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年级4月份模拟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突破和进入各种领
域,2017年微软旗下的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发表了自己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在
诗集推荐序中,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激动地写下了“人工智能创造的时代从今
天开始”,人工智能在写作领域迎来了又一次变革。无论是人工智能制造,还是人工智能
创造,其共同点在于都得到了算法运作的支持,因此,即使进入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创造仍
旧延续着算法写作本身的优势。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日渐加快,人们更加注重时间成本的投入,相较于人类写作巨大
的时间耗费,A虹写作以极快的速度、准确的输出以及随时随地的写作来满足人们对日常文
案编辑的需求。A虹可以在短短几秒之内按照事先录入的要求完成文案的编辑,并准确传
达人类要获取的信息内容,较有代表性的AI写作机器人,如ChatGPT、文心一言、微软小冰
等都可以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例如,在与文心一言的对话框中输入“新闻稿”的指令,在
短短十秒的时间内就可获得一篇中心明确、格式规范、数据引用准确且颇具文采的新闻
稿,AI写作所具有的即时性优势人类难以望其项背。
现在,AI写作将其即时性的优势带入感性创作领域,带给人类更为新奇的认知与创作
体验。例如,尝试测试小冰作诗的遠度,在对话框中输入指令“创作一首以‘雨’为主题的
诗歌”,同时,用秒表计时,可以发现在接到指令的4.97秒后,小冰即完成了它的诗作,“雨
丝轻拂花枝间,滴滴落在湖面上。清凉的雨滴带来宁静,洗去尘世的喧嚣”。用同样的方
法,反复实验三次,剩余两次的用时分别为4.02秒和4.42秒。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
冰每首诗的创作速度保持在4秒左右,也就是说,几乎在接收到创作指令的同时,小冰就
可以完成诗歌的写作。A虹写作在此时表现出其即时性的巨大优势,它可以当机立断地完
成诗歌写作的任务,相较于人类写作,其省略了大量的思考时间与书写时间,极大地节约
了时间成本。
对于以诗歌为例的感性创作来讲,AI写作突破了人类写作能力随时枯竭的窘境,A虹
写作永远是精力旺盛的“少年”。正如沈向洋博士讲,“与人类相比,微软小冰创造力不会
枯竭,她的创作热情源源不断”。人类的创作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付出,纵使人类的体力
充沛,可以保证持续性创作,但其脑力和创作热情也难以做到像AI一样源源不断地输出。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