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二单元基础课时18溶液的酸碱性与pH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二单元基础课时18溶液的酸碱性与pH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09 18: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基础课时18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学习任务 1.通过掌握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学会计算酸碱的pH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的互算,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溶液的酸碱性
根据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溶液可分为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
【特别提醒】 在25 ℃时,纯水中c(H+)=c(OH-)=10-7 mol·L-1,如果未指明温度,当c(H+)或c(OH-)等于10-7 mol·L-1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溶液中c(H+)>c(OH-)时,溶液显酸性。 (√)
(2)c(H+)(3)用c(H+)、c(OH-)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酸碱性,不受温度影响。 (√)
二、溶液的pH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与测量
1.溶液的pH与c(H+)及酸碱性的关系
(1)pH是c(H+)的负对数,其表达式是pH=-lg_c(H+)。
(2)溶液的pH、c(H+)及酸碱性的关系图(25 ℃):
(3)pH的适用范围:1×10-14 mol·L-1≤c(H+)≤1 mol·L-1。
2.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
①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②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
(2)pH试纸。
(3)pH计。
pH计(又称酸度计)精确度高,可直接从仪器中读出溶液的pH(读至小数点后2位)。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pH=0的酸,是酸性最强的酸。 (×)
(2)升高温度,纯水的pH变为6.5,则此时纯水显酸性。 (×)
(3)常温下,加入酚酞显无色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4)一定温度下,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
(5)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应将玻璃棒洗净后立即蘸取待测液滴于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血液的酸碱平衡
为了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各种体液的 pH 都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例如,血液的正常 pH 范围是 7.35~7.45(平均为7.4),唾液的正常 pH范围是6.6~ 7.1。大多数体液都要保持一个较小的 pH变化范围,如果pH变化超出范围,就可能产生危害。当血液的pH降到7.2以下会引起酸中毒,升至7.5以上会引起碱中毒,降至6.8以下或升至7.8以上,会危及生命安全。血液中的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的酸碱度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缓冲作用可用下列平衡表示:(aq) H2CO3 CO2(g)+H2O(l)。当体系中增加少量强酸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消耗H+;当增加少量强碱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消耗OH-。由于和H2CO3的浓度较大且可以调节,因此可以防止体系的pH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
[问题1] 溶液的酸碱性。
(1)有H+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吗?有OH-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吗?
(2)试讨论pH分别为6、7、8的三种溶液一定分别呈酸性、中性、碱性吗?
(3)在一定温度下,强碱的pH一定比弱碱的pH大吗?
(4)升高温度时,促进了水的电离,故水电离出的c(H+)>1.0×10-7 mol·L-1,因此溶液显酸性,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1)不一定。在任何水溶液中,都既有H+又有OH-,所以有H+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有OH-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2)都不一定。因为pH只能表示c(H+)的大小,而无法确切知道c(OH-)的大小。溶液的酸碱性不只取决于c(H+)的大小,而是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在室温下,pH分别为6、7、8的三种溶液一定分别呈酸性、中性、碱性,但非室温下就不一定了。
(3)不一定。pH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c(OH-)的大小,强碱溶液中c(OH-)不一定大,弱碱溶液中c(OH-)不一定小。
(4)不正确。升高温度时,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H+)>1.0×10-7 mol·L-1,但在纯水中c(H+)和c(OH-)同时增大,且始终相等,故溶液仍呈中性。
[问题2]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记录数据时又要注意什么?是否可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提示: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产生误差;用pH试纸读出的pH只能是整数;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因为氯水呈酸性的同时也呈现强氧化性(漂白性)。
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实质是c(H+)与c(OH-)的相对大小,不能只看pH,一定温度下pH=6的溶液也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应注意温度。
2.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强弱的关系
(1)区别:
①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
②酸、碱的强弱是以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来区分的,强酸、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弱酸、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
(2)联系:
①强酸溶液的酸性不一定比弱酸溶液的酸性强,中和能力相同的酸,其提供H+的能力相同。
②酸性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酸溶液,酸性相同的溶液弱酸浓度大,中和碱的能力强。
3.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相当于对溶液进行了稀释。
测溶液pH时的三注意
①不能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也不能将pH试纸先用水润湿,否则会将溶液稀释,可能导致所测定的pH不准确,使酸性溶液的pH变大,碱性溶液的pH变小,但中性溶液不受影响。
②若某溶液具有漂白性,则不能用酸碱指示剂测定该溶液的酸碱性,也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
③pH试纸不能测c(H+)>1 mol·L-1或的溶液的pH。
1.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温度下,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
C.当溶液中的c(H+)或c(OH-)较小时,用pH表示其酸碱度更为方便
D.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pH
D [A项,因pH=-lg c(H+),所以pH越小,c(H+)越大,酸性越强,pH越大,c(H+)越小,则c(OH-)越大,碱性越强,正确;B项,在常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正确;C项,当c(H+)或c(OH-)小于1 mol·L-1时,使用pH表示其酸碱度更为方便,正确;D项,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正确的做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错误。]
2.某同学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用广范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因为新制氯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测定。
[解析] 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的操作是错误的,会使测定的溶液被稀释。
[答案] (1)不正确 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产生误差
(2)盐酸的pH 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醋酸溶液中c(H+)受到的影响比盐酸中的小,故误差较小
(3)漂白性 pH计
溶液pH的计算方法
25 ℃时,溶液酸碱性与c(H+)、pH的关系如图。
[问题1] 在25 ℃时溶液的pH是多少?
提示:在25 ℃时溶液中c(OH-)=2×0.5×10-2mol·L-1=1×10-2mol·L-1,c(H+)==mol·L-1=1×10-12mol·L-1,pH=-lg c(H+)=-lg (1×10-12)=12。
[问题2] 将pH=1的盐酸稀释1 000倍,溶液的pH为多少?
提示:pH=1的盐酸中c(H+)=,稀释1 000倍,则H+的浓度为1×10-4mol·L-1,pH=4。
[问题3] 在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与pH=1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计算过程如下:
pH=13的NaOH溶液中H+浓度为1×10-13mol·L-1,pH=11的Ba(OH)2溶液中H+浓度为1×10-11mol·L-1,故二者的混合液中H+浓度为×(1×10-13mol·L-1+1×10-11mol·L-1)≈5×10-12mol·L-1,故pH=-lg c(H+)=-lg(5×10-12)≈11.3,该过程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求算NaOH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时,必须先计算混合液中的c(OH-),然后借助Kw求算出c(H+),最后求得pH。设NaOH溶液、Ba(OH)2溶液的体积均为V L,c(OH-)=mol·L-1=0.050 5 mol·L-1,则pH==13-lg 1.98≈12.7。
1.强酸、强碱单一溶液pH的计算
(1)计算c mol·L-1 HnA强酸溶液的pH (25 ℃)。
①c(H+)=nc mol·L-1;
②pH=-lg c(H+)=-lg nc。
(2)计算c mol·L-1 B(OH)n强碱溶液的pH (25 ℃)。
①c(OH-)=nc mol·L-1;
②c(H+)== mol·L-1;
③pH=-lg c(H+)=14+lg nc。
2.酸碱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
(1)强酸与强酸混合(稀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c混(H+)=,然后再求pH。
(2)强碱与强碱混合
先计算c混(OH-)=,
再求c混(H+)=,最后求pH。
(3)强酸与强碱混合(稀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pH=7 (25 ℃)。
②酸过量:
先求c余(H+)=,
再求pH。
③碱过量:
先求c余(OH-)=,
再求c(H+)=,最后求pH。
【特别提醒】 a.凡是单一酸溶液、酸酸混合溶液、酸碱混合溶液酸过量时,均直接求c(H+),再求pH;
b.单一碱溶液、碱碱混合溶液、酸碱混合溶液碱过量时,必须先求c(OH-),再求c(H+),最后求pH。
3.酸或碱溶液稀释后溶液pH的变化(25 ℃)
酸(pH=a) 碱(pH=b)
弱酸 强酸 弱碱 强碱
稀释10n倍 apH>b-n pH=b-n
无限稀释 pH趋向于7
注:a+n<7,b-n>7。
1.常温下,将pH=8和pH=10的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约为(  )
A.8.3   B.9
C.9.7   D.无法确定
C [由于两种溶液均为强碱溶液,故应先求溶液中的c(OH-),再求c(H+)和pH。设混合前两种强碱溶液的体积均为V L,c(OH-)= mol·L-1≈5×10-5 mol·L-1,故c(H+)= mol·L-1=2×10-10 mol·L-1,pH=-lg (2×10-10)≈9.7。]
2.常温下,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①1.0×10-4 mol·L-1盐酸的pH为________。
②将0.4 g 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1 L溶液,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
(2)pH=2的盐酸与pH=4的盐酸,若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c(H+)为________,pH为________。
(3)将200 mL 5×10-3 mol·L-1 NaOH溶液与100 mL 2×1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c(OH-)为________,c(H+)为__________,pH为________。
(4)pH=12的NaOH溶液与pH=2的H2SO4溶液,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若按9∶11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若按11∶9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
[答案] (1)①4 ②12 (2)1.0×10-3 mol·L-1 3 (3)1.0×10-2 mol·L-1 1.0×10-12 mol·L-1 12 (4)7 3 1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时,pH=6.5的纯水呈酸性
B.常温下将1×10-6 mol·L-1盐酸稀释1 000倍,所得溶液的pH为9
C.在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c(H+)为1×10-13 mol·L-1时,此溶液的pH可能为1或13
D.将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 mL分别稀释100倍,所得醋酸溶液的pH略大
C [纯水中c(H+)=c(OH-),始终呈中性,故A错误。常温下,酸溶液无论稀释多少倍,pH始终小于7,故B错误。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作用,可能是加入了酸或碱;若加入了酸,则溶液中的氢离子主要是酸电离产生的,c(H+)=,pH=1;若加入了碱,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是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pH=13,故C正确。盐酸为强酸,pH=2的盐酸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4;醋酸是弱酸,稀释过程促进了醋酸的电离,则pH=2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4,所以所得醋酸溶液的pH略小,故D错误。]
2.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
A.溶液中c(OH-)>c(H+)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色的溶液
C.溶液中c(H+)=10-6.5 mol·L-1
D.常温时,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9 mol·L-1
B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关键是看c(H+)和c(OH-)的相对大小,若c(H+)>c(OH-),溶液呈酸性;而pH<7或c(H+)>10-7 mol·L-1溶液呈酸性,仅适用于常温时,若温度不确定,就不能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B项中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为酸性;D项中常温下水电离的c(H+)<10-7 mol·L-1,说明向水中加入了抑制水电离的酸或者是碱,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A [pH试纸的使用方法: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随即(30 s内)用标准比色卡与之对照,确定溶液的pH。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若用水润湿会使溶液变稀,使测定结果可能产生误差。]
4.常温下,关于溶液的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5
B.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 mol·L-1
C.将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稀释为2 L,pH=13
D.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6
C [A项,pH=3的醋酸溶液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稀释100倍时,3基础课时固基练(18)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B.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仍呈中性
C.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D.向0.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水,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将减小
A [A项,溶液中c(H+)=c(OH-)时为中性,c(H+)=,说明c(H+)=c(OH-),则溶液为中性,正确;B项,加热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则pH减小,溶液中c(H+)=c(OH-),仍呈中性,错误;C项,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c(OH-)增大,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Kw不变,错误;D项,酸电离的氢离子能抑制水的电离,向0.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水,酸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小,则水电离的c(H+)增大,错误。]
2.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25 ℃时,pH=5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B [pH=7,说明c(H+)=10-7mol·L-1,当温度比室温高时,中性溶液中的c(H+)>10-7mol·L-1,pH<7,则pH=7的溶液显碱性,故A项错误;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由于它们所含H+和OH-的物质的量未知,因此无法判断它们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故C项错误;非电解质溶于水 ,可以使溶液显酸性、碱性、中性,如SO2溶于水生成H2SO3,溶液显酸性,NH3溶于水生成NH3·H2O,溶液显碱性,乙醇、蔗糖等溶于水,溶液显中性,故D项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常温下,pH=5的溶液和pH=3的溶液相比,前者c(OH-)是后者的100倍
C.室温下,每1×107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
D.在1 mol·L-1的氨水中,改变外界条件使增大,则溶液的pH一定增大
B [A.溶液显酸碱性的本质为c(H+)与c(OH-)的相对大小,当c(H+)>c(OH-)时溶液才呈酸性,故A错误;B.pH=5,c(OH-)=1×10-9 mol·L-1,pH=3,c(OH-)=1×10-11 mol·L-1,前者c(OH-)是后者的100倍,故B正确;C.室温时,每升水有1×10-7 mol水分子发生电离,即≈55.6 mol水分子中只有1×10-7 mol水分子电离,1×107个水分子中只有个水分子电离,故C错误;D.氨水中存在+OH-平衡,当加NH4Cl晶体时,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OH-)减小,pH减小,故D错误。]
4.室温下,下列各组溶液的pH一定等于7的是(  )
A.pH=1和pH=12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B.0.05 mol·L-1H2SO4与0.10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将pH=5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
D.pH=1的H2SO4与溶液等体积混合
B [A项中,酸、碱强弱未知,pH不一定等于7;B项中,强酸、强碱如果各为V L,则n(H+)=n(OH-)=0.1V mol,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项中,pH=5的弱酸稀释100倍后,pH应小于7;D项中,酸、碱反应后碱过量,溶液应呈碱性。]
5.某温度下纯水的c(H+)=1.0×10-6 mol·L-1,在此温度下,将pH=8的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  )
A.11∶1   B.9∶2
C.1∶11   D.2∶9
D [依题意该温度下的Kw=1.0×10-12,则pH=8的溶液的c(OH-)=1×10-4 mol·L-1,pH=5的盐酸的c(H+)=1×10-5 mol·L-1。设Ba(OH)2溶液的体积为V1,盐酸的体积为V2,混合溶液的pH=7,c(OH-)=该溶液显碱性,Ba(OH)2过量,依题意得=1×10-5 mol·L-1,解得=。]
6.将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
A.a=b=100   B.a=b=1 000
C.a<b   D.a>b
C [若a=b=1 000,稀释后的CH3COOH溶液pH<5,若使CH3COOH溶液pH=5,就必须继续加水稀释,即a<b。]
7.在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1 mL pH=3的一元酸溶液稀释到10 mL,若溶液的pH<4,则此酸为弱酸
B.将1 mL 1.0×10-5 mol·L-1盐酸稀释到1 000 mL,得到pH=8的盐酸
C.用pH=1的盐酸分别中和1 mL pH=13的NaOH溶液和氨水,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大
D.pH=2的盐酸与pH=1的硫酸比较,c(Cl-)=
A [A项,假设该酸是强酸,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为4,实际上溶液的pH小于4,说明溶液中存在弱酸的电离平衡,所以该酸是弱酸;C项,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用pH=1的盐酸分别中和1 mL pH=13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消耗盐酸的体积大。]
8.常温下,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2SO4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将②④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10 mL上述四溶液中各加入9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答案] A
9.(易错题)室温下,现有三种酸的稀溶液:a.HCl溶液,b.CH3COOH溶液,c.H2SO4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三种酸溶液的浓度相同,则其pH的顺序为b>a>c
B.同浓度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分别用氢氧化钠中和,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顺序为c>a>b
C.pH相等的三种酸溶液中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顺序为b>a>c
D.同pH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分别与少量且质量相同的Zn片反应,反应所需时间的顺序为a=c>b
B [HCl为一元强酸、H2SO4为二元强酸、CH3COOH为一元弱酸,相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pH的顺序为b>a>c,故A项正确;同浓度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中酸的物质的量相同,用氢氧化钠中和,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顺序为c>a=b,故B项错误;pH相等的三种酸溶液中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顺序为b>a>c,故C项正确;同pH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分别与少量且质量相同的Zn片反应,反应所需时间顺序为a=c>b,故D项正确。]
10.已知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Kw=1×10-12,下列溶液的温度均为100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0.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2
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
C.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 mL
A [A项,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中,c(H+)=0.005 mol·L-1×2=0.01 mol·L-1,pH=-lgc(H+)=-lg 0.01=2;B项,0.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c(OH-)=0.001 mol·L-1,c(H+)== mol·L-1=,pH=-lg(1×10-9)=9;C项,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pH=6;D项,pH=3的H2SO4溶液c(H+)=10-3mol·L-1,pH=9的NaOH溶液,c(OH-)=10-3mol·L-1,二者完全中和,需要溶液的体积相等。]
11.(素养题)25 ℃时的三种溶液:
①pH=2的醋酸;②pH=2的硫酸;③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体积扩大100倍,所得溶液pH变为4
B.①与②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V1 L②溶液和V2 L③溶液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3,则V1∶V2=11∶9
D.①与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7
C [A.①CH3COOH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加水促进电离,所以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后,pH变化小于2,即所得溶液pH<4,故A错误;B.pH=2的醋酸的浓度c远大于0.01 mol/L,pH=2的硫酸的浓度为0.005 mol/L,所以①与②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故B错误;C.pH=2的硫酸中c(H+)=0.01 mol/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OH-)=0.01 mol/L,混合后溶液中c(H+)=0.001 mol/L,则0.01V1-0.01V2=(0.01V1+V2),V1∶V2=11∶9,故C正确;D.CH3COOH是弱酸,①与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pH<7,故D错误。]
12.(1)某温度(T ℃)时,测得0.01 mol·L-1 K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K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温度下,将pH=a的Ba(OH)2溶液Va L与pH=b的HNO3溶液V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1,b=3,则Va∶Vb=________________。
②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Va∶Vb=10∶1,则a+b=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T ℃时,0.01 mol·L-1的KOH溶液中c(OH-)=10-2 mol·L-1,其pH=11,即c(H+)=10-11 mol·L-1,则水的离子积为10-13。
(2)①pH=11的Ba(OH)2溶液中c(OH-)=,pH=3的HNO3溶液中c(H+)=10-3 mol·L-1,酸中n(H+)=Vb L×10-3 mol·L-1,碱中n(OH-)=Va L×10-2 mol·L-1,若混合后呈中性,则Va×10-2=Vb×10-3,即Va∶Vb=1∶10。
②酸中n(H+)=Vb L×10-b mol·L-1,碱中c(OH-)= mol·L-1=10-13+a mol·L-1,若混合后呈中性,则Vb×10-b=Va×10-13+a,即=1013-a-b=10,即a+b=12。
③若混合后pH=10,即c(OH-)= mol·L-1=10-3 mol·L-1,故=10-3,即Va∶Vb=1∶9。
[答案] (1)10-13 (2)①1∶10 ②12 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