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6.2.1 二次根式的乘除 同步练习(3个课时,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6.2.1 二次根式的乘除 同步练习(3个课时,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07 19:06:42

文档简介

16.2.1.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知识梳理
1.如果a≥0,b≥0,那么有·=____.
2.如果a≥0,b≥0,那么有=__·___.
二次根式的乘法实质上是二次根式性质的逆运用,应用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的条件.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二次根式的乘法
【典例】计算:6×.
解:6×
=(6×)×(×)
=4
=4×5
=20.
形如a·b形式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要注意分类进行,即a·b=ab,同时注意把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对点训练】
1.计算:×.
(1) × ===12.
2.计算:3×2.
3×2 =6=30.
课堂10分钟
1.已知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整数,则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 D )
A.2 B.3 C.5 D.6
2.已知点P(x,y)在第二象限内,化简的结果是( A )
A.-x B.x
C.-x D.x
3.计算:×=__2__.
4.计算:×=____.
5.化简:a2.
∵a2有有意义,∴->0,
∴a<0,
∴a2=-a=-a.
6.计算:·.
原式= = =· =.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
知识梳理
1.如果a≥0,b>0,那么有=____.
2.如果a≥0,b>0,那么有=____.
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公式时,需要特别注意分母不等于0的要点,特别是解答选择题时,更需要注意.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典例】计算:
(1);(2)÷.
解:(1)===2;
(2)÷
=(÷)(÷)


=×
=.
形如a÷b形式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要注意分类进行,即a÷b=(a÷b)·(÷),同时注意把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对点训练】
1.计算:的结果是( A )
A. B. C. D.
2.计算:÷=__2__.
课堂10分钟
1.计算:-÷(-)的结果是( D )
A. B.-
C.-3 D.3
2.如果ab>0,a+b<0,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B )
A.= B.·=1
C.÷=b D.()2=-ab
3.现有一个体积为252 cm3的长方体纸盒,该纸盒的长为3 cm,宽为2 cm,则该纸盒的高为( D )
A.2 cm B.2 cm
C.3 cm D.3 cm
4.计算:÷□=2,则□中的数为____.
5.计算:÷(-).
原式=-= =-=-.
6.计算:÷.
÷ ====.
第3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大小比较
知识梳理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就是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__整数__,因式是__整式__;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__因数__或__因式__.
2.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类似实数的运算,先算__乘方__,再算__乘除__,同级运算,按照从__左__到__右__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__括号__里面的,运算结果要化为__最简二次根式__.
3.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常用的有三种方法:(1)__平方法__;(2)__作差法__;(3)__求商法__.
1.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杜绝没有分母有理化的结果存在;
2.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多样,只要合理都是正确的比较方法,没有唯一的方法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
重难突破
重难点1 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典例1】计算:÷3×.
解:原式===×2a=.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被开方数中所含的字母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默认为非负数或正数,不需要进行讨论其取值范围.
【对点训练】
1.计算:÷×(c>0).
÷×(c>0)


=3c.
2.化简:÷(-)×(a>0,b>0).
÷(-)×
=÷(-)×
=×(-)×=-.
重难点2 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
【典例2】(1)比较大小:①2+1__________2;②3+__________2;③8+8__________2(填“>”,“<”,或“=”);
(2)猜想证明:通过上面三个计算,可以初步对任意的非负实数a,b做出猜想:a+b__________2(填“>”“<”“≥”或“≤”),并请你对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
(3)结论应用.如图,某同学用竹条做两个面积为1 800 cm2,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玩具时,用来做对角线的竹条至少要多长?
解:(1)∵(-1)2>0,
∴2-2+1>0,
∴2+1>2.
同理,可得3+>2.
∵8+8=16,2=2×8=16,
∴8+8=2.
故答案为:>,>,=;
(2)猜想:a+b≥2(a≥0,b≥0).
理由是:∵a≥0,b≥0,
∴(-)2≥0.
∵(-)2=a+b-2,
∴a+b-2≥0,
∴a+b≥2;
故答案为:≥;
(3)设AC=a,BD=b,
由题意,得ab=1 800,∴ab=3 600.
∵a+b≥2,∴a+b≥2,
∴a+b≥120,
∴用来做对角线的竹条至少要2×120=240(厘米).
任意两个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乘积的2倍.
【对点训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1>1 B.-1<0
C.2>3 D.2<3
4.比较大小:__>__4.
课堂10分钟
1.若式子(+1)□的运算结果是有理数,那么“□”中的运算符号可以是( B )
A.+ B.- C.× D.÷
2.若x为实数,在(+1)□x的“□”中添上一种运算符号(在“+,-,×,÷”中选择)后,其运算的结果为有理数,则x不可能是( D )
A.+1 B.-1
C.1- D.2
3.(2-)2 025(2+)2 026的值为( D )
A.-1 B.(2-)
C.2+ D.-2-
4.若a+6=(m+n)2,当a,m,n均为正整数时,则的值为__2或2__.
∵a+6=(m+n)2 ,
∴a+6=m2+2nm+3n2(a,m,n均为整数),
∴a=m2+3n2,2mn=6,
∴mn=3,①m=1,n=3,a=28,②m=3,n=1,a=12,故的值为2或2.
5.计算:÷×.
原式====2.
6.试比较5与4的大小
∵(5 )2=150,(4 )2=112,150>112,
∴5 >4 .16.2.1.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知识梳理
1.如果a≥0,b≥0,那么有·=__ __.
2.如果a≥0,b≥0,那么有=__ _ __.
二次根式的乘法实质上是二次根式性质的逆运用,应用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的条件.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二次根式的乘法
【典例】计算:6×.
形如a·b形式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要注意分类进行,即a·b=ab,同时注意把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对点训练】
1.计算:×.
2.计算:3×2.
课堂10分钟
1.已知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整数,则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  )
A.2 B.3 C.5 D.6
2.已知点P(x,y)在第二象限内,化简的结果是(  )
A.-x B.x
C.-x D.x
3.计算:×=__ __.
4.计算:×=__ __.
5.化简:a2.
6.计算:·.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
知识梳理
1.如果a≥0,b>0,那么有=__ __.
2.如果a≥0,b>0,那么有=__ __.
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公式时,需要特别注意分母不等于0的要点,特别是解答选择题时,更需要注意.
重难突破
重难点 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典例】计算:
(1);(2)÷.
形如a÷b形式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要注意分类进行,即a÷b=(a÷b)·(÷),同时注意把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对点训练】
1.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2.计算:÷=__ __.
课堂10分钟
1.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3 D.3
2.如果ab>0,a+b<0,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1
C.÷=b D.()2=-ab
3.现有一个体积为252 cm3的长方体纸盒,该纸盒的长为3 cm,宽为2 cm,则该纸盒的高为(  )
A.2 cm B.2 cm
C.3 cm D.3 cm
4.计算:÷□=2,则□中的数为__ __.
5.计算:÷(-).
6.计算:÷.
第3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大小比较
知识梳理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就是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__ __,因式是__ __;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__ __或__ __.
2.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类似实数的运算,先算__ __,再算__ __,同级运算,按照从__ __到__ __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__ __里面的,运算结果要化为__ __.
3.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常用的有三种方法:(1)__ __;(2)__ __;(3)__ __.
1.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杜绝没有分母有理化的结果存在;
2.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多样,只要合理都是正确的比较方法,没有唯一的方法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
重难突破
重难点1 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典例1】计算:÷3×.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被开方数中所含的字母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默认为非负数或正数,不需要进行讨论其取值范围.
【对点训练】
1.计算:÷×(c>0).
2.化简:÷(-)×(a>0,b>0).
重难点2 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
【典例2】(1)比较大小:①2+1__________2;②3+__________2;③8+8__________2(填“>”,“<”,或“=”);
(2)猜想证明:通过上面三个计算,可以初步对任意的非负实数a,b做出猜想:a+b__________2(填“>”“<”“≥”或“≤”),并请你对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
(3)结论应用.如图,某同学用竹条做两个面积为1 800 cm2,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玩具时,用来做对角线的竹条至少要多长?
任意两个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乘积的2倍.
【对点训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 B.-1<0
C.2>3 D.2<3
4.比较大小:__ __4.
课堂10分钟
1.若式子(+1)□的运算结果是有理数,那么“□”中的运算符号可以是(  )
A.+ B.- C.× D.÷
2.若x为实数,在(+1)□x的“□”中添上一种运算符号(在“+,-,×,÷”中选择)后,其运算的结果为有理数,则x不可能是(  )
A.+1 B.-1
C.1- D.2
3.(2-)2 025(2+)2 026的值为(  )
A.-1 B.(2-)
C.2+ D.-2-
4.若a+6=(m+n)2,当a,m,n均为正整数时,则的值为__ __.
5.计算:÷×.
6.试比较5与4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