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课题 北京喜讯到边寨 年级 五年级 主设计者
教学方法 直观法、对比法、表演法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试着分辨每个主题的情绪、力度、节奏的不同,并能通过动作表现出来。2.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的分类,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
教学重点 试着分辨每个主题的情绪、力度、节奏的不同,并能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试着分辨每个主题的情绪、力度、节奏的不同,并能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改
一、欣赏导入:1.欣赏第一主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大家根据音乐情绪为这段音乐起个名字。2.引入新课:同学们编得很好,通过这些名字说明大家感受到了音乐热烈、欢腾的气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乐曲 ---《北京喜讯到边寨》(再次欣赏,记住主题)3.揭示曲名,简介创作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后举国欢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北京喜讯到边寨》。4.出示学习目标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完整欣赏全曲:提问:刚才这段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2.介绍曲子的结构。三、展示点拨,交流提升。分段欣赏: 1.聆听引子。 a提问:引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在表现什么情景? b小结学生答案。2. 聆听第一乐段: a提问:欣喜若狂的人们在做什么?b小结学生答案。3. 聆听第二乐段:a这是一段轻松、活泼的旋律,和第一乐段的情绪形成了对比。你们听,这一乐段在表现什么?b小结学生答案。4.聆听第三乐段:a这一乐段在音色、节奏上都发生了变化,你们能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b小结学生答案。5.聆听第四乐段:a这一乐段的旋律具有典型的苗族音乐的风格,优美抒情,我们叫它“歌唱主题”,你们听,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在表现什么情景?b小结学生答案。6.聆听第五乐段:a听听这一乐段中有几种不同的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是什么样子,在表现什么?b小结学生答案。7.聆听尾声: a这时乐曲再次出现了第一乐段“欢腾主题”,这是乐曲的尾声。请听乐曲结尾的力度、速度有什么变化,在音乐中又加进了什么打击乐器,起了什么作用? b小结学生答案。四、达标检测,分层训练。总结音乐特点。五、总结提升,反思评价。1.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课上的表现如何?2.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师:同学们,2019年是我们祖国70周岁的生日。70年风云际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听着欢腾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喜庆的氛围中吧! 一、1.欣赏音乐,踊跃起名字。2.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再次欣赏这段主题,记住主题。3. 了解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知道是“北京”的什么喜讯传到了哪个边寨。4.看课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1.完整欣赏乐曲,熟悉乐曲旋律,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2.了解曲子是由:引子+五个乐段+尾声组成。三、1.a聆听,回答。 b听教师小结,了解这一乐段所表现的情景。2.a聆听,回答。b听教师小结,了解这一乐段所表现的情景。3. a聆听,回答。b听教师小结,了解这一乐段所表现的情景。4.a聆听,回答。b听教师小结,了解这一乐段所表现的情景。5. a聆听,回答。b听教师小结,了解这一乐段所表现的情景。6. a聆听,回答。b听教师小结,了解这一乐段所表现的情景。7.a聆听,回答。b听教师小结,了解这一乐段所表现的情景。四、(1)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2)热情洋溢,粗犷奔放;(3)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五、1.学生自评、互评。2.教师总结,渗透德育。
板书设计 北京喜讯到边寨 郑路、马洪业曲管弦乐曲 生动明快 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 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教后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