手操作(如图2):
将MN延长交BC于点G,将△BMG沿MG折叠,点B刚好落在AD边上点H处,连接GH,把纸片再次展平.
请根据小西和小雅的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①直接写出BE和BN的数量关系: ;
②根据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是30°,请求出∠ABM的度数;
③求证:四边形BGHM是菱形.
13.(2023·浙江湖州·一模)如图,E、F是的对角线上的两点,且,,连接,.
(1)求证:.
(2)连接交于点,若,,求的长.
14.(22-23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如图,在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已知,, .
(1)求证:;
(2)过A作于E,求.
15.(22-23八年级下·广西南宁·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2,AB=9,E为AD的中点,G是DC上一点,连接BE,BG,GE,并延长G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GC=5
(1)求BG的长度;
(2)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3)求证:
16.(22-23八年级上·江西九江·期中)如图,在△ABC中,点D为边BC的中点,若AB=17,BC=30,AD=8.
(1)试说明AD⊥BC;
(2)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17.(22-23八年级上·河南新乡·期末)如图,在长方体中,点E是棱B'C'的中点,已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E点处觅食,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距离.
18.(22-23九年级下·广东惠州·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在矩形中,,,将矩形沿折叠后,点D落在点E处,且与交于F.
(1)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的面积.
19.(2018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和关于AC所在的直线对称,AD和相交于点O,连接.
(1)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添加字母);
(2)求证:.
20.(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薛城区北临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8月月考数学试题)计算:
(1);
(2);
(3);
(4).
21.(22-23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如图,在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
22.(22-23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试说明:四边形ABOE、四边形DCOE也是平行四边形.
23.(22-23八年级下·广东汕头·期末)如图,在中,,点E是的中点,的平分线交于点D,作,连接并延长交于点F,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当时,请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4.(2023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已知:矩形中,延长至,使,为中点,连接、.求证:.
25.(22-23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计算:
(1) +--;
(2) b+b2;
(3)( +)-(+);
(4) (-)- (-).
26.(22-23八年级下·北京通州·期末)已知点,分别是正方形的边,上的动点,并且保持,请你证明的周长是一个只与正方形边长有关的定值.
27.(22-23八年级上·四川内江·期末)在一条东西走向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因,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CB=2.5千米,CH=2千米,HB=1.5千米.
(1)问CH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精确到0.01)
28.(22-23八年级下·山东威海·期中)计算:.
29.(2017·江苏南通·一模)将两张完全相同的矩形纸片ABCD、FBED按如图方式放置,BD为重合的对角线.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HBG,
(1)试判断四边形DHBG为何种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若AB=8,AD=4,求四边形DHBG的面积.
30.(22-23八年级下·辽宁葫芦岛·期末)如图,E是□ABCD的边AD的中点,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F.
(1)求证:△AEF≌△DEC.
(2)若CD=6,求BF的长.
31.(2019·重庆·一模)如图所示,△ABC中,AB=AC,AD平分∠BAC,点G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F是AC上一点,AG=AF,连接GF并延长交BC于E.
(1)若AB=8,BC=6,求AD的长;
(2)求证:GE⊥BC.
32.(22-23八年级下·重庆渝北·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都在边长为的正方形方格的格点上.
(1)写出点,,的坐标:____,____,____.
(2)求出的面积.
(3)在y轴上确定点P,使得到、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画出示意图,并标明点的位置)
33.(22-23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1)已知三角形三边为a、b、c,其中a、b两边满足a2﹣12a+36+=0,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
(2)已知三角形三边为a、b、c,且+=+,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34.(23-24八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如图,在中,分别是的中点,连结,在上取点F,使得,延长交于点G.
(1)当时,求的度数.
(2)设,探究之间的关系.
35.(22-23九年级下·甘肃定西·阶段练习)问题情境: 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直角三角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如图①,在中,,,.点是边上一动点,点在边上,将沿折叠,点的对应点为.
(1)如图②,当点与点重合时,若点为边的中点,连接,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
(2)如图③,当点为边的中点时,若此时点恰好落在边上,求四边形的面积.
36.(2021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如图,在△ABC中,∠ABC=90°,BD为AC的中线,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
(1)求证:BD=DF;
(2)求证:四边形BDFG为菱形;
(3)若AG=13,CF=6,求四边形BDFG的周长.
37.(2019·江西南昌·一模)请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网格内,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过点P向线段AB引平行线.
38.(22-23八年级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某学校内有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ABC,其中AB=25米,BC=17米,AC=26米,计划将这块空地建成一个花园,以美化校园环境,预计花园每平方米造价为80元,则学校修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多少元
39.(22-23八年级下·福建厦门·期中)如图,在中,D是边上的一点,已知 ,,,,求边的长.
40.(23-24八年级上·山东青岛·阶段练习)如图,中,,点D是边上一点,.
(1)求证:;
(2)若点E是边上的动点,连接,求线段的最小值.
41.(2024八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阅读材料: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S=.这个公式叫“海伦公式”,它是利用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中国的秦九韶也得出了类似的公式,称三斜求积术,故这个公式又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在中,,,.
(1)求的面积;
(2)设边上的高为,边上的高为,求的值.
42.(22-23八年级下·吉林长春·期末)【感知】如图①,点F是正方形的边上一点,点E是延长线上一点,且.易证,进而证得.
【应用】(1)如图②,在正方形中,点F、G分别在边、上,且.求证:.
【拓展】(2)如图③,在四边形中,,,点M、N分别在边、上,且.若,,则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
43.(22-23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1)如图1,等腰直角和等腰直角有公共顶点.且点在边上,点在边上,为的中点,连结、,请写出线段与线段的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分别以的边、为底作等腰和等腰,若点在外,为的中点,连结,且.试判断与的关系并证明.
44.(22-23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末)按要求解答下列各小题.
(1)解方程:;
(2)计算:.
45.(22-23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末)如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若,且,求四边形的面积.
46.(22-23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中)如图,在正方形中,为对角线上一点,连接、.
(1)求证:;
(2)延长交于点,若,求的度数.
47.(22-23九年级上·四川资阳·阶段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并不要求某个量的准确值,而只需求出它的整数部分.如今天是星期一,还有55天中考,问中考前还有多少个星期一、容易知,但答案并不是将小数部分四舍五入得到8,而是的整数部分7,所以有7个星期一、为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我们定义一种运算——取一个实数的整数部分,即取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在数轴上就是取出实数x对应的点左边最接近的整数点(包括x本身),简称取整,记为.这里,,其中是一个整数,,a称为实数x的小数部分,记作,所以有.例如,,.
关于取整运算有部分性质如下:
①
②若n为整数,则
请根据以上材料,解决问题:
(1)___________;若,,则___________;
(2)记,求;
(3)解方程:.
48.(22-23八年级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已知:△ABC中,CA=CB, ∠ACB=90 ,D为△ABC外一点,且满足∠ADB=90
(1)如图所示,求证:DA+DB=DC
(2)如图所示,猜想DA.DB.DC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所示,过C作CH⊥BD于H,BD=6,AD=3,则CH= .
49.(22-23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末)如图,已知在菱形中,,点E,F,G,H分别是,,,上一点,且始终满足,,的长为4.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判断直线是否经过某定点?若经过,请指明该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若不经过,也请说明理由;
(3)设菱形的边长为x,的面积记为y,请建立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
50.(22-23七年级上·甘肃张掖·期末)如图,在长方形中,10厘米,6厘米,点沿边从点开始向点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沿边从点开始向点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用 (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
(1)如图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和,若线段,求的值.
(2)如图2,在不考虑点的情况下,连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QAB的面积.
(3)图2中,若△QAB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的,求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组训练02 期中解答易错题组训练
一、解答题
1.(22-23八年级·全国·课时练习)计算:
(1);
(2);
(3);
(4).
【答案】(1);(2);(3);(4)3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2)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4)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1).
(2).
(3).
(4).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乘法公式仍然适用于二次根式,如果结果中出现同类二次根式,应将其进行合并.
2.(23-24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
(1)作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不写作法)
(2)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有最小值,那么最小值为 .
【答案】(1)图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轴对称作图.
(1)根据成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即可;
(2)连接,根据,求出的长即可.
掌握成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解:如图,即为所求;
(2)连接,则:,
∴最小值即为的长,
由勾股定理,得:;
故答案为:.
3.(2021·江苏苏州·二模)计算:.
【答案】.
【分析】由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的意义,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以及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的意义,负整数指数幂,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
4.(2021九年级·上海·专题练习)计算:.
【答案】
【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意义、二次根式的性质、分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指数幂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原式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到了绝对值的意义、二次根式的性质、分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指数幂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体现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5.(22-23七年级下·黑龙江大庆·期末)计算:
(1);
(2).
【答案】(1)
(2)
【分析】(1)先化简各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先根据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1)原式
.
(2)原式
.
【点睛】本题是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考查,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运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22-23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中)计算:
(1)
(2)
【答案】(1) (2)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2)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
7.(22-23八年级上·陕西宝鸡·期中)计算:
(1);
(2);
(3).
【答案】(1)(2)5;(3).
【分析】(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首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3)首先利用分配律计算乘法,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进行此类运算时,一般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后再运算.
8.(22-23八年级下·山东滨州·期末)计算:
(1);
(2).
【答案】(1)
(2)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即可;
(2)先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再进行二次根式加减即可.
【详解】(1)解:原式
;
(2)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即可.
9.(22-23九年级上·广西北海·期中)计算:
【答案】2
【分析】先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法,零指数幂,去绝对值,再合并,即可求解.
【详解】解: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0.(22-23八年级下·河北邯郸·期末)计算:
(1);
(2).
【答案】(1)15
(2)
【分析】(1)用被开方数相乘除,再化简即可;
(2)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同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1)解:
=15;
(2)解: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运算的相关法则.
11.(22-23八年级下·福建莆田·期末)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是1,,,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边的平方,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解: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图可知:,,,
,
为直角三角形.
【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12.(22-23九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如果我们身旁没有量角器或三角尺,又需要作60°,30°,15°等大小的角,该怎么办呢?
小西进行了以下操作研究(如图1):
第1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
第2步:再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了线段BN.
小雅在小西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动手操作(如图2):
将MN延长交BC于点G,将△BMG沿MG折叠,点B刚好落在AD边上点H处,连接GH,把纸片再次展平.
请根据小西和小雅的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①直接写出BE和BN的数量关系: ;
②根据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是30°,请求出∠ABM的度数;
③求证:四边形BGHM是菱形.
【答案】①BE=BN;②∠ABM=30°;③见解析.
【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E= AB,从而得到BE= BN,即可求解;
(2)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是30°,可得∠BNE=30°,即可求解;
(3)由②得∠ABM=30°,从而得到△BMG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到BM=BG,再有折叠的性质,即可求证.
【详解】①解:∵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
∴BE= AB,
∵再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了线段BN.
∴AB=BN,
∴BE= BN;
②解:∵由折叠的性质得:∠BEN=∠AEN=90°,
∵BE=BN,
∴∠BNE=30°,
∴∠ABN=60°,
由折叠的性质得:∠ABM=∠ABN=30°;
③证明:由②得∠ABM=3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ABC=90°,
∴∠AMB=∠BMN=60°,∠MBG=60°,
∴△BMG是等边三角形,
∴BM=BG,
由折叠得BM=MH,BG=GH,
∴BM=MH=BG=GH,
∴四边形BGHM是菱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换——折叠,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等,熟练掌握图形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3.(2023·浙江湖州·一模)如图,E、F是的对角线上的两点,且,,连接,.
(1)求证:.
(2)连接交于点,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10
【分析】(1)利用证明,可得;
(2)结合(1)中条件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再由勾股定理求出,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在和中,
,
,
;
(2)解:由得:,,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
,
,
.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14.(22-23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如图,在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已知,, .
(1)求证:;
(2)过A作于E,求.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AE=
【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到,,再由可证明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2)在中,由勾股定理先求得边的长,然后利用面积相等法可求得斜边边上的高.
【详解】(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是直角三角形,
∴;
(2)∵是直角三角形,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三角形面积表达式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过的这些知识点.
15.(22-23八年级下·广西南宁·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2,AB=9,E为AD的中点,G是DC上一点,连接BE,BG,GE,并延长G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GC=5
(1)求BG的长度;
(2)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3)求证:
【答案】(1)13(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1)在Rt△BCG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利用勾股定理依次求出BE,EG,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证明;
(3)由E点为AD中点得到E为FG中点,再根据BE⊥FG得到△BFG为等腰三角形,得到∠F=∠BGF,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明.
【详解】(1)∵四边形ABCD为矩形,∴BC=AD=12,∠C=90°,
∴BG=
(2)∵E为AD中点,∴AE=DE=6,
∴BE=
∵DG=CD-GC=4,
∴EG=
∴BG2=DG2+EG2,
∴是直角三角形
(3)∵AE=DE,∠FAE=∠D=90°,又∠AEF=∠DEG,
∴△AEF≌△DEG,
∴E为EG中点,又BE⊥FG,
∴△BFG为等腰三角形,
∴∠F=∠BGF,
又BF∥CD,
∴∠F=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6.(22-23八年级上·江西九江·期中)如图,在△ABC中,点D为边BC的中点,若AB=17,BC=30,AD=8.
(1)试说明AD⊥BC;
(2)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BD2+AD2=AB2,从而可判定AD⊥BC;(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AC,即可得△ABC是等腰三角形..
【详解】(1)∵AD为中线,
∴BD=CD=15,
∵152+82=172,
∴BD2+AD2=AB2,
∴AD⊥BC,
(2)∵AD⊥BC,BD=DC,
∴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7.(22-23八年级上·河南新乡·期末)如图,在长方体中,点E是棱B'C'的中点,已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E点处觅食,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距离.
【答案】小虫爬行的最短距离为
【分析】将长方体沿进行展开,将长方体沿进行展开,将长方体沿进行展开,分别计算出三种情况下的长度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如图1所示,将长方体沿进行展开,
∴;
如图2所示,将长方体沿进行展开,
∴;
如图3所示,将长方体沿进行展开,
∴;
∵,
∴小虫爬行的最短距离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勾股定理,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8.(22-23九年级下·广东惠州·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在矩形中,,,将矩形沿折叠后,点D落在点E处,且与交于F.
(1)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的面积.
【答案】(1)是等腰三角形,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可得,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
(2)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1)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四边形是矩形,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是等腰三角形;
(2)设,则,,
在中,,
即,
解得:,
∴.
【点睛】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角对等边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翻折变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与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2018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和关于AC所在的直线对称,AD和相交于点O,连接.
(1)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添加字母);
(2)求证:.
【答案】(1)△AOC,,.
(2)见解析
【分析】(1)先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到,,,则和是等腰三角形,再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OAC=∠OCA,则OA=OC,即可证明△AOC是等腰三角形;
(2)先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到,.再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推出,,由对顶角相等得,即可证明.
【详解】(1)解:∵和关于AC所在的直线对称,
∴
∴,,,
∴和是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OAC=∠ACB,
∴∠OAC=∠OCA,
∴OA=OC,
∴△AOC是等腰三角形,
(2)解:∵和关于AC所在的直线对称,
∴.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知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薛城区北临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8月月考数学试题)计算:
(1);
(2);
(3);
(4).
【答案】(1)
(2)
(3)
(4)
【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即可求解;
(2)利用乘法分配律、二次根式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和加减法的运算求解即可;
(3)先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和零指数幂运算法则求解,再化简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4)先利用乘法分配律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求解,再加减合并即可.
【详解】(1)解:
=;
(2)解:
=;
(3)解:
;
(4)解: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涉及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的性质、乘法分配律,熟记公式和运算法则,正确求解是解答关键.
21.(22-23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如图,在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
【分析】根据、由勾股定理可以计算的长,根据,,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判定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四边形的面积为和面积之和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
,
是直角三角形,
,
在中,,
在中,,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考查了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本题中求证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2.(22-23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试说明:四边形ABOE、四边形DCOE也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因为 ABCD,OB=OD,又AODE是平行四边形,AE=OD,所以AE=OB,又AE∥O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推出四边形ABOE是平行四边形.同理,也可推出四边形DCOE是平行四边形.
试题解析:∵ 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
∴OB=OD,
又∵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
∴AE∥OD且AE=OD,
∴AE∥OB且AE=OB,
∴四边形ABOE是平行四边形,
同理可证,四边形DCOE也是平行四边形.
23.(22-23八年级下·广东汕头·期末)如图,在中,,点E是的中点,的平分线交于点D,作,连接并延长交于点F,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当时,请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当时,四边形是菱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1)先证明,得出,根据,即可得出结论;
(2)当时,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先求出,根据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得出,进而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证明:∵,
∴,
∵E是的中点,
∴,
在和中,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当时,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
∵,时,
∴,
∵平分,
∴,
∴,
由(1)可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4.(2023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已知:矩形中,延长至,使,为中点,连接、.求证:.
【答案】证明见解析.
【分析】连接,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根据三线合一可得,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从而,利用“边角边”证明,从而,然后求出,即可得证.
【详解】解:联结
在矩形中,,,
∵,F为中点,
∴
∴
∵,F为中点,
∴
∴,
∴
∵,,
∴,
∴
∵,
∴,
即,
∴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等边对等角,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22-23八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计算:
(1) +--;
(2) b+b2;
(3)( +)-(+);
(4) (-)- (-).
【答案】(1)-;(2)6b2;(3) -2;(4) -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 +--
=
=-;
(2) b+b2
=
=6b2;
(3)( +)-(+)
=
= -2;
(4) (-)- (-)
=
= - .
26.(22-23八年级下·北京通州·期末)已知点,分别是正方形的边,上的动点,并且保持,请你证明的周长是一个只与正方形边长有关的定值.
【答案】见详解
【分析】延长FD至H点,使得DH=BE,连接AH,先证明△ABE≌△ADH,再证明△EAF≌△HAF,即可得CE+EF+CF=2BC,则问题得解.
【详解】延长FD至H点,使得DH=BE,连接AH,如图,
在正方形ABCD中,有∠B=∠D=∠BAD=90°,AB=AD=BC=CD,
即∠ADH=90°,
∵AB=AD,BE=DH,∠B=∠ADH=90°,
∴△ABE≌△ADH,
∴∠BAE=∠DAH,AE=AH,
∵∠EAF=45°,∠BAD=90°,
∴∠BAE+∠FAD=45°,
∴∠FAD+∠DAH=∠FAH=45°,
∴∠EAF=∠FAH,
∵AE=AH,AF=AF,
∴△EAF≌△HAF,
∴EF=FH,
∵BE=DH,
∴EF=FH=FD+DH=FD+BE,
∵△CEF的周长为CE+EF+CF,
∴CE+EF+CF=CE+BE+FD+CF=BC+CD=2BC,
即△CEF的周长为定值,且等于正方形ABCD边长的2倍.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构造辅助线并证明△ABE≌△ADH,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22-23八年级上·四川内江·期末)在一条东西走向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因,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CB=2.5千米,CH=2千米,HB=1.5千米.
(1)问CH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精确到0.01)
【答案】(1)是,见解析;(2)2.08千米
【分析】(1)由题意直接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即可;
(2)由题意直接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解:(1)是.理由如下:
在△CHB中,CB=2.5,CH=2,HB=1.5,
∵CH2+HB2=22+1.52=6.25,CB2=2.52=6.25,
∴CH2+HB2=CB2,
∴CH⊥AB,
故CH是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
(2)设AC=x千米,则AB=AC=x千米,AH=x﹣1.5(千米)
在Rt△AHC中,由勾股定理得:AH2+HC2=AC2
∴x2=(x﹣1.5)2+22
解得:x≈2.08
答:原来的路线AC的长约为2.08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定理解答.
28.(22-23八年级下·山东威海·期中)计算:.
【答案】
【分析】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再进一步去括号、计算加减即可.
【详解】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
29.(2017·江苏南通·一模)将两张完全相同的矩形纸片ABCD、FBED按如图方式放置,BD为重合的对角线.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HBG,
(1)试判断四边形DHBG为何种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若AB=8,AD=4,求四边形DHBG的面积.
【答案】(1)四边形DHBG是菱形,理由见解析;(2)20.
【分析】(1)由四边形ABCD、FBED是完全相同的矩形,可得出△DAB≌△DEB(SAS),进而可得出∠ABD=∠EBD,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CD、DF∥BE,即四边形DHBG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ABD=∠EBD,即可得出∠HDB=∠HBD,由等角对等边可得出DH=BH,由此即可证出 DHBG是菱形;
(2)设DH=BH=x,则AH=8-x,在Rt△ADH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菱形DHBG的面积.
【详解】解: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是完全相同的矩形,
∴,,.
在和中,,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是菱形.
由,设,则,
在中,,即,
解得:,即,
∴菱形的面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等角对等边找出DH=BH;(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
30.(22-23八年级下·辽宁葫芦岛·期末)如图,E是□ABCD的边AD的中点,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F.
(1)求证:△AEF≌△DEC.
(2)若CD=6,求BF的长.
【答案】(1)见解析;(2)12
【分析】(1)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通过角角边证明全等;
(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6,AB∥CD,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F=∠DCE,由AAS证明△AEF≌△DEC,得出AF=CD=6,即可求出BF的长.
【详解】(1)证明:在□ABCD中, AB∥DC,AB=DC,
∴∠F=∠FCD,∠FAD=∠D,
∵E是AD的中点,
∴AE=DE,
在△AEF和△DEC中,
,
∴△AEF≌△DEC(AAS);
(2)解:由(1),知 △AEF≌△DEC,AB=DC
∴AF=DC=AB
∵CD=6,
∴BF=AF+AB=6+6=12.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性质、利用角角边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性质的应用,掌握全等的证明和性质是本题解题关键.
31.(2019·重庆·一模)如图所示,△ABC中,AB=AC,AD平分∠BAC,点G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F是AC上一点,AG=AF,连接GF并延长交BC于E.
(1)若AB=8,BC=6,求AD的长;
(2)求证:GE⊥BC.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AD⊥BC,BD=CD=3,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GA=GF,得到∠G=∠AFG,再通过∠BAC=∠G+∠AFG=2∠AFG,∠BAC=2∠CAD,得到AD∥EG,即可解答
【详解】(1)∵AB=AC,AD平分∠BAC,
∴AD⊥BC,BD=CD=3,
在Rt△ABD中,AD=.
(2)∵GA=AF,
∴∠G=∠AFG,
∵∠BAC=∠G+∠AFG=2∠AFG,∠BAC=2∠CAD,
∴∠AFG=∠CAD,
∴AD∥EG,
∵AD⊥BC,
∴GE⊥BC.
【点睛】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和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两角相等证明两条线平行
32.(22-23八年级下·重庆渝北·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都在边长为的正方形方格的格点上.
(1)写出点,,的坐标:____,____,____.
(2)求出的面积.
(3)在y轴上确定点P,使得到、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画出示意图,并标明点的位置)
【答案】(1),,
(2)9
(3)点P见解析,最小值为.
【分析】(1)利用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求解;
(2)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去计算的面积;
(3)直接利用对称点求最短路线的方法得出答案.
【详解】(1)解:由图形得,,,,
故答案为:,,;
(2)解:的面积;
(3)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
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最小值.
【点睛】本题考查了画轴对称图形、点坐标,两点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是解题关键.
33.(22-23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1)已知三角形三边为a、b、c,其中a、b两边满足a2﹣12a+36+=0,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
(2)已知三角形三边为a、b、c,且+=+,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1)8<c<14;(2)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2.
【分析】(1)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再根据两个非负数的和是0,可以求得a,b的值.再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求得第三边的范围;
(2)首先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b+c=8,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建立方程组求得a、b、c的数值,求得三角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1)∵a2﹣12a+36+=0,
∴(a﹣6)2+=0,
∴a﹣6=0,b﹣8=0,
则a=6,b=8,
∴8﹣6<c<8+6,
即2<c<14,
∵c是三角形的最大边,
∴8<c<14.
(2)∵+=+,
∴,
解得,
∴b+c=8,∴,
解得:.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4+5=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和非负数的性质,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建立方程或方程组以及不等式组解决问题的关键.
34.(23-24八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如图,在中,分别是的中点,连结,在上取点F,使得,延长交于点G.
(1)当时,求的度数.
(2)设,探究之间的关系.
【答案】(1);
(2).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可得,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可得,从而可得,然后利用等量代换可得,从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可得,从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可得,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可得,从而可得,然后利用等量代换可得,从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可得,从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如图,连接,
∵,点是的中点,
∴,
∵点是的中点,
∴,
∵,
∴,
∴,
∴,
∴,
∴的度数为;
(2),
理由:∵,点是的中点,
∴,
∵点是的中点,
∴,
∴,
∵,
∴,
∴,
∴,
∴ ,
∴,
即,
35.(22-23九年级下·甘肃定西·阶段练习)问题情境: 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直角三角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如图①,在中,,,.点是边上一动点,点在边上,将沿折叠,点的对应点为.
(1)如图②,当点与点重合时,若点为边的中点,连接,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
(2)如图③,当点为边的中点时,若此时点恰好落在边上,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菱形,理由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得到,推出是等边三角形,得到,,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求得,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解:四边形是菱形,
理由:在中,,,.
,
,
,
点为边的中点,
,
,是等边三角形,
,,
将沿折叠,点的对应点为,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菱形;
(2)在中,,,.
,,
,
点为边的中点,
,
将沿折叠,点的对应点为,
,,,
,
,
,
,
四边形的面积.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6.(2021九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如图,在△ABC中,∠ABC=90°,BD为AC的中线,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
(1)求证:BD=DF;
(2)求证:四边形BDFG为菱形;
(3)若AG=13,CF=6,求四边形BDFG的周长.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20.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D=AC,DF=AC,即可求证;
(2)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求证;
(3)设GF=x,根据勾股定理求得x的长度,即可求得四边形BDFG的周长.
【详解】证明:∵∠ABC=90°,BD为AC的中线,
∴BD=AC,
∵AG//BD,BD=FG,
∴四边形BGFD是平行四边形,
∵CF⊥BD,
∴CF⊥AG,
又∵点D是AC中点,
∴DF=AC,
∴BD=DF;
(2)证明:∵BD=DF,四边形BGF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BGFD是菱形,
(3)解:设GF=x,则AF=13﹣x,AC=2x,
∵在Rt△ACF中,∠CFA=90°,
∴AF2+CF2=AC2,即(13﹣x)2+62=(2x)2,
解得:x=5,
∴四边形BDFG的周长=4GF=2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7.(2019·江西南昌·一模)请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网格内,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过点P向线段AB引平行线.
【答案】见解析
【分析】利用正方形网格以及等边三角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格点连线的位置关系进行作图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PQ即为所求.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
38.(22-23八年级上·江苏泰州·阶段练习)某学校内有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ABC,其中AB=25米,BC=17米,AC=26米,计划将这块空地建成一个花园,以美化校园环境,预计花园每平方米造价为80元,则学校修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多少元
【答案】16320元
【分析】过点 作AD⊥BC于点,在中,,在中,,建立等量关系,代入相关数值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下图;
过点作AD⊥BC于点,设BD=x米,则CD=(17-x)米.
在中,AB=25米,BD=x米
由勾股定理得:
即:
在中,AC=26米,CD=(17-x)米
由勾股定理得:
即:
∴
解得:
∴
∵AD>0
∴AD=24(米)
∴(平方米)
∴总价=(元)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是关键所在.
39.(22-23八年级下·福建厦门·期中)如图,在中,D是边上的一点,已知 ,,,,求边的长.
【答案】的长为13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可得,进而可得,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
∴,
∵,,
∴,,
∴,
∴是直角三角形,
∴,
∴,
∴,
∴的长为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0.(23-24八年级上·山东青岛·阶段练习)如图,中,,点D是边上一点,.
(1)求证:;
(2)若点E是边上的动点,连接,求线段的最小值.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1)求得,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证,得.
(2)如图,当时,运用勾股定理,中,,运用等积法,求得,得最小值是.
【详解】(1)证明:∵,
∴.
∵,
∴.
∴.
∴.
(2)解:如图,当时,取得最小值;
中,.
∵,
∴,解得.
∴最小值是.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垂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中运用等积法求线段长是解题的关键.
41.(2024八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阅读材料: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S=.这个公式叫“海伦公式”,它是利用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中国的秦九韶也得出了类似的公式,称三斜求积术,故这个公式又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在中,,,.
(1)求的面积;
(2)设边上的高为,边上的高为,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及所学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
(1)先计算,再代入海伦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即可求出,,即可计算2的值.
【详解】(1)解:根据题意知,
所以,
∴的面积为;
(2)∵,
∴
∴,;
∴.
42.(22-23八年级下·吉林长春·期末)【感知】如图①,点F是正方形的边上一点,点E是延长线上一点,且.易证,进而证得.
【应用】(1)如图②,在正方形中,点F、G分别在边、上,且.求证:.
【拓展】(2)如图③,在四边形中,,,点M、N分别在边、上,且.若,,则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
【答案】(1)见解析;(2).
【分析】(1)如图②中,过点C作交延长线于点H.先证明,再证明,得到,由此即可证明.
(2)如图③中,过点C作交延长线于点P.先证明,再证明,得到,由此即可计算四边形的周长.
【详解】(1)证明:如图②中,C作交延长线于点H.
∵四边形为正方形,
∴.
∴.
∵,
∴.
∴.
在和中,
∴.
∴.
∵,,
∴.
在和中,
∴.
∴.
∵,
∴.
(2)如图③中,过点C作交延长线于点P.
∵,,
∴
∴,
∵
∴,
∵,
∴.
∵,
∴.
在和中,
,
∴.
∴.
∵,,
∴.
在和中,
,
∴.
∴.
∵,
∴.
∴四边形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的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由感知部分得到启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43.(22-23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1)如图1,等腰直角和等腰直角有公共顶点.且点在边上,点在边上,为的中点,连结、,请写出线段与线段的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分别以的边、为底作等腰和等腰,若点在外,为的中点,连结,且.试判断与的关系并证明.
【答案】(1)相等且垂直,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明;
(2)延长到,使,连接,,,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由得到,即可证明,从而推出,即可证明问题.
【详解】解:(1)线段与线段相等且垂直,理由如下:
,
,
是的中点,
,
同理:,
,
,
,
,
同理:,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线段与线段相等且垂直;
(2)与互补,理由如下:
延长到,使,连接,,,交于,
,
,
,,
,
,,
,
,
,
,
,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44.(22-23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末)按要求解答下列各小题.
(1)解方程:;
(2)计算:.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
(2) 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加减法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1)∵,
∴,
∴,
∴.
(2)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即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二次根式的除法,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准确理解定义,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5.(22-23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末)如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若,且,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可得,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进而可证明结论;
(2)先证明是等边三角形,推出,得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得解.
【详解】(1)证明:∵,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解:∵,,
∴,
∵,
∴是等边三角形,
∴,
∴,
∵四边形是矩形,
∴,
∴,
∴四边形的面积.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图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6.(22-23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中)如图,在正方形中,为对角线上一点,连接、.
(1)求证:;
(2)延长交于点,若,求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65°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CD=CB,∠DCA=∠BCA,根据SAS即可证出结论;
(2)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AEF,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DA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D=CB,∠DCA=∠BCA,
在△BEC和△DEC中
∴△BEC≌△DEC(SAS).
(2)解:∵∠DEB=140°,
∵△BEC≌△DEC,
∴∠DEC=∠BEC=70°,
∴∠AEF=∠BEC=70°,
∵∠DAB=90°,
∴∠DAC=∠BAC=45°,
∴∠AFE=180°-70°-45°=65°.
答:∠AFE的度数是6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47.(22-23九年级上·四川资阳·阶段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并不要求某个量的准确值,而只需求出它的整数部分.如今天是星期一,还有55天中考,问中考前还有多少个星期一、容易知,但答案并不是将小数部分四舍五入得到8,而是的整数部分7,所以有7个星期一、为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我们定义一种运算——取一个实数的整数部分,即取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在数轴上就是取出实数x对应的点左边最接近的整数点(包括x本身),简称取整,记为.这里,,其中是一个整数,,a称为实数x的小数部分,记作,所以有.例如,,.
关于取整运算有部分性质如下:
①
②若n为整数,则
请根据以上材料,解决问题:
(1)___________;若,,则___________;
(2)记,求;
(3)解方程:.
【答案】(1)3,
(2)43
(3)或
【分析】(1)根据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2)先进行分母有理化,再求和即可;
(3)根据题意可得,求出的取值范围可得,再由是整数,可求的值.
【详解】(1)解:,
,
,
,,
,
故答案为:3,;
(2)
,
,
,
;
(3),
,
,
解得,
,
是整数,
或
解得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弄清定义,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分母有理数化,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48.(22-23八年级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已知:△ABC中,CA=CB, ∠ACB=90 ,D为△ABC外一点,且满足∠ADB=90
(1)如图所示,求证:DA+DB=DC
(2)如图所示,猜想DA.DB.DC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所示,过C作CH⊥BD于H,BD=6,AD=3,则CH= .
【答案】(1)详见解析;(2)DA-DB=DC;(3)
【分析】(1)过C点作CQ⊥CD交DB的延长线于Q点,由余角的性质可得∠ACD=∠QCB,∠ADC=∠Q,由“AAS”可证△ACD≌△BCQ,可得CD=CQ,AD=BQ,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DQ=CD,即可得结论;
(2)过点C作CQ⊥CD交AD于点Q,由“SAS”可证△ACQ≌△BCD,可得AQ=BD,可证CQ=CD,且∠QCD=90°,即可得DA、DB、DC之间关系;
(3)过点C作CQ⊥CD交BD于点Q,由“SAS”可证△ACD≌△BCQ,可得AD=BQ,可证△DC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CH的长.
【详解】证明:(1)如图,过C点作CQ⊥CD交DB的延长线于Q点
∵∠ACB=90°,CQ⊥CD,∠ADB=90°
∴∠ACD+∠DCB=90°,∠DCB+∠QCB=90°,∠ADC+∠CDQ=90°,∠CDQ+∠Q=90°
∴∠ACD=∠QCB,∠ADC=∠Q,且AC=BC
∴△ACD≌△BCQ(AAS)
∴CD=CQ,AD=BQ
∴DQ=DB+BQ=DB+AD
∵CD⊥CQ,∠DCQ=90°
∴DQ=CD
∴DB+AD=CD
(2)DA-DB=CD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C作CQ⊥CD交AD于点Q,
∵CA=CB,∠ACB=90°,
∴∠ABC=∠CAB=45°
∵∠ACB=90°,QC⊥CD
∴∠ACB=∠ADB=90°,
∴点A,点B,点D,点C四点共圆,
∴∠ADC=∠ABC=45°
∵QC⊥CD
∴∠CQD=∠CDQ=45°
∴CQ=CD,且∠QCD=90°
∴QD==CD
∵∠ACB=∠DCQ=90°,
∴∠ACQ=∠DCB,且AC=BC,CQ=CD
∴△ACQ≌△BCD(SAS)
∴AQ=BD
∴QD=CD=DA-AQ=DA-BD,
即:DA-DB=
(3)如图,过点C作CQ⊥CD交BD于点Q,
∵∠ACB=90°,QC⊥CD
∴∠ACB=∠ADB=90°,
∴点A,点B,点C,点D四点共圆,
∴∠CDQ=∠CAB=45°
∵QC⊥CD
∴∠CQD=∠CDQ=45°
∴CQ=CD,且∠QCD=90°
∴△DC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DCQ=90°,
∴∠ACD=∠QCB,且AC=BC,CQ=CD
∴△ACD≌△BCQ(SAS)
∴AD=BQ,
∴DQ=DB-BQ=DB-AD=3
∵△DC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Q=3,CH⊥DB
∴CH=DH=HQ=DQ=.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49.(22-23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末)如图,已知在菱形中,,点E,F,G,H分别是,,,上一点,且始终满足,,的长为4.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判断直线是否经过某定点?若经过,请指明该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若不经过,也请说明理由;
(3)设菱形的边长为x,的面积记为y,请建立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
(2)直线经过菱形对角线的交点;理由见解析
(3)
【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证明,得出,同理,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2)连接、交于点O,连接,证明,得出,证出B是的中点,即可得出结论;
(3)设,则,过E作,交的延长线于N,由勾股定理得:,则,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x的取值.
【详解】(1)证明:∵四边形是菱形,
∴,,
∵,
∴,
在和中,
,
∴,
∴,
同理:,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直线经过菱形对角线的交点;理由如下:
连接、交于点O,连接,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菱形,
∴,
∴,
在和中,
∴,
∴,
又∵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O为、的中点,
∴直线经过菱形对角线的交点;
(3)解:设,则,
在中,
,
∴,
过E作,交的延长线于N,如图2所示:
∵,
∴,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0.(22-23七年级上·甘肃张掖·期末)如图,在长方形中,10厘米,6厘米,点沿边从点开始向点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沿边从点开始向点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用 (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
(1)如图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和,若线段,求的值.
(2)如图2,在不考虑点的情况下,连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QAB的面积.
(3)图2中,若△QAB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的,求的值.
【答案】(1)AP=2t;AQ=6-t;t=2 (2)S△QAB=﹣5t+30 (0≤t≤6) (3)t=2
【分析】(1)根据P点、Q点的运动速度可得AP、AQ的长,再利用AP=AQ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QAB的面积即可解答;
(3)在(2)的基础上,根据题意可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1)由题意知AP=2t,AQ=6-t,
当AP=AQ时,2t=6-t
解得:t=2;
故答案为:2t;6-2t;t=2
(2)由题意可知:S△QAB=AB·AQ=×10×(6-t) =﹣5t+30 (0≤t≤6);
(3)由已知可得:S△QAB=S长方形ABCD,
则﹣5t+30=×10×6
解得:t=2
答:若△QAB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的, 的值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代数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弄清题意,正确列代数式表示出AP、AQ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