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蒙蒙的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表达歌曲情感,并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等方式,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与换气方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声音基本练习
1.长音的练习
感受气息的流动,用lu 来慢吸慢呼 发声,
2.顿音练习
声音的快吸快呼 用lU 发声。
3.连音和换气练习
0 3 5 3 ︱ 5 — ︱ 5 6 5 ︱ 3 5 3 ︱ 1 — ︱1 0 0 0‖(加上换气记号)
2. 新歌学习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还记得我们在低年级时学过的一首有关春雨的歌曲吗?”
播放《小雨沙沙》学生跟唱
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春雨的歌,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聆听一下吧!
(2) 聆听
1. 初听
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她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
(旋律优美抒情,感受到绵绵的春雨从天空缓缓落下)
2. 再次聆听
找找春雨那美妙的声音,她是怎样歌唱的?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唰唰唰 唰唰唰 唰唰唰 杨柳 村前的杏花....)
(3) 学唱歌曲
1.带节奏读歌词,
2.跟琴唱歌曲旋律,在演唱过程中思考下歌曲有几部分
歌曲有3部分
3.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学生跟老师演唱第一部分旋律,并注意歌曲中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小组讨论总结出来。)
(1).处理“弱起小节”(用打拍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弱起小节,然后唱一唱带有弱起小节的句子)
(2).练习切分节奏
带上节奏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分析把这样的节奏放在歌曲里有什么样的效果。
(3).用优美的声音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1)春雨刷刷的落下,发出了美妙的声音,他们有高有低,还发出了一阵回声。让我们来模唱一下。
(2),雨滴落下是有强有弱,想象一下怎样加入才能更形象。
强 弱 强 弱
5. 学唱第三部分旋律
春雨过后大地添了些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绿了杨柳 红了杏花
跟琴演唱这段旋律,注意情绪应和前面有什么变化
(声音应整体比前面更强一下)
6. 结束句的处理
春雨蒙蒙的下,她又悄悄的停了,我们应该怎样去表现她,
(声音越来越弱)
7. 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春雨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春雨是一副多彩的画卷,它绿了大地红了杏花,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情感来歌唱这场春雨吧
三.拓展
1.让学生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小组合作:创作节奏
3.一组学生用乐器伴奏,一组学生演唱
四、小结
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的话,我们正是春天……播种的季节,也是学习的好时光。……让我们抓紧现在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像春雨过后的小苗一样,茁壮成长。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这堂关于春雨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