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语感,理解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再现“山市”奇景,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文章手法,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作者及《聊斋志异》。
2、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新课。
看过电影《画皮》吗?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怎样的书?作者又是谁呢?
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居士:居家之士,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如:白居易:香山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王安石:半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李白:青莲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书屋的名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其中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郭沫若曾在蒲松龄的故乡山东今淄博为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山市是什么意思呢?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美丽而又奇特,然而好几年也难得一次,所以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大家想不想看看这山中蜃景?今天,就让我们随蒲松龄一起去欣赏他笔下的山中蜃景?
二、朗读,疏通文意。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更离不开一个“读”字。我们要通过朗读,掌握生僻字词的读音,把握语音的抑扬顿挫,熟悉课文的基本内容。 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正音。
奂(huàn)山 禹(yǔ) 青冥(míng) 禅(chán)院
飞甍(méng) 高垣(yuán) 睥睨(pì nì) 连亘(gèn)
窗扉(fēi) 逾(yú)时 倏忽(shū)
2、请同学们再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停顿。……
3、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在你朗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有没有弄不懂的地方?下面我们再次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拿不准的地方作上记号,你认为优美的词语也作上记号。
交流后归纳作结:
表示时间的词语:
忽(忽然)、无何(不久,不一会儿)、未几(与“无何”含义相同)、既而(不久)、
逾时(过了一会儿)、倏忽(突然)
通假字:
一切乌有:“乌”同“无”。
裁如星点:“裁”同“才”。
古今异义词:
直接:古义:一直连接到;今义:不经过中间的事物。
睥睨:古义: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今义:斜着眼睛看。
危楼:古义:高楼;今义:结构不安全的有危险的楼房。
四字美词:
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难句翻译:
①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之一。
②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
③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有靠着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⑤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三、结束语:
文章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市在不断地变化,作者共描写了几幅不同的画面?我们下节课来探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再现“山市”奇景,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文章手法,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课文导入。文章描绘了从山市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市在不断地变化,作者共描写了几幅不同的画面?
二、再现“山市”奇景,理清文章思路。
1、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市在不断地变化,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看看,作者共描写了几幅不同的画面。
四幅:孤塔、宫殿、城郭、危楼。
2、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推敲的地方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同学们可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一下。可以运用“多侧面发现”的方法,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描写角度、情感表达以及同学们可以发现的其他方面加以体会,说一说你所发现的文章值得我们学习的美点。
总结归纳:
①修辞恰当。“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是巧妙的夸张;“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是生动的比喻;“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是整齐的排比。
②详略得当。作者写城郭“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气象,以虚代实,粗粗勾勒了一个庞大城市的规模和轮廓。但对“危楼”,不仅描摹了楼的高大、雄伟以及它简洁、明朗的结构,而且还用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写出了楼上各色人等的活动,细腻点染了楼中人物的风姿和神态。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赏心悦目。一系列四字美词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明了而又富于表现力。
③动静结合。作者采用虚实相生、动静相结合的笔法,具体描绘了山间蜃景中变幻莫测的一楼一景,一人一态,写得极有情味,令人目不暇接。
3、目睹山市奇景,是偶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缘里的幸运。蒲松龄的《山市》文景皆佳,韵味荡漾。无论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曲尽其妙,给人以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之感。对于这样的名篇佳作,我们当然要熟读成诵。同学们不妨先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层,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背诵下来。
三、延伸运用,学习文章手法,进行片段练习。
同学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为我所用的东西才会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蒲松龄用如此优美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难得一见的山市奇观,我们不妨学习文章的写法,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试着写一段景物描写片段。比如日出、日落,风雨……要求:运用时间顺序,写出景物的变化,同时适当运用文中所学的其他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