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19:3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 黄河颂
光未然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及其创作背景。
2、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诵读、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到黄河,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还知道哪些写黄河的名句?
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啊!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藐视黄河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藐视我们中华民族”,被誉为中华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精魂之所在,因而历来被人们所歌咏。同学们去过黄河么 (没有)那我们今天就随着诗人光未然的脚步去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领略那不屈的黄河精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写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波涛汹涌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长、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诗人一直酝酿着“黄河”的诗作。这年除夕的一个联欢会上,诗人朗诵了这部诗作。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听了诗人的朗诵,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窑洞里,他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同年3月31日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举行首演,引起巨大反响。不久,《黄河大合唱》很快传遍中国各地。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即《黄河船夫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这八个乐章,或描绘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或赞颂民族的精神和传统的文化,或控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表现中国人民奋起斗争而发出的胜利的呼喊。在表现形式上,各章歌词或是奔放热情的自由诗,或是优美雅致的散文诗,或具刚健朴素的民歌风,无不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作品以奔腾浩瀚的黄河为象征,表现中华民族深受屈辱而奋起抗争的伟大形象。21·cn·jy·com
二、初读课文,感受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诗人面对黄河,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看到了黄河的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想到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2、哪些诗句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3、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
4、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 ( http: / / www.21cnjy.com )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追问:这全都是看到的吗?有想到的。“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华大地辟成南北两面”这是想到的,诗人不是站在月球上看,看不到这么广。这应该是虚写。21教育网
小结: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这一段中,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以大全景式的画面描绘了黄河的雄姿。一个领字“望”,有俯瞰之势,挺拔而辽阔。诗人不是静止地描绘黄河的景观,而是从大处落笔,巧妙地将隐喻手法运用其中,以“奔向”“掀起”“结成”“劈成”几个响亮有力的词,一气贯通,将黄河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的壮美景象作了宏大的描绘,展示了古老黄河的磅礴雄浑,恢宏壮观。www.21-cn-jy.com
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别找出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找出三个部分的关键词。
黄河的历史贡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屏障,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学习黄河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精神。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摇篮 屏障 精神21cnjy.com
6、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同时激发起中华民族的爱国之情,从而团结起来,赶跑日本侵略者。2·1·c·n·j·y
结束语:一曲黄河颂,让人荡气回肠,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人热血沸腾。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正是唱着《黄河颂》踏上了抗战之路。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义无反顾地奋斗着,并为此耗尽了自己一生,有的还付出了年轻的生命。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还需不需要黄河精神呢?我想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侮的程度。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为使我们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板书设计: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 → 主体 → 尾声
赞美黄河  描写黄河   歌颂黄河  学习黄河
伟大坚强  形象、气势  巨大贡献  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