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秦末农民大起义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历史(统编版)
秦始皇为何受到热捧?
统一六国,
书同文,
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
为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定下了千年的基业。
出行险情一:前218年,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
出行险情二:前216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蓝池。
出行,是秦始皇重要行政方式之一。
这组信息说明什么?
一、最初的呐喊—大泽乡起义
二、最差的时代—秦的暴政
三、最后的哀叹—秦的灭亡
子任务一:读图文,你能捕捉到哪些历史信息?
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最初的呐喊—陈胜吴广起义
子任务二:根据课本和地图,尝试画出大泽乡起义的过程
秦末起义形势图
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占领陈县,陈胜称王,
建立张楚政权
大泽乡起义后,队伍迅速发展
秦二世反扑
陈胜、吴广被害,起义失败
起义军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
起义军内部存在矛盾
缺乏后援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材料一: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 ——范文澜《中国通史》
梳理大泽乡起义的基本概况
时 间
人物
地点
原因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大泽乡
因大雨戍守误期按律要被处死(直接原因)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秦王朝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影响
思考:假如没有大泽乡遇雨延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
最差的时代—秦的暴政
子任务三:析图文,如果没有这场大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材料一:至于始皇,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一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秦二世)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贾谊《过秦论》
组图一:
◎秦坑儒谷碑
组图二:
组图三:
赋税沉重
秦二世残暴统治
秦朝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官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北击匈奴及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左右。秦始皇先后进行5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记功,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
徭役、兵役繁重
组图一:
从史籍和秦律的记载看,秦的刑罚大体可以分为十二类。《秦律》还规定,各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甚至三种并用。这种不同刑罚的排列组合,在秦的司法实践中,使本来种类相当多的刑罚更加名目繁多,使本来来已经残酷的刑罚更加残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著作
组图二:
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秦坑儒谷碑
唐朝诗人章碣作《焚书坑》用“坑灰未冷山东乱”来讽刺秦始皇焚书的做法并不能使统治长久。今陕西西安临潼有一个坑儒谷,据说是当年坑儒的地方。
焚书坑儒
赋税沉重
严刑峻法
焚书坑儒
秦二世更加残暴
徭役和兵役繁重
爆发农民大起义
结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最后的哀叹—秦的灭亡
秦末起义形势图
子任务四:观察秦末起义形势图,秦末农民起义形势有何特点?
时间上:起义蔓延形势快;
空间上:范围广且集中在原六国之地。
项羽:破釜沉舟,歼灭秦军主力。
刘邦:抓住时机,直抵秦都咸阳。
最后的哀叹—秦的灭亡
各路反秦势力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群起响应,一些原六国贵族也试图借机复国。他们中有的直接加入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有的带领队伍起兵反秦,如项梁、项羽等。此外,秦吏萧何、曹参,儒士叔孙通,市井平民樊哙(kuài)和周勃等社会各阶层人士,纷纷投入反秦的浪潮中。在各地反秦斗争的打击下,秦朝迅速走向灭亡。
人民群众、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子任务五:思图文,议一议为什么反秦浪潮并未平息?
秦朝仅存在短短十几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秦统一中国
公元前
221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
209年
秦二世
继位
公元前
210年
公元前
207年
陈胜、
吴广起义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民才是历史的主宰
人民利益至上
秦末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取得民心
秦的暴政
项羽、刘邦起义
直接
根本
知识小结
课后拓展
追逐历史的微光
我校即将举办“追逐历史的微光活动”,根据所学,请你选择本课的一位历史人物,以“我眼中的 ”为主题,(运用漫画图、制作人物卡、人物述评、历史小论文等方式)进行评析。
要求:
(1)遵循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全面地、一分为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图文并茂,有吸引读者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