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易错题18不会灵活运用六字诀进行翻译(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原卷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易错题18不会灵活运用六字诀进行翻译(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原卷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8 19:56:07

文档简介

易错题18 不会灵活运用六字诀进行翻译(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
目 录
01 易错陷阱
02 避坑攻略&例析
【攻略一】留字诀:原封不动保留国名、人名、地名、官职官署名、年号、谥号等。
【攻略二】删字诀:删掉句中的衬字、虚词(发语词、主谓之间助词、凑足音节助词)
【攻略三】换字诀:换掉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节词、词类活用词。
【攻略四】调字诀:将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换为现代汉语语序句。
【攻略五】补字诀:补充句中的省略部分(主语、宾语、介词、代词等)
【攻略六】变字诀:将句的借代词与修辞句用同语义词句变换出来。
03 易错通关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是文言文重点考题。解答翻译题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两个“要点”。一个“原则”,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两个“要点”:一是有强烈的采分点意识,即明确考题赋分词或句式;二是切实掌握并运用好翻译“6字诀”。
★易错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攻略一】留字诀:原封不动保留国名、人名、地名、官职官署名、年号、谥号等。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
如:
译句: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译文:如此劳苦功高,却没有封侯的奖赏。(保留“劳苦功高”)
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如:
译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做太守。(保留“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
【例题1】(2024新高考Ⅰ卷,节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答案】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解析】上述语句中“兰干山”、“单于”、“贰师”专有名称保留不变。
参考译文:
李广有个孙子名叫李陵,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风范,让他在酒泉、张掖一带教士兵射箭,以防备匈奴。等到贰师将军出击匈奴时,李陵叩头自己请求说:“我所率领屯垦戍边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敢的人和奇才剑客。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攻略二】删字诀:删掉句中的衬字、虚词(发语词、主谓之间助词、凑足音节助词)
①文言语句中某些句首语气词、音节助词,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可删去不译。
如:
译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译文: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可以删去)
②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与文言助词对应时,可以删去不译。
如:
译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删去不译)
【例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墨者有钜子①腹②,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1)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2)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 ①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为“钜子”。②腹:人名,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
(1)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2)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答案】
(1)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方法。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方法,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大义啊。
(2)儿子,是每个人偏爱的。忍痛(杀掉)偏爱的人来施行大义,领袖腹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解析】翻译时,删减词语:(1)也、夫 (2)之,也。
参考译文:
墨家有一个领袖叫腹,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对他)说:“您的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您的儿子了。这件事您就听我的吧。”腹回答道:“墨家的法令说‘杀人的人处死,伤人的人处以刑罚’。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方法。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方法,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大义啊。大王虽为了我的儿子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我却不可以不按照墨家的法令行事。”腹没有听从秦惠王的建议,还是杀了儿子。儿子,是每个人偏爱的。忍痛(杀掉)偏爱的人来施行大义,领袖腹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攻略三】换字诀:换掉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节词、词类活用词。
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将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如:
译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译文:率领疲惫的士兵,指挥几百人的队伍,调转过来攻打秦朝。(替换的词语:“率”“疲弊”“卒”“将”“众”“转”“攻”)
②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
如:
译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译文: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渔樵”“侣”“友”是活用词语,需要替换为活用后的词语)
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
如:
译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博学”是古今异义词,需要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
④ 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
如:
译句: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译文: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距、内”皆为通假字,需要替换为“拒、纳”的意思)
【例题3】(2022·新高考Ⅱ卷,节选)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答案】吴汉回来,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
【解析】翻译时,应替换的词语:让。
参考译文:
吴汉曾经有一次出征,妻子儿女们在后方购置田产。吴汉回来后,就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于是尽数分给了兄弟和母亲、妻子的娘家人。
【攻略四】调字诀:将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换为现代汉语语序句。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
如:
译句: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译文: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会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需要调整语序)
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
如:
译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译文:有一个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唱和。(“客有吹洞箫者”需要调整语序)
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
如:
译句: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不聪明到了极点!(两个分句需要调整语序)
④ 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如:
译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鸿门宴》)
译文:本来是一代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而今安在哉”需要调整语序)
【例题4】(2022·全国乙卷,节选)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答案】现在(我)请求找来没有人养活的老弱的人、没有家的丧妻丧夫的人,根据实际情况供给他们财物。
【解析】调整语序: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
参考译文: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年长的人背着柴并且脸上有饥饿的神色,齐景公怜悯他,叹息道:“让官吏去供养他。”晏子说:“我听说,喜爱贤能的人而怜悯(哀)不才的人,是保全国家的根本。如今您怜爱老人而恩惠无所不及(逮),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听完一笑,面露喜色。晏子说:“圣明的君王见到贤能的人就喜爱贤能的人,见到不才的人就怜悯不才的人。现在我请求对那些年老体弱无人供养的人,还有年老丧失配偶没有家室的人,根据情况而供给他们财物。”齐景公说:“好。”从此年老体弱的人有人供养,鳏夫寡妇有了家室。
【攻略五】补字诀:补充句中的省略部分(主语、宾语、介词、代词等)。
①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要补充出来。
如:
译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译文:军中没有什么可用来助兴的,请让我用舞剑来助兴吧。(“剑舞”后省略宾语“为乐”)
②省略的介词“于”要补充出来。
如:
译句: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文中省略的两个“于”在翻译时要补充出来)
③判断句要补充判断词。
如:
译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生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者,……也”类型的判断句,翻译时要补出判断词“是
【例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答案】(有一天)(楚厉王)喝醉了酒,(他)错误地敲响了军鼓,民众都非常惊慌(地赶来守城)。(楚厉王)派人制止大家,说:“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才错误地击了鼓。”
【解析】上述译文,括号内都是补充的。
参考译文:
楚厉王遇到紧急的情况,就用敲鼓的方式来集合百姓参与防守。(有一天)(楚厉王)喝醉了酒,(他)错误地敲响了军鼓,民众都非常惊慌(地赶来守城)。(楚厉王)派人制止大家,说:“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才错误地击了鼓。”(于是)民众都散去了。过了几个月,(楚国)有紧急情况发生,(楚厉王)击鼓,但民众却不去备战。于是(他)更改命令,重新明确报警的信号,民众这才相信。
【攻略六】变字诀:将句的借代词与修辞句用同语义词句变换出来。
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
如:
译句: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译文:自认为关中的险要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是子子孙孙称帝为王的万代基业了。(“金城千里”,可译为“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
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即可。
如:
译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译文: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前来告辞。(“杯杓”代指“饮酒”)
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即可。
如:
译句: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文:(我)到了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愿再嫁了。(“夺母志”是母亲再嫁的委婉说法)
【例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旧制,节度使领军职者居上,(高)琼以(潘)美旧臣,表请居其下,从之。戍兵有以廪食陈腐哗言者,琼知之,一日,出巡诸营,士卒方聚食,因取其饭自啖之,谓众曰:“今边鄙无警,尔等坐饱甘丰,宜知幸也。”众言遂息。
(节选自《宋史·高琼传》)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答案】如今边境没有警报,你们坐在这里饱食着丰盛鲜美的食物,应该知道这是幸运的。
【解析】变通词语:“甘丰”是形象化的说法,用甘甜、丰盛来表现饭食的质量之高,可以翻译为“丰盛鲜美的食物”。
参考译文:
旧制规定,节度使兼任军职者处在上位,而高琼却因为潘美是老臣,特上表请求让自己位居其下,(他的请求)被允许。当时守兵中有人因为仓廪粮米陈腐而谣言惑众,高琼知道后,某一天出巡各营,士兵正在聚餐,他因此取饭自吃,并对众人说:“如今边境没有警报,你们坐在这里饱食着丰盛鲜美的食物,应该知道这是幸运的。”众人的议论于是平息。
一、(2025·湖南模拟)阅读下列文言,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光宗即位,差(陆九渊)知荆门军。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1)其有涉人伦者,使自毁其状,以厚风俗。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有诉人杀其子者,九渊曰:“不至是。”及追究,其子果无恙。有诉窃取而不知其人,九渊出二人姓名,(2)使捕至,讯之伏辜,尽得所窃物还诉者,且宥其罪使自新。因语吏以某所某人为暴。翌日有诉遇夺掠者,即其人也,乃加追治。吏大惊,郡人以为神。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群盗屏息。
(节选自《宋史·陆九渊传》)
(1)其有涉人伦者,使自毁其状,以厚风俗。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
(2)使捕至,讯之伏辜,尽得所窃物还诉者,且宥其罪使自新。
【答案】
(1)其间有涉及人伦关系的,(陆九渊)就让他们自己撤销诉状,以使社会道德风尚淳厚。只有对那些不可教导的人,才(按照)法律处置。
(2)(陆九渊)派人把他们逮捕回来,一经审讯他们就服罪了,并没收了他们偷盗来的物品归还给起诉的人,还宽宥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改过自新。
参考译文:
光宗即位后,派遣(陆九渊)管理荆门军事。只要有老百姓诉讼,无论早晚,都可以到公堂上,又让上诉者亲自持状子追索被告,为他们立下期限,大家都能如约而至,于是(陆九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裁决,大多以调解为主。其间有涉及人伦关系的,(陆九渊)就让他们自己撤销诉状,以使社会道德风尚淳厚。只有对那些不可教导的人,才(按照)法律处置。对自己境内官吏的贪污或廉洁,民俗风尚的好坏,(陆九渊)一向了如指掌。有人控告某人杀了自己的儿子,陆九渊说:“不至于如此。”等到追查清楚,那人的儿子果然无恙。有人控告遭窃但不知何人所为,陆九渊列出两个人的名字,派人把他们逮捕回来,一经审讯他们就服罪了,并没收了他们偷盗来的物品归还给起诉的人,还宽宥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改过自新。(陆九渊)对一属吏说,某人在某地施暴。第二天,有人控诉说遭遇抢劫,劫者即为(陆九渊)所说之人,于是加以追查处置。那个属吏十分惊异,郡人也把(陆九渊)视为神人。(陆九渊)还申令严格遵守保伍之法,盗贼有时生事,抓住他们不漏掉一人,群盗因而消失。
二、(2025·浙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君子之仕,以任事必观其势,以达志,必尽其情,以振法,必归于厚。其刚也似柔,其直也近佞,其严也以为宽也。若是所谓忠恕之术,推而行之,无古今也。夫诵《诗》三百而可以授之政者,非徒以博物洽闻之故也。盖涵濡于《三百篇》中,而其气味与之相入,则和平之情见,而慈祥恺悌之政流矣。(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涵濡于《三百篇》中,而其气味与之相入,则和平之情见
【答案】(因为)在诗三百中接受浸润滋养,一个人的志趣就会与之相投,平和的性情得以显现。
【解析】“涵濡”,浸润滋养;“气味”,志趣;“相入”,相投;“见”,通“现”,显现。
参考译文:君子做官,如果是担当职务,就一定会观察事态的发展趋向;如果是推行志向,就一定会极尽自己的情感智慧;如果重振法纪,就一定致力于使(民心)归于仁厚。这样说来,刚正也就像柔和,正直近乎机巧,严厉也就成了一种宽容。如此便是所谓的忠恕之道,推行开来,便无古今的差别。吟诵诗三百,是可以传授给他为政之道的,而不只是通过(学习)诗三百来辨识事物增广见闻的缘故啊。(因为)在诗三百中接受浸润滋养,一个人的志趣就会与之相投,平和的性情得以显现。平和宽仁的政策就会流传开来了。
三、(2025·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时天下多故,有言于蔡京者,以为事至此必败,宜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庶几犹可及,时宰是之。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天下多故,有言于蔡京者,以为事至此必败。
【答案】当时天下多变故,有的人跟蔡京说,认为国家事已至此,必然失败。
参考译文: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年时特别聪明,擅长写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熙宁九年,考中进士。当时河南人程颢与弟弟程颐于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孟子绝学,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在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相处得很快乐。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杨时闭门读书不去做官有十年,很久以后,才历任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知县,都有好的政绩,民众思念他始终不忘。杨时安心在州县任职,从没有想到寻求闻达显贵,而他的品德一天天越来越好,声望一天天越来越高,四方各地的士大夫们不远千里都来跟着他学习,称他“龟山先生”。当时天下多变故,有的人跟蔡京说,认为国家事已至此,必然失败,应该引荐德高年老的人置之于左右,或许还差不多,当时的宰相认为此话有理。恰逢有使节去高丽,皇上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话告诉他。杨时因此被召任为秘书郎。
四、(2025·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张守珪使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讨奚、契丹叛者,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守珪亦惜其骁勇,欲活之,乃更执送京师。九龄固争曰:“臣观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上[注]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竟赦之。安禄山入朝,上宠待甚厚。禄山奏言:“去秋营州虫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祇,愿使虫散。’即有群鸟从北来,食虫立尽。请宣付史官。”从之。以禄山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禄山密遣亲信选健马堪战者数千匹,别饲之。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国忠、见素入见,见素因极言禄山反已有迹,所请不可许。上竟从禄山之请。他日,国忠、见素言于上曰:“臣有策可坐消禄山之谋。”上从之。已草制上留不发更遗中使辅璆琳以珍果赐禄山潜察其变。璆琳受禄山厚赂,还,盛言禄山竭忠奉国,无有二心。上谓国忠等曰:“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东北二虏,借其镇遏。朕自保之,卿等勿忧也!”事遂寝。禄山反于范阳。太原具言其状,东受降城亦奏禄山反。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未之信也。上闻禄山定反,谓宰相曰:“不意逆胡横发,朕当亲征。”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禄山密遣亲信选健马堪战者数千匹,别饲之。
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未之信也。
【答案】
(1)安禄山暗中派亲信挑选能征善战的健壮军马几千匹,另选地方饲养它们。
(2)皇上还认为这是憎恨安禄山的人故意编造事实,不相信这事。
参考译文:
张守珪派遣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讨伐反叛的奚与契丹,安禄山逞勇恃强,冒险轻敌,打了败仗。张守珪也爱惜安禄山骁勇善战,想要使他活下来,于是又把他押送到京师。张九龄坚持争辩说:“我观他的面貌有反相,不杀一定会成为后患。”皇上说:“你不要像晋朝王夷甫看石勒那样看安禄山,冤枉害死忠良。”最后赦免了安禄山。安禄山入朝,皇上对他十分宠幸。安禄山上奏说:“去年秋天营州蝗虫吃禾苗,我焚香祝告上天说:‘我如果心术不正,对君王不忠,愿让蝗虫吃我的心;如果未负神灵,愿使蝗虫自动散去。’于是有一群鸟从北面飞来,立刻吃尽了蝗虫。希望能把此事交付史官记录。”皇上答应了。皇上任命安禄山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安禄山暗中派亲信挑选能征善战的健壮军马几千匹,另选地方饲养它们。安禄山派副将何千年入朝奏事,请求用蕃人将领三十二人代替汉人将领。杨国忠、韦见素入宫晋见皇上,韦见素趁机极力说安禄山已有谋反迹象,他的请求不能答应。皇上竟然答应了安禄山的请求。有一天,杨国忠、韦见素对皇上说:“我们有计策可以消除安禄山的阴谋。”皇上同意他们的计策。 已经写好了制书,皇上却留在朝中不下发,又派宦官辅璆琳拿着珍果去赐给安禄山,并让他暗中观察形势的变化。辅璆琳接受了安禄山的厚重贿赂,还朝后极力说安禄山竭尽忠诚献身为国,没有二心。皇上对杨国忠等人说:“我推心置腹地对待安禄山,他一定不会有异心。 东北地区的奚与契丹,还要靠他镇抚。我亲自保证他不会谋反,你们不要担忧!”这件事就这样止息。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太原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情况,东受降城也上奏说安禄山反叛。皇上还认为这是憎恨安禄山的人故意编造事实,不相信这事。皇上得知安禄山确实造反,对宰相说:“不料逆胡安禄山突然造反,我一定要亲自去征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易错题18 不会灵活运用六字诀进行翻译(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
目 录
01 易错陷阱
02 避坑攻略&例析
【攻略一】留字诀:原封不动保留国名、人名、地名、官职官署名、年号、谥号等。
【攻略二】删字诀:删掉句中的衬字、虚词(发语词、主谓之间助词、凑足音节助词)
【攻略三】换字诀:换掉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节词、词类活用词。
【攻略四】调字诀:将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换为现代汉语语序句。
【攻略五】补字诀:补充句中的省略部分(主语、宾语、介词、代词等)
【攻略六】变字诀:将句的借代词与修辞句用同语义词句变换出来。
03 易错通关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是文言文重点考题。解答翻译题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两个“要点”。一个“原则”,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两个“要点”:一是有强烈的采分点意识,即明确考题赋分词或句式;二是切实掌握并运用好翻译“6字诀”。
★易错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攻略一】留字诀:原封不动保留国名、人名、地名、官职官署名、年号、谥号等。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
如:
译句: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译文:如此劳苦功高,却没有封侯的奖赏。(保留“劳苦功高”)
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如:
译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做太守。(保留“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
【例题1】(2024新高考Ⅰ卷,节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攻略二】删字诀:删掉句中的衬字、虚词(发语词、主谓之间助词、凑足音节助词)
①文言语句中某些句首语气词、音节助词,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可删去不译。
如:
译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译文: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可以删去)
②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与文言助词对应时,可以删去不译。
如:
译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删去不译)
【例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墨者有钜子①腹②,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1)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2)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 ①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为“钜子”。②腹:人名,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
(1)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2)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攻略三】换字诀:换掉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节词、词类活用词。
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将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如:
译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译文:率领疲惫的士兵,指挥几百人的队伍,调转过来攻打秦朝。(替换的词语:“率”“疲弊”“卒”“将”“众”“转”“攻”)
②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
如:
译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译文: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渔樵”“侣”“友”是活用词语,需要替换为活用后的词语)
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
如:
译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博学”是古今异义词,需要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
④ 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
如:
译句: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译文: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距、内”皆为通假字,需要替换为“拒、纳”的意思)
【例题3】(2022·新高考Ⅱ卷,节选)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攻略四】调字诀:将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换为现代汉语语序句。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
如:
译句: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译文: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会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需要调整语序)
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
如:
译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译文:有一个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唱和。(“客有吹洞箫者”需要调整语序)
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
如:
译句: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不聪明到了极点!(两个分句需要调整语序)
④ 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如:
译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鸿门宴》)
译文:本来是一代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而今安在哉”需要调整语序)
【例题4】(2022·全国乙卷,节选)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攻略五】补字诀:补充句中的省略部分(主语、宾语、介词、代词等)。
①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要补充出来。
如:
译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译文:军中没有什么可用来助兴的,请让我用舞剑来助兴吧。(“剑舞”后省略宾语“为乐”)
②省略的介词“于”要补充出来。
如:
译句: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文中省略的两个“于”在翻译时要补充出来)
③判断句要补充判断词。
如:
译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生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者,……也”类型的判断句,翻译时要补出判断词“是
【例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攻略六】变字诀:将句的借代词与修辞句用同语义词句变换出来。
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
如:
译句: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译文:自认为关中的险要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是子子孙孙称帝为王的万代基业了。(“金城千里”,可译为“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
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即可。
如:
译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译文: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前来告辞。(“杯杓”代指“饮酒”)
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即可。
如:
译句: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文:(我)到了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愿再嫁了。(“夺母志”是母亲再嫁的委婉说法)
【例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旧制,节度使领军职者居上,(高)琼以(潘)美旧臣,表请居其下,从之。戍兵有以廪食陈腐哗言者,琼知之,一日,出巡诸营,士卒方聚食,因取其饭自啖之,谓众曰:“今边鄙无警,尔等坐饱甘丰,宜知幸也。”众言遂息。
(节选自《宋史·高琼传》)
规避陷阱: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一、(2025·湖南模拟)阅读下列文言,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光宗即位,差(陆九渊)知荆门军。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1)其有涉人伦者,使自毁其状,以厚风俗。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有诉人杀其子者,九渊曰:“不至是。”及追究,其子果无恙。有诉窃取而不知其人,九渊出二人姓名,(2)使捕至,讯之伏辜,尽得所窃物还诉者,且宥其罪使自新。因语吏以某所某人为暴。翌日有诉遇夺掠者,即其人也,乃加追治。吏大惊,郡人以为神。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群盗屏息。
(节选自《宋史·陆九渊传》)
(1)其有涉人伦者,使自毁其状,以厚风俗。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
(2)使捕至,讯之伏辜,尽得所窃物还诉者,且宥其罪使自新。
二、(2025·浙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君子之仕,以任事必观其势,以达志,必尽其情,以振法,必归于厚。其刚也似柔,其直也近佞,其严也以为宽也。若是所谓忠恕之术,推而行之,无古今也。夫诵《诗》三百而可以授之政者,非徒以博物洽闻之故也。盖涵濡于《三百篇》中,而其气味与之相入,则和平之情见,而慈祥恺悌之政流矣。(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涵濡于《三百篇》中,而其气味与之相入,则和平之情见
三、(2025·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时天下多故,有言于蔡京者,以为事至此必败,宜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庶几犹可及,时宰是之。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天下多故,有言于蔡京者,以为事至此必败。
四、(2025·河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张守珪使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讨奚、契丹叛者,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守珪亦惜其骁勇,欲活之,乃更执送京师。九龄固争曰:“臣观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上[注]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竟赦之。安禄山入朝,上宠待甚厚。禄山奏言:“去秋营州虫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祇,愿使虫散。’即有群鸟从北来,食虫立尽。请宣付史官。”从之。以禄山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禄山密遣亲信选健马堪战者数千匹,别饲之。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国忠、见素入见,见素因极言禄山反已有迹,所请不可许。上竟从禄山之请。他日,国忠、见素言于上曰:“臣有策可坐消禄山之谋。”上从之。已草制上留不发更遗中使辅璆琳以珍果赐禄山潜察其变。璆琳受禄山厚赂,还,盛言禄山竭忠奉国,无有二心。上谓国忠等曰:“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东北二虏,借其镇遏。朕自保之,卿等勿忧也!”事遂寝。禄山反于范阳。太原具言其状,东受降城亦奏禄山反。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未之信也。上闻禄山定反,谓宰相曰:“不意逆胡横发,朕当亲征。”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禄山密遣亲信选健马堪战者数千匹,别饲之。
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未之信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