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醇和酚(教学课件)(共30张PPT)_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三(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4.1.2醇和酚(教学课件)(共30张PPT)_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三(2019)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07 21:0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专题四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单元 醇和酚
4.1.2 酚
核心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苯酚的外观、状态、溶解性等宏观性质,结合其分子结构,理解苯酚性质与结构的内在联系,如苯环和羟基的相互作用对苯酚酸性、取代反应等性质的影响,能从微观层面解释宏观现象。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基于苯酚与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反应的实验事实,推理苯酚的酸性强弱顺序,构建酸性比较的思维模型,并能运用该模型分析其他类似物质的酸性关系。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了解苯酚在化工生产、医药、防腐剂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含酚废水对环境的危害和处理方法,认识化学物质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关注环境保护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苯酚的结构特点,特别是羟基与苯环的连接方式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苯酚的化学性质,包括弱酸性、取代反应、显色反应等,理解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
难点
从微观结构角度解释苯酚酸性比醇强、苯环上氢原子活性增强等性质变化的原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难点,理解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
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注意事项,如溴水过量的原因、反应的灵敏性在检验和测定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取代反应的比较。
课前导入
酚类化合物是芳烃的含羟基衍生物,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但它们也是细胞原浆毒,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今天,我们来重点学习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苯酚,探究它的性质和用途。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
咖啡中富含肉桂酸型酚酸
浅谈茶多酚
酚的物理性质
PART 01
酚的概念
定义:酚是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而形成的有机物。
官能团:羟基(—OH)
实例:
苯酚
2—萘酚
对二苯酚
苯酚的组成与结构
最简单的酚
俗称:石碳酸
分子式:C6H6O
结构简式: 或
空间填充模型:
实验探究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提醒:
①除去试管内壁附着苯酚的方法是用高于65 ℃的热水或酒精清洗即可。
②若皮肤上沾有苯酚应用酒精清洗。
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新制苯酚为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久置略带粉红色 苯酚是无色晶体(新制),有特殊气味,易被氧化
实验2 开始逐渐溶解,加入较多晶体后有较多不溶,静置分层 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实验3 热水浴加热变澄清,冷却后又变浑浊 苯酚在高于 65℃时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实验4 在苯和煤油中全部溶解,溶解情况比在水中好 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煤油)
苯酚的物理性质:纯净时为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被氧化;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高于 65℃时与水任意比例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苯酚的物理性质及毒性
(1)苯酚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晶体,熔点为40.9℃。
(2)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苯酚晶体往往会因为部分被氧化而略带红色。
(3)常温下,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并能溶于水并与之相互形成溶液
(苯酚与水形成的浊液静置后会分层,上层是溶有苯酚的水层,下层是溶有水的苯酚层)。
(4)室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5)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
酚的化学性质
PART 02
取苯酚的浊液2 mL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浊液将变澄清。将得到的澄清液分到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滴加稀盐酸,另一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苯酚是一种酸性比碳酸还弱的酸,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苯酚钠易溶于水,所以向苯酚的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变澄清。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或者加入稀盐酸,又会生成苯酚,因此溶液又变浑浊
实验解读
①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故不能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苯酚的存在。
②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但比的酸性强。因此,苯酚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
酸性强弱顺序为
③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只生成NaHCO3,与通入CO2的量无关。
④苯酚、乙醇都能与钠反应放出H2,但苯酚与钠反应更容易,且乙醇不与NaOH反应,这表明受苯环的影响,(酚)羟基的氢原子比(醇)羟基的氢原子活泼。
苯酚的取代反应
与芳香烃中的苯环类似,苯酚也可与卤素、硝酸等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操作】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过量的浓溴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水的2,4,6 三溴苯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解读
①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浓溴水要过量。若苯酚过量,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于苯酚溶液中。
②苯酚与溴的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③三溴苯酚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所以除去混在苯中的苯酚时,不能用浓溴水,而应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苯酚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再分液除去。
④利用该反应主要发生在羟基邻、对位的特点,在有机合成中可以通过先引入羟基,进行溴代反应后,再对羟基进行其他转化反应等,来实现特定位置的溴代产物的合成,进而合成一些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苯酚的显色反应
向含有苯酚的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呈现紫色,这是苯酚的显色反应,其他的酚类物质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该显色反应非常灵敏,常用于酚类物质的检验。
苯酚的氧化反应
苯酚晶体在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红,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
苯酚的用途和废水处理
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苯酚也可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许多酚类化合物都具有杀菌能力,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三者的混合物统称为甲酚(C7H8O),甲酚的肥皂溶液俗称“来苏儿”,易溶于水,是医院常用的杀菌剂。
含酚废水的处理
大多数酚类化合物有毒,在石油和煤的加工业、制药、油漆和橡胶等众多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以苯酚、甲酚的污染为主,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处理含酚废水主要有两种方法:回收利用和降解处理。
有机物分子中基团的相互影响
1.苯酚中苯环和酚羟基的相互影响
(1)苯环对侧链(羟基)的影响导致酚羟基中的氧氢键易断。
①弱酸性 ②显色反应
(2)侧链(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邻对位被活化,导致苯环上易发生多取代反应。
①卤代反应,如苯酚与浓溴水反应。
②硝化,如苯酚与浓硝酸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基团的相互影响
2.有机分子内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1)链烃基对其他基团的影响:
甲苯的硝化反应产物是三硝基甲苯,而同样的条件下的苯的硝化只能生成一硝基苯。
(2)苯基对其他基团的影响:
①水、醇、苯酚提供氢离子的能力大小: R—OH②烷烃和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的同系物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羟基对其他基团的影响:
①羟基对C—H键的影响:使和羟基相连的C—H键更不稳定。
②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更易被取代。
课堂小结
PART 03
化学性质
官能团:—OH(与苯环直接相连)
2
1

弱酸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显色反应
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
氧化反应
课堂练习
PART 04
1.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  )
A.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C.浑浊的苯酚加热后变澄清
D.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苯酚钠
B
2.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
A.加70 ℃以上的热水,分液
B.加适量浓溴水,过滤
C.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
D.加适量FeCl3溶液,过滤
C
3.对于有机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
B.1 mol该有机物能与1 mol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0.5 mol H2
D.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 NaOH反应

B
4.A、B的结构简式如图:
(1)A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B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
(3)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A、B各1 mol分别加入足量溴水,完全反应后消耗单质溴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mol,________mol。
(醇)羟基
碳碳双键、(酚)羟基 
不能

消去反应
1
2
Thanks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