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1张PPT+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2024年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1张PPT+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2024年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8 08:3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三国鼎立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历史(统编版)
208年
赤壁之战
229年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80年
西晋统一全国
317年
东晋建立
·单元学习目标
知道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理解政权分立下孕育着统一的趋势。
了解人口迁徙、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420年
南朝开始
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
494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本课学习目标
简要叙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分析两场战役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曹操军队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
了解魏蜀吴三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明人绘曹操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曹操之境——乱世难为
孤始举孝廉(汉代选官方式),年少……欲为一郡守(地方长官),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改革弊政),平心选举(公平选拔)。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请用一个字形容东汉末年政局形势
违迕诸常侍(当时操纵政权的宦官)。以为强豪所忿(愤恨),恐致家祸,故以病还(托病还乡)。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蒿里行》
曹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之境——乱世难为
如果你是曹操的谋士,请为他定下发展大计
VS
曹操之志——再造统一
时间
交战双方
主要战术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阅读P92-P93相关史事,完成表格
官 渡 之 战
200年
曹操胜
袁绍大军VS曹操大军
以少胜多
火攻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曹操之志——再造统一
材料一:毛玠语(告诉)太祖(曹操)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公(曹操)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是岁乃募(招募人民)田许下(曹操势力范围),得谷百万斛。
——西晋·陈寿《三国志》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实行屯田,发展生产
材料三:
军事:奇袭乌巢,战术正确
官渡之战示意图
活动一:探究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不仅)天时,抑亦(或是)人谋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曹操之志——再造统一
时间
交战双方
主要战术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阅读教材P93-P94,完成表格
208年
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火攻
赤 壁 之 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曹操大军VS孙刘联军
曹操之志——再造统一
曹操之志——再造统一
时间
交战双方
主要战术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时间
交战双方
主要战术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阅读教材P93-P94,完成表格
官 渡 之 战
200年
曹操胜
袁绍大军VS曹操大军
以少胜多
火攻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08年
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火攻
赤 壁 之 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曹操大军VS孙刘联军
曹操之志——再造统一
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遇到)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才)使周瑜虚获此名。”
——西晋·虞溥《江表传》
曹操的认识正确吗?
曹操之志——再造统一
材料一:亮(诸葛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北伐乌桓获得大胜之后,骄傲情绪很重……一把火,把他统一中国的迷梦彻底摧毁。
——张作耀《曹操评传》
活动二:作为曹操的谋士,请为他撰写战败分析反思报告
曹操之志——再造统一
军事:不善水战
个人:骄傲轻敌
战术高超
VS
天时:疾疫大兴;骤起东南风
联军严阵以待
VS
曹操之憾——三国鼎立
标出三国建立的时间、国号、皇帝和都城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活动三:三国鼎立是历史的退步还是进步?
史料1 三国人口加起来总共是767万人,只不过是东汉末期人口5648万人的七分之一。
——讲谈社《三国志的世界》
史料2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七上《中国历史》
史料3 蜀汉开发羌地和南中,东吴则在华中和东南地区,收罗山区的山越(原属越族)、宗部……曹魏在北方开拓东北和北方的资源和人力。 ——许倬云《说中国》
整体局势:倒退
局部局势:进步
评价历史现象:全面辩证、一分为二
曹操之憾——三国鼎立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朝
东汉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
课堂小结
袁绍
官渡
之战
曹操
曹操
赤壁
之战
孙刘联军
曹丕

刘备

孙权

东汉
末年
军阀
割据
课后作业
京剧《捉放曹》中曹操的扮相
(曹操)叹曰:“我前后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脩(曹操大儿子曹昂,死于战乱)若问‘我母所在’(之前曹操和正妻离婚),我将何辞以答。
——三国·鱼豢《魏略》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述志令》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学完本课,你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请尝试评价曹操。
英雄已逝,
成败转头空。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