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1课时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理解有机物分子结构
决定于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了解有机物分子
的不同表示方法。
2.通过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模型,建立对有机物分子的直观认识,建立
根据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分析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的思维模型。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课时对点练
二、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内
容
索
引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和成键方式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4
4
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碳环
2.比较乙烯、乙炔、苯形成的共价键特点及原子的空间位置
乙烯 乙炔 苯
有机物结 构简式 CH2==CH2 CH≡CH
球棍模型
共价键 —C≡C— 介于 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单键与双键
原子的成键特点及空间位置 每个碳原子与___ 原子成键,形成1个 ,键角 ,分子中___ 原子共平面 每个碳原子与____ 原子成键,形成1个 ,键角 ,分子中___原子共直线 每个碳原子与___
原子成键,键角
, 原子共平面
3个
碳碳双键
120°
6个
2个
碳碳三键
180°
4个
3个
120°
12个
3.单键、双键、三键与分子的化学性质
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碳原子饱和性 饱和 不饱和 不饱和
稳定性 稳定 一个键较另一个键易断裂 个键较另一个键易断裂
溴的CCl4溶液 不反应 反应 反应
酸性KMnO4溶液 不反应 反应 反应
两
加成
加成
氧化
氧化
(1)C原子只能与C原子形成不饱和键( )
(2)任何有机物中H原子数目不可能为奇数( )
(3)五个C原子之间可能形成五个碳碳单键( )
(4)具有六个碳原子的苯与环己烷的结构不同( )
(5)烷烃分子中的碳链一定是一条直线( )
(6)烯烃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
正误判断
×
√
√
√
×
×
1.依据丁烷( )、异戊烷( )的键线式分析烷烃分子中共价键的特点及碳原子的空间特点。
深度思考
答案 每个碳原子与4个原子成键,形成四个单键(σ键),碳原子均为sp3杂化,键角接近109°28′,烷烃分子中的碳链是折线形碳链。
2.(2020·重庆月考)某烃结构简式为 ,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解析 该烃的结构简式可以写为 。因为—CH3
中的四个原子既不在同一直线上,也不在同一平面上,故A、B错;
—CH3上的3个氢原子中,最多只有一个与其余原子共面,C错;
如图所示,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对。
方法指导
结构不同的基团连接后原子共面分析
(1)平面与平面连接,如果两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由于单键可旋转,两个平面可以重合,但不一定重合。
如苯乙烯: ,分子中共平面原子至少12个,最多16个。
(2)平面与立体连接,如果甲基与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甲基的一个氢原子可能暂时处于这个平面上。如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返回
二、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1)极性键: 元素的两个原子成键时,它们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将偏向 电子能力较强的一方,所形成的共价键。
存在:A—B、A==B,A≡B型键,成键的两个原子不同,它们吸引电子的能力 ,共用电子对偏向 的一方,使该方的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用δ-表示),另一方元素的原子则带部分正电荷(δ+表示)。
不同
吸引
不同
吸引电子对能力强
(2)非极性键: 元素的两个原子成键时,它们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相同,所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存在:A—A、A==A,A≡A型键,成键的两个原子相同,吸引电子的能力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因此参加成键的两个原子都不显电性。
2.共价键极性强弱判断
比较共价键极性强弱的实质是比较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大小,一般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电负性差值 ,键的极性 。
同种
相同
越大
越强
3.共价键的极性与物质化学性质的关系
共价键是否具有极性及极性的强弱程度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共价键的极性 ,反应中共价键越容易发生 ,即反应活性越强。
越强
断裂
(1)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
(2)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
(3)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
(4)当氧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偏向氟原子( )
(5)乙烯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6)乙醇分子中“C—H”键的极性比“O—H”的极性弱( )
正误判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