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化石吟
张锋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象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根据你的理解,“吟”是什么意思?赞美。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学过于谦的《石灰吟》,谁来背诵一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谁来介绍一下化石?21教育网
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过的古生物的遗体、遗迹、遗物等,大部分已经石化,常常称为古生物化石。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化石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张锋的《化石吟》
检查预习:
骸hái骨 猛犸mǎ 葱茏lóng 雕diāo刻
二、整体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化石呢?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了解到了生物的进化全过程,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因此作者要赞美化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了解到了生物的进化全过程,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有没有这样的例证?www.21-cn-jy.com
如:美国大片《侏罗纪公园》。恐龙的形象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根据恐龙化石,通过高科技手段复原的。
3、看来,在研究古生物方面,化石真的是功不可没。是不是一看到化石,一个普通人都知道这些信息呢?文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
“密码”一词告诉我们,这些信息是要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才能知道,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化石所包含的信息的。
4、由此看来,作者是赞美化石还是赞美其它?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三、探究课文写法。
细读课文,思考:
1、全诗第一节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象。
2、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2·1·c·n·j·y
3、文中的“你”都是指化石吗?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21cnjy.com
朗读课文,男生读第二段,女生读第七节。男生提一个问,女生回答一句。
四、结束语: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成语:沧海桑田。谁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成语的意思?比喻时间久,变化大。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通过本诗的学习,我们总算明白了。世界真的很神奇,正如陆游所说:世事洞悉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愿大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21·cn·jy·com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基础训练作业。
2.课余搜集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根据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化石吟
张锋
(1-2)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总
(3-6)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 分
(7)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总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