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复习
第3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
一、晶体
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自范性: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如导电性、导热性、膨胀系数、折光率、硬度、光学性质等,因研究角度不同而产生差异,即为各向异性。
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具有特有的对称性。
固定的熔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切割法
顶点:18
?
棱上:14
?
面上:12
?
体心:1
镧系合金是稀土系储氢合金的典型代表、由荷兰菲利浦实验室首先研制出来。它的最大优点是容易活化。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则它的化学式为( )
A.LaNi2 B.La2Ni3 C.La2Ni5 D.LaNi5
D
晶胞中密度的计算
以M表示该晶体的摩尔质量,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N表示一个晶胞中所含的微粒数,a表示晶胞的棱长,ρ表示晶体的密度,计算如下:
该晶胞的质量用密度表示:m=ρ·a3
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晶体类别的判断
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判断
离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阴、阳离子,质点间的作用是离子键;共价晶体的晶格质点是原子,质点间的作用是共价键;分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分子,质点间的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属晶体的晶格质点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质点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
晶体类别的判断
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低价态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等)、强碱(如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晶体硼外)、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常见的原子晶体化合物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金属单质(除汞外)与合金属于金属晶体。
晶体类别的判断
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4.依据导电性判断
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至一千余摄氏度。共价晶体的熔点更高,常在一千至几千摄氏度。分子晶体熔点低,常在数百摄氏度以下甚至更低温度,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有的较低。
离子晶体水溶液及熔融态能导电;共价晶体一般为非导体;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酸和强非金属氢化物)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离子,也能导电;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离子晶体硬度大或硬而脆;共价晶体硬度大;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脆;金属晶体多数硬度较大,但也有较低的,且具有延展性。
晶体类别的判断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类型项目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构成晶体的微粒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原子
分子
阴、阳
离子微粒间作用
金属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或氢键)
离子键
作用力强弱(一般地)
一般较强,有的较弱
很强
弱
较强
确定作用力强弱的一般判断方法
离子半径、价电子数
键长(原子半径)
组成结构相似时比较相对分子质量
离子所带
电荷、半径熔、沸点
差别较大(汞常温下为液态,钨熔点为3 410 ℃)
高
低
较高
硬度
差别较大
大
较小
略硬而脆
导热和导电性
良导体
不良导体
不良导体(部分溶于水发生电离后导电)
不良导体(熔化后或溶于水导电)
溶解性(水)
一般不溶于水,少数与水反应
一般不溶
相似相溶
多数易溶
组成微粒堆积方式
等径圆球紧密堆积
不服从紧密堆积原理
紧密堆积(与分子形状有关且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非等径圆球紧密堆积
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NaCl晶体中,距Cl-最近的Na+形成正八面体
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含有4个Ca2+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
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
D
各类晶体的熔沸点大小比较
1、根据物质状态判断
即物质沸点高低按常温下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如:NaCl>H2O>CO2。
2、根据物质不同结构特点判断
解题程序:①首先确定晶体类型。
②分析影响熔点的因素--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金属键、晶格能、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等。
③分析影响微粒间作用大小的因素:原子半径、价电子数、离子半径、电荷数、键长、键能、相对分子质量等。
④回答问题:按顺序①—→③—→②—→结论
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H3、CH4、NaCl、Na B.H2O、H2S、MgSO4、SO2
C.CH4、H2O、NaCl、SiO2 D.Li、Na、K、Rb、Cs
C
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