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标准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分)
桅杆(wéi wěi) 放肆(shì sì) 吓唬(hǔ hu)
龇牙(zī cī) 引荐(jiàn jián) 自愧弗如(fú fó)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máo dùn shū yíng tuī jiàn sī chě
yú gōu hǎi ōu miáo zhǔn mào zi
三、查字典填空。(5分)
“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引逗;②招引;③逗笑儿;④有趣,可笑。下列句子中的“逗”应选择哪种解释 (填序号)
1.(猴子)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 )
2.这孩子那两只灵活的大眼睛很逗人喜欢。 ( )
3.她讲了一个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 )
四、字义理解。(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固 B.弗能应 呼应
C.冀复得兔 希冀 D.誉之曰 荣誉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卖) B.夫不可陷之盾(刺破)
C.其人弗能应也(不) D.不可同世而立(站立)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8分)
( )有成( ) 摩( )擦( ) ( )( )欲试
( )( )勃勃 ( )( )不得 摇摇( )( )
1.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 , 。观众们也 地猜测着比赛结果。
2.经过认真复习,小明回答这个问题时显得 。
3.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 的。
六、选一选。 (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B.猴子比孩子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C.孩子被猴子气极了,因为拼命追赶猴子。
D.大家知道,即使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C.物莫/能陷也 D.其人/弗能应也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话没说完 D.表示意思的递进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2)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3)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A.动作 语言 心理 B.神态 语言 动作
C.语言 外貌 神态 D.动作 神态 心理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句子)(3分)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4分)
(1)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 。
(2)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写时间过得缓慢的感受。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我们这册语文课本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既有一课课精彩而富有意义的课文,还有几幅与课文相应的插图。画面的映衬,文字的搭配,确实叫人看了不觉得单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选录了许多国内和国外的名著,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我们的知识面。此外,每单元还按排了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使我们学到课外丰富的知识,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
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5分)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而立, 而不惑。”
2.老爷爷笑着说:“我七十岁了, 之年,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有精神。”
3.《田忌赛马》选自汉代 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文章按照 的顺序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 的故事,赞扬了孙膑善于 ,勇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
4.《跳水》是俄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文章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船长。
九、阅读理解。(21分)
(一)自相矛盾(7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有鬻盾与矛者 鬻:
(2)以子之矛 以:
(3)其人弗能应也 弗:
(4)无不陷之矛 之:
2.猜一猜卖矛和盾的人会怎么想。(2分)
有人说:“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
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想: 于是他无言以对.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分)
(二)(14分)
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 )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 )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仍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这就叫分段实现大目标。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1分)
不但……而且…… 无论……都……
只要……就…… 只有……才……
2.请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并说说拟这个题目的原因。(3分)
题目:
原因:
3.读句子,回答问题。(3分)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1)结合短文,“故弄玄虚”的意思是 。(1分)
(2)为什么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2分)
4.山田本一战胜对手的“智慧”是什么 成功和这种“智慧”有什么关系 (4分)
5.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举例子说明。(3分)
十、习作百花园。(30分)
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过探险的经历,是否去过让你感到比较危险或害怕的地方,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写一写。注意要把探险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探险的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还要写清楚探险的场景、装备,说说遇到了什么险情,是怎样解决的。
要求:以“ 的探险之旅”为题,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第六单元标准检测试卷
一、wéi sì hu zī jiàn fú
二、矛盾 输赢 推荐 撕扯 鱼钩 海鸥 瞄准帽子
三、D dou j 7 1.① 2.② 3.③
四、1. D 2. D
五、胸 竹 拳 掌 跃跃 兴致 哭笑 晃晃
1.摩挲擦掌 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
2.胸有成竹 3.摇摇晃晃
六、1. C 2. C
3. B
4. B
七、1.什么都不能被刺穿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2.(1)时间变化之快
(2)示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墙壁上的时钟水远不紧不慢地走着,我低着头站在那里,感觉时间似乎早已停滞了。
3.“丰富多彩”和“五彩缤纷”,删去其中一个:“一课课”改为“一篇篇”;“确实叫人看了不觉得单调”改为“叫人看了确实不觉得单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后面加逗号:“名著”改为“名作”;“我们的知识面”前面加“增加”:“按”改为“安”:“可以从中使我们学到课外丰富的知识”改为“使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
八、1.三十 四十 2.古稀
3.司马迁 事情发展 取得胜利 观察、思考
4.列夫·托尔斯泰 一只猴子引逗孩子爬上桅杆而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船长用枪逼孩子跳入大海,最后化险为夷 冷静、机智、果断
九、(一)1.(1)卖 (2)用 (3)不 (4)的
2.示例:要么矛刺穿盾,要么刺不穿,我不能自圆其说,真丢脸。
3.示例:我们说话、做事要考虑周到,不要自相矛盾,相互抵触。
(二)1.只有……才……
2.示例:凭智慧战胜对手 文章是以“凭智慧战胜对手”为线索展开的。
3.(1)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2)许多人都认为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没办法使用智慧取胜。
4.山田本一战胜对手的“智慧”是每次在比赛前他都要乘车仔细看一遍比赛线路,并作标记。 他把一个大的目标分成了许多个小的目标,并没有被遥远的路程吓倒。
5.示例:遇到大困难,要想办法把它分割,变成一个个容易解决的小困难。如,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可以把比自己成绩稍高的同学作为目标,再一个一个地去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