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08 06: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
1.下面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120÷[(10-4)÷2] B.120÷(10-4÷2) C.120÷(10-4)÷2
2.动物园门票价格如下:成人票35元/张,儿童票17元/张,几家人一起去游玩,计算应付门票的算式是35×4+17×3=191(元),根据算式可知去游玩的共有( )人。
A.7 B.4 C.3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B.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C.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1
4.下面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是( )。
A.0÷△ B.0+△ C.0×△
5.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壶重47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650克,每杯水重( )克。
A.60 B.70 C.80
6.下面算式中,( )的小括号去掉后,计算结果不变。
A.16×[(100-40)÷20] B.(150-50)÷5 C.6×(270÷9)-60
7.计算280÷2÷5时,把算式改写成( ),会使计算过程变得简便。
A.280÷(2×5) B.280×2÷5 C.280÷2×5
8.下面的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120÷[(10-4)÷2] B.120-(10-4÷2) C.120÷(10-4)÷2
9.-=,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10.小刚在玩具店给妹妹买了一个毛绒娃娃和4个小皮球,一共花了34元,一个毛绒娃娃是10元,一个小皮球多少钱?列式是( )。
A.(34—10)÷4 B.(34—4)÷10 C.34-10
11.给下面算式添上括号,使它的运算顺序为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算式应为( )。
216÷9-3×2
A.216÷(9-3×2) B.216÷(9-3)×2 C.216÷[(9-3)×2]
12.□×35=420,□里应填( )。
A.12 B.385 C.14
13.师傅和徒弟加工同一种机器零件。师傅每时加工32个,徒弟每时加工24个,两人合作,( )时能加工672个零件。
A.12 B.21 C.28
14.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480,商和余数都是20,除数是( )。
A.23 B.24 C.25
15.计算46+24×(39-14)÷15的第二步运算是( )。
A.减法 B.乘法 C.加法
16.已知A+B=C,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C+B=A B.A-B=C C.C-B=A
17.从左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18.小兰观察几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的几何体,下面的几何体中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的是( )。
A. B. C.
19.从( )看下面的这三个物体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A.上面 B.右面 C.前面
20.下面的物体是用(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5 B.7 C.8
21.用5个小正方体拼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
A. B. C.
22.如图是一个由小正方体搭成的图形。若再添上一个小正方体,使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则有( )种不同的摆法。
A.10 B.7 C.6
23.小东把30×( +4)算成了30× +4,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 )。
A.少算了30 B.少算了29 C.少算了29×4
24.125×6+125×4的简便算法是( )。
A.125×(6+4) B.125×6×4 C.(125×6)×(125×4)
25.与○-□-△相等的式子是( )。
A.○-(□-△) B.○-(□+△) C.○-□+△
26.401×25=( )。
A.400×25+1 B.25×400+25 C.25×400×1
27.35×98=35×100○35×2,○内填( )。
A.+ B.- C.×
28.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78×85×17=78×(85×17)
B.128×101=128×100+128
C.125×16×25=125×8+8×25
29.27×99+27=27×(99+1)运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30.把36-12+8算成36-(12+8),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A.4 B.16 C.20
31.用简便方法计算“347×101-347”运用的运算律是(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2.下列各式简便计算错误的是( )。
A.25×32×125=25×4+125×8
B.350÷14=350÷7÷2
C.233-66-34=233-(66+34)
33.小明在计算5×(☆+△)时,看成了5×☆+△。结果比原来小了12,如果用图将12表示的含义圈出来,正确的是( )。
A. B. C.
34.178+94+206=178+(94+206)这运用的运算律是( )。
A.加法结合律 B.加法交换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5.用小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是( )。
A.2.7 B.0.9 C.2.07
36.把896缩小到是( )。
A.0.896 B.8.96 C.89.6
37.大于1.2小于1.4的一位小数有( )。
A.1个 B.10个 C.无数个
38.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 )。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39.3.5和3.50( )。
A.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B.计数单位不同,大小也不相等
C.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40.不改变0.8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
A.0.008 B.8.000 C.0.800
41.小明、乐乐和小红跑50米的成绩分别是10.4秒、9.8秒和13.7秒,( )跑的最快。
A.小明 B.乐乐 C.小红
42.把35.16的小数点移动到最高位的左边,原来的数就( )。
A.缩小到原来的 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43.9.□876≈10万,□可以填的数字有( )个。
A.3 B.4 C.5
44.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数最小是( )。
A.4.99 B.5.01 C.4.95
45.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数是( )。
A.2.09 B.2.900 C.200
46.小明、乐乐和小红参加田径运动会50米比赛的成绩分别是10.3秒,9.7秒和12.6秒。( )成绩最好。
A.小明 B.小红 C.乐乐
47.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的是( )。
A. B. C.
48.小明在计算一道有余数的除法时,某数除以25的商是10,被除数最大是( )。
A.259 B.274 C.260
49.在算式0÷0中,这个算式0不能作除数是因为( )。
A.不可能得到商 B.商太多,没有一个确定的商 C.0作除数不好看
50.已知□-△=○,,下面( )算式是正确的。
A. -△=□ B. C.
5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58千米,16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是在计算______。
A.10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B.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C.1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52.根据2814+1142=3956能直接计算出3956-1142=2814的理由是( )。
A.和=加数+加数 B.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C.减数=被减数-差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B A C A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A B C B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C A B B B C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A A A C B A B C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B C C B C A B A C
题号 51 52
答案 A B
1.A
【分析】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由题意得,可以分别计算出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详解】120÷[(10-4)÷2]
=120÷[6÷2]
=120÷3
=40
120÷(10-4÷2)
=120÷(10-2)
=120÷8
=15
120÷(10-4)÷2
=120÷6÷2
=20÷2
=10
40>15>10,所以算式120÷[(10-4)÷2]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A
2.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应付门票的费用是成人票总价+儿童票总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已知成人票单价是35元/张,算式中的35×4是成人票的总价,可知成人票买了4张,也就是成人有4人。有已知儿童票17元/张,算式中的17×3是儿童票的总价,可知儿童票买了3张,也就是儿童有3人。由此可知游玩的总人数。
【详解】4+3=7(人)
所以根据算式可知去游玩的共有7人。
故答案为:A
3.C
【分析】一个加数+一个加数=和,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从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清晰表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就是说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为0。
【详解】A.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说法正确;
B.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说法正确;
C.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4.B
【分析】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是0+△。
故答案为:B
5.A
【分析】根据题意,倒进5杯水和倒进2杯水之间相差3杯水,相差(650-470)克。那么可以用180克除以3就是每杯水的重量,据此解答。
【详解】(650-470)÷(5-2)
=180÷3
=60(克)
所以,每杯水重60克。
故答案为:A
6.C
【分析】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中括号的先计算中括号里面的,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混合运算,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带有小括号的先计算括号里面的,据此计算出去掉小括号前的算式结果和没去掉小括号的运算结果解答。
【详解】A.16×[(100-40)÷20]=16×(60÷20)=16×3=48,16×[100-40÷20]=16×(100-2)=16×98=1568,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不符合题意;
B.(150-50)÷5=100÷5=20,150-50÷5=150-10=140,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不符合题意;
C.6×(270÷9)-60=6×30-60=180-60=120,6×270÷9-60=1620÷9-60=180-60=120,所以计算结果一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A
【分析】根据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依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280÷2÷5=280÷(2×5)
故答案为:A
8.B
【分析】算式120÷[(10-4)÷2]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算中括号内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算式120-(10-4÷2)先算小括号内的除法,再算小括号内的减法,最后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算式120÷(10-4)÷2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从左至右依次计算小括号外的除法;依此计算后再比较即可。
【详解】A.120÷[(10-4)÷2]
=120÷[6÷2]
=120÷3
=40
B.120-(10-4÷2)
=120-(10-2)
=120-8
=112
C.120÷(10-4)÷2
=120÷6÷2
=20÷2
=10
10<40<112,则计算结果最大的是120-(10-4÷2)。
故答案为:B
9.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被减数-减数=差,根据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以此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减数减去被减数不等于差,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C.,被减数加差不等于减数,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A
【分析】根据题意,用花费的总钱数减去一个毛绒娃娃的价钱,求出买4个小皮球的钱数,再除以购买小皮球的数量,求出每个小皮球的价钱。
【详解】(34-10)÷4
=24÷4
=6(元)
一个小皮球6元,列式为(34-10)÷4。
故答案为:A
11.C
【分析】根据题意,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逐项分析判断选择。
【详解】A.216÷(9-3×2),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不符合题意。
B.216÷(9-3)×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不符合题意。
C.216÷[(9-3)×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除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A
【分析】在乘法算式中,因数×因数=积,则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420÷35=12
所以□×35=420,□里应填12。
故答案为:A
13.A
【分析】根据题意 ,师傅每小时加工32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4个,两人合作每小时共加工32+24=56(个)。求总时间:需要加工672个零件,总时间=总量÷总效率,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672÷(32+24)
=672÷56
=12(小时)
师傅和徒弟加工同一种机器零件。师傅每时加工32个,徒弟每时加工24个,两人合作,12时能加工672个零件。
故答案为:A
14.A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得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即可得解。
【详解】(480-20)÷20
=460÷20
=23
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480,商和余数都是20,除数是23。
故答案为:A
15.B
【分析】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内的数;46+24×(39-14)÷15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然后再计算乘法,其次计算除法,最后计算加法,据此解题。
【详解】计算46+24×(39-14)÷15的第二步运算是乘法。
故答案为:B
16.C
【分析】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数+加数=和,依此选择。
【详解】如果A+B=C,则C-B=A,C-A=B;
故答案为:C
17.B
【分析】
从前面看,共有2行,上面1行1个小正方形,下面1行2个小正方形,右对齐,;从左面看,共有2行,上面1行1个小正方形,下面1行3个小正方形,左对齐,;从右面看,共有2行,上面1行1个小正方形,下面1行3个小正方形,右对齐,,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从左面看,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B
18.C
【分析】逐项分析,从前面和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几行几列,每行每列又是由几个正方形组成的,据此解答。
【详解】
A. 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不符合题意;
B. 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不符合题意;
C. 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B
【分析】第1个图,从上面看,能看到3列共4个面,第1列2个面,第2列1个面,与第1列最上面的面对齐,第3列1个面,与第2列的面对齐。
从右面看,能看到2列共3个面,第1列1个面,第2列2个面,最下面的面与第1列的面对齐。
从前面看,能看到3列共4个面,第1列2个面,第2列1个面,与第1列最下面的面对齐,第3列1个面,与第2列的面对齐。
第2个图,从上面看,能看到3列共4个面,第1列1个面,第2列2个面,最上面的面与第1列的面对齐,第3列1个面,与第2列最上面的面对齐。
从右面看,能看到2列共3个面,第1列1个面,第2列2个面,最下面的面与第1列的面对齐。
从前面看,能看到3列共4个面,第1列1个面,第2列1个面,与第1列的面对齐,第3列2个面,最下面的面与第2列的面对齐。
第3个图,从上面看,能看到3列共4个面,第1列1个面,第2列1个面,与第1列的面对齐,第3列2个面,最上面的面与第2列的面对齐。
从右面看,能看到2列共3个面,第1列1个面,第2列2个面,最下面的面与第1列的面对齐。
从前面看,能看到3列共4个面,第1列1个面,第2列2个面,最下面的面与第1列的面对齐,第3列1个面,与第2列最下面的面对齐。据此画图来解答。
【详解】
A.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
B.从右面看到的分别是:。
C.从前面看到的分别是:。
故答案为:B
20.B
【分析】根据观察可知,从上往下看,第一行有3个小正方体,第二行有4个小正方体,3+4即为所求。
【详解】3+4=7(个)
下面的物体是用7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故答案为:B
21.B
【分析】根据选项中每一项从正面观察和从左面观察,逐项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详解】
A.物体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不符合题意;
B.物体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符合题意;
C.物体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A
【分析】
根据题意,再添上一个小正方体,使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变,从左面看是即可。
如图所示,可以在1号正方体的上面、左面、前面、后面各加1个正方体;
可以在2号正方体的上面、前面、后面各加1个正方体;
可以在4、5、6号正方体的右面各加1个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若再添上一个小正方体,使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则有10种不同的摆法。
故答案为:A
23.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30×( +4)变为30× +30×4,用30× +30×4减去30× +4,即可求出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相差多少,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0×( +4)
=30× +30×4
30× +30×4-(30× +4)
=30× +30×4-30× -4
=30× -30× +30×4-4
=30×4-4
=(30-1)×4
=29×4
所以小东把30×( +4)算成了30× +4,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少算了29×4。
故答案为:C
24.A
【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根据(a+b)×c=a×c+b×c,把原式变为125×(6+4),然后根据运算顺序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125×6+125×4的简便算法是125×(6+4)。
故答案为:A
25.B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与○-□-△相等的式子是○-(□+△)。
故答案为:B
26.B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计算401×25时,先将401写成400+1,然后根据a×(b+c)=a×b+a×c,据此简便计算即可。
【详解】401×25
=(400+1)×25
=400×25+1×25
=10000+25
=10025
401×25=25×400+25。
故答案为:B
27.B
【分析】两个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
35×98
=35×(100-2)
=35×100-35×2
所以○内填-。
故答案为:B
28.C
【分析】根据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逐项判断即可。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详解】A.78×85×17=78×(85×17),满足乘法结合律。
B.128×101=128×(100+1)=128×100+128,满足乘法分配律。
C.125×16×25=125×(8×2)×25=(125×8)×(2×25),原式是错误的,不满足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C
29.A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把27写成27×1,即27×99+27×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把27×99+27×1变成27×(99+1)。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7×99+27=27×(99+1)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A
30.B
【分析】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36-(12+8)运用减法性质变成36-12-8,再与36-12+8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详解】36-(12+8)=36-12-8,与36-12+8相差两个8,2×8=16。所以与正确结果相差16。
故答案为:B
31.C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分别相乘,再相加即可。
【详解】计算347×101-347时,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将相同的因数347提取出来再计算;
所以用简便方法计算“347×101-347”运用的运算律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32.A
【分析】A.根据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判断是否正确;
B.根据整数除法的性质(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每一个因数)判断是否正确;
C.根据整数减法的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每一个加数)判断是否正确。
【详解】A.25×32×125=25×4+125×8错误,应把32看成4×8,,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变成,该选项错误。
B.把14看成,再根据除法的性质原算式变成,该选项正确。
C.根据整数减法的性质,233减去66,再减去34,等于233减去66和34的和,即,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3.A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小明在计算5×(☆+△)时,看成了5×☆+△,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算式5×(☆+△)转化为5×☆+5×△。然后对比它和算式5×☆+△可知,两者相差4×△。结果比原来小了12,所以12表示4×△的积。据此解答。
【详解】A.图中圈出了4个△,满足题意。
B.图中圈出了4个☆,不满足题意。
C.图中圈出了3个☆和1个△,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A
34.A
【分析】根据加法结合律的意义,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叫作加法结合律,利用括号先计算94与206的和,再加上178,这运用的运算律为加法结合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178+94+206=178+(94+206)这运用的运算律是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A
35.C
【分析】如图所示,可以分为两部分:左面两个平均分成100份,但是都涂满了,所以是2。右面的整体平均分成100份,取出其中的7份,用小数表示是0.07;合起来就是这个小数。
【详解】如图所示,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0.07,合起来是2.07。
故答案为:C
36.B
【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这个小数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
【详解】把896缩小到,就是把89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是8.96。
故答案为:B
37.A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就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大于1.2小于1.4的一位小数有1.3,所以大于1.2小于1.4的一位小数有1个,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大于1.2小于1.4的一位小数有1个。
故答案为:A
38.B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实际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
故答案为:B
39.C
【分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依此判断。
【详解】3.5=3.50,3.5的计数单位是0.1,3.50的计数单位是0.01,所以3.5和3.50的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相同。
故答案为:C
40.C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把0.8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后面就有三位小数,即0.80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不改变0.8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0.800。
故答案为:C
41.B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数大。用时越少跑的越快。,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3.7>10.4>9.8
所以乐乐跑的最快。
故答案为:B
42.B
【分析】35.16的最高位是十位,把35.16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即小数点在3的左下角,即为0.3516,即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
【详解】把35.16的小数点移动到最高位的左边,这个数就变成了0.3516,即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故答案为:B
43.C
【分析】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数改写成0。因此9.□876≈10万,□可以填的数字是5或比5大,有5、6、7、8、9,共5个。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9.□876≈10万,□可以填的数字有5、6、7、8、9,共5个。
故答案为:C
44.C
【分析】“四舍”法取近似值时,原数大于近似数,近似值的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字不变,原数的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数字最大是4,原数取最大值。
“五入”法取近似值时,原数小于近似数,近似值的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字减1,原数的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数字最小并且向前一位进一,原数取最小值。
【详解】分析可知,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四舍”法取近似值时这个数最大,最小是5.04。“五入”法取近似值时这个数最小,最小是4.95。
故答案为:C
45.B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中其他位置的0不能去掉,如果去掉会改变数的大小。整数中的0不能去掉,如果去掉会改变数的大小。
【详解】A.2.09,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如果去掉是2.9,就改变了数的大小。
B.2.900,根据小数的性质,2.900末尾的0可以去掉,去掉后是2.9,不改变数的大小。
C.200,末尾的0不能去掉,如果去掉是2,改变了数的大小。
故答案为:B
46.C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数大。用时越少成绩越靠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6>10.3>9.7
所以乐乐成绩最好。
故答案为:C
47.A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同级运算,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本题可以根据运算顺序逐项分析各个选项,即可判断并得出答案。
【详解】A.去掉括号前先算72+18=90,再算54+90=144,最终结果为144;去掉括号后先算54+72=126,再算126+18=144,最终结果为144;因此计算结果不会变。
B.去掉括号前先算12×18=216,再算38+216=254,最后算512-254=258,最终结果为258;去掉括号后先算12×18=216,再算512-38=474,最后算474+216=690,最终结果为690;计算结果会变。
C.去掉括号前先算702+9=711,再算711-12=699,最后算699×5=3495,最终结果为3495;去掉括号后先算12×5=60,再算702+9=711,最后算711-60=651,最终结果为651;计算结果会变。
故答案为:A
48.B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始终比除数小且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由题意得,某数除以25的商是10,除数是25,那么余数最大是24。然后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求解出结果即可。
【详解】25-1=24
10×25+24
=250+24
=274,即被除数最大是274。
故答案为:B
49.A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当0是除数的时候,也就是把被除数平均分成0份,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任何数除以0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解析可知,0不能作除数,因为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所以0作除数没有意义,故这个算式0不能作除数是因为不可能得到商。
故答案为:A
50.C
【分析】根据题意,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据此解答。
【详解】A. -△=□表示差-减数=被减数,算式错误;
B.表示被除数×除数=商,算式错误;
C.表示除数×商=被除数,算式正确;
所以,算式是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C
51.A
【分析】计算158×16时,用两位数十位上的1乘三位数158,表示1个十乘158,得到158个十。即10小时行驶了1580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竖式中的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10小时行驶了1580千米。
故答案为:A
52.B
【分析】在加法算式中,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据此解答。
【详解】在算式2814+1142=3956中,3956是和,2814和1142都是加数。3956-1142=2814,即和-加数=另一个加数。所以根据2814+1142=3956能直接计算出3956-1142=2814的理由是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故答案为: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