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4 14:2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羚羊木雕
张之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2、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进入中学虽然才半个学期,但已经有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天的小树一般在慢慢长大,你们的思想在变化、个性在崭露,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历史要用笔来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笔自己写的时候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的脑海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发芽、成长,我们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是那个事事听从家长的小朋友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便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怦怦(pēng) 树杈(chà) 寒颤(zhàn)  发愣(lèng )
脸颊(jiá) 攥着(zuàn)  逮着玩(dǎi)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①、本文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
爸爸从非洲带来的非常贵重的黑色羚羊木雕。
②、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情?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被爸爸妈妈发现了,逼着我去要回来,我很伤心。
③、这件事情主要涉及哪些人?
“我”、万芳、妈妈、爸爸、奶奶和万芳妈。
④、我为什么要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
我和万芳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万芳为人仗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换了被划破的裤子,为此还被她妈妈罚站了一个钟头。她到我家来玩,看到了羚羊木雕,非常喜欢,于是我便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她,作为我们友谊的见证。
三、探究。
1、刚才我们熟悉了课文的内容,“羚羊木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回到了“我们”家里,从表面上看“我们”一家并没有失去什么东西,可一家人都弄得不高兴。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被爸爸妈妈发现了,逼着我去要回来,我很伤心。对于这件事,我有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原句回答)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2、末尾是一句反问句,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说:这不能我怪我。哪么还应该怪谁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文中所写的六个人:“我”、万芳、妈妈、爸爸、奶奶和万芳妈对这件事的态度。发言要从文中找依据,讨论后归纳:
认为必须要回来的人有:妈妈、爸爸、万芳 ( http: / / www.21cnjy.com )妈(万芳妈认为:作为一个孩子不应该要人家这么贵重的礼物。“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其实与妈妈、爸爸的想法是一样的。)
认为不应该要回来的人有:“我”、万芳、奶奶(奶奶认为羚羊木雕送人可惜,但要回来会伤了孩子的心)。
3、刚才有位同学说爸爸妈妈逼“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要回木雕,这“逼”字说得太好了!那么爸爸妈妈父母是怎么“逼”的呢?哪些语段讲的是这个内容?找出最能体现这个“逼”字的词语。
讨论后教师归纳:
默读课文1——16自然段并讨论,讨论后教师归纳作结:
妈妈的神态: 紧紧地盯着 十分严厉
妈妈的语气: 咄咄咄逼人 坚定
孩了的神态:低着头不敢看 一动不动
孩了的语气:声音有些发抖 哭着喊了起来
小结:妈妈的神态、语气表现她固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硬的态度,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我”被逼无奈、委屈、痛苦的心理与父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哪两位同学愿意用语言来表现这个场景?抽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
4、这些地方虽然没有直接的写心理活动,也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没有直接写“我”是如何如何地伤心,如何如何地不高兴,但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的描写也可以表现出来。这是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除了这三种描写方法外,还有两种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大家比较熟悉了,文中还有心理描写,也就是直接把自己怎么想的直接写出来。请从文中找出几处心理描写的地方?
“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5、文中还有一处景物描写也表现了“我”的伤心,是哪一句?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月光也不再皎洁,而是冷冷的,烘托出了我心情的伤心难过。
小结:写人物,有这五种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在一篇文章中写一个人不一定五种方法都要用。一句话,写人就要写出人的思想性格,精神面貌。在以后的写作中,希望大家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方法。
6、现在我们知道了我的态度了吧!哪么还应该怪谁呢?谈谈你的看法。
《羚羊木雕》一文向我们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
7、其实啊,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羚 ( http: / / www.21cnjy.com )羊木雕”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我们”家里,从表面上看“我们”一家并没有失去什么东西,可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是“逼”,我是“无奈”,奶奶虽然帮助“我”,但她作不了主,万芳妈妈支持了“我”,万芳也原谅了“我”,可我心里还是很伤心。一家人都弄得不高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就不用再争论怪谁了,这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如果你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
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板书如下:
羚羊木雕
张之路
父母(逼)

(理解我要回) 万芳妈妈 →我← 万芳(不理解到理解)

奶奶(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