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基础课时18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任务 1.通过掌握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学会计算酸碱的pH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的互算,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储备
一、溶液的酸碱性
根据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溶液可分为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
=
>
<
【特别提醒】 在25 ℃时,纯水中c(H+)=c(OH-)=10-7 mol·L-1,如果未指明温度,当c(H+)或c(OH-)等于10-7 mol·L-1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溶液中c(H+)>c(OH-)时,溶液显酸性。 ( )
(2)c(H+)
(3)用c(H+)、c(OH-)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溶液酸碱性,不受温度影响。 ( )
√
√
√
二、溶液的pH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与测量
1.溶液的pH与c(H+)及酸碱性的关系
(1)pH是c(H+)的负对数,其表达式是pH=__________。
(2)溶液的pH、c(H+)及酸碱性的关系图(25 ℃):
(3)pH的适用范围:1×10-14 mol·L-1≤c(H+)≤1 mol·L-1。
-lg c(H+)
2.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
①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____,遇碱变____。
②无色酚酞遇碱变____。
(2)pH试纸。
(3)pH计。
pH计(又称酸度计)精确度高,
可直接从仪器中读出溶液的
pH(读至小数点后2位)。
红色
蓝色
红色
×
×
×
√
×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达成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情境素材]
血液的酸碱平衡
为了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各种体液的 pH 都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例如,血液的正常 pH 范围是7.35~7.45(平均为7.4),唾液的正常 pH范围是6.6~7.1。大多数体液都要保持一个较小的 pH变化范围,如果pH变化超出范围,就可能产生危害。当血液的pH降到7.2以下会引起酸中毒,升至7.5以上会引起碱中毒,降至6.8以下
[问题探究]
[问题1] 溶液的酸碱性。
(1)有H+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吗?有OH-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吗?
(2)试讨论pH分别为6、7、8的三种溶液一定分别呈酸性、中性、碱性吗?
(3)在一定温度下,强碱的pH一定比弱碱的pH大吗?
(4)升高温度时,促进了水的电离,故水电离出的c(H+)>1.0×10-7 mol·L-1,因此溶液显酸性,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1)不一定。在任何水溶液中,都既有H+又有OH-,所以有H+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有OH-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2)都不一定。因为pH只能表示c(H+)的大小,而无法确切知道c(OH-)的大小。溶液的酸碱性不只取决于c(H+)的大小,而是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在室温下,pH分别为6、7、8的三种溶液一定分别呈酸性、中性、碱性,但非室温下就不一定了。
(3)不一定。pH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c(OH-)的大小,强碱溶液中c(OH-)不一定大,弱碱溶液中c(OH-)不一定小。
(4)不正确。升高温度时,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H+)>1.0×
10-7 mol·L-1,但在纯水中c(H+)和c(OH-)同时增大,且始终相等,故溶液仍呈中性。
[问题2]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记录数据时又要注意什么?是否可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提示: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产生误差;用pH试纸读出的pH只能是整数;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因为氯水呈酸性的同时也呈现强氧化性(漂白性)。
[归纳总结]
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实质是c(H+)与c(OH-)的相对大小,不能只看pH,一定温度下pH=6的溶液也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应注意温度。
2.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强弱的关系
(1)区别:
①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
②酸、碱的强弱是以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来区分的,强酸、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弱酸、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
(2)联系:
①强酸溶液的酸性不一定比弱酸溶液的酸性强,中和能力相同的酸,其提供H+的能力相同。
②酸性强的溶液不一定是强酸溶液,酸性相同的溶液弱酸浓度大,中和碱的能力强。
3.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相当于对溶液进行了稀释。
[能力达成]
1.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温度下,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
C.当溶液中的c(H+)或c(OH-)较小时,用pH表示其酸碱度更为方便
D.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pH
√
D [A项,因pH=-lg c(H+),所以pH越小,c(H+)越大,酸性越强,pH越大,c(H+)越小,则c(OH-)越大,碱性越强,正确;B项,在常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正确;C项,当c(H+)或c(OH-)小于1 mol·L-1时,使用pH表示其酸碱度更为方便,正确;D项,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正确的做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错误。]
2.某同学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正确
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
则不产生误差
盐酸的pH
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
使醋酸溶液中c(H+)受到的影响比盐酸中的小,故误差较小
(3)不能用广范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因为新制氯水有_______,可以用_______测定。
[解析] 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的操作是错误的,会使测定的溶液被稀释。
漂白性
pH计
[情境素材]
25 ℃时,溶液酸碱性与c(H+)、pH的关系如图。
溶液pH的计算方法
[问题2] 将pH=1的盐酸稀释1 000倍,溶液的pH为多少?
【特别提醒】 a.凡是单一酸溶液、酸酸混合溶液、酸碱混合溶液酸过量时,均直接求c(H+),再求pH;
b.单一碱溶液、碱碱混合溶液、酸碱混合溶液碱过量时,必须先求c(OH-),再求c(H+),最后求pH。
3.酸或碱溶液稀释后溶液pH的变化(25 ℃)
注:a+n<7,b-n>7。
酸(pH=a) 碱(pH=b)
弱酸 强酸 弱碱 强碱
稀释10n倍 apH>b-n pH=b-n
无限稀释 pH趋向于7
[能力达成]
1.常温下,将pH=8和pH=10的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约为( )
A.8.3 B.9 C.9.7 D.无法确定
√
2.常温下,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①1.0×10-4 mol·L-1盐酸的pH为________。
②将0.4 g 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1 L溶液,该溶液的pH为_____。
(2)pH=2的盐酸与pH=4的盐酸,若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c(H+)为__________________,pH为_____。
(3)将200 mL 5×10-3 mol·L-1 NaOH溶液与100 mL 2×1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c(O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为___________________,pH为________。
4
12
1.0×10-3 mol·L-1
3
1.0×10-2 mol·L-1
1.0×10-12 mol·L-1
12
(4)pH=12的NaOH溶液与pH=2的H2SO4溶液,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若按9∶11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若按11∶9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
7
3
11
学习效果 随堂评估自测
2
4
3
题号
1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时,pH=6.5的纯水呈酸性
B.常温下将1×10-6 mol·L-1盐酸稀释1 000倍,所得溶液的pH为9
C.在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c(H+)为1×10-13 mol·L-1时,此溶液的pH可能为1或13
D.将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 mL分别稀释100倍,所得醋酸溶液的pH略大
2
4
3
题号
1
2
3
题号
1
4
√
2.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
A.溶液中c(OH-)>c(H+)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色的溶液
C.溶液中c(H+)=10-6.5 mol·L-1
D.常温时,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9 mol·L-1
2
3
题号
1
4
B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关键是看c(H+)和c(OH-)的相对大小,若c(H+)>c(OH-),溶液呈酸性;而pH<7或c(H+)>10-7 mol·L-1溶液呈酸性,仅适用于常温时,若温度不确定,就不能用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B项中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为酸性;D项中常温下水电离的c(H+)<10-7 mol·L-1,说明向水中加入了抑制水电离的酸或者是碱,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
2
3
题号
4
1
√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
3
题号
4
1
A [pH试纸的使用方法: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随即(30 s内)用标准比色卡与之对照,确定溶液的pH。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若用水润湿会使溶液变稀,使测定结果可能产生误差。]
2
4
3
题号
1
4.常温下,关于溶液的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5
B.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 mol·L-1
C.将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稀释为2 L,pH=13
D.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6
√
2
4
3
题号
1
题号
基础课时固基练(18)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2.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25 ℃时,pH=5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B [pH=7,说明c(H+)=10-7mol·L-1,当温度比室温高时,中性溶液中的c(H+)>10-7mol·L-1,pH<7,则pH=7的溶液显碱性,故A项错误;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由于它们所含H+和OH-的物质的量未知,因此无法判断它们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故C项错误;非电解质溶于水 ,可以使溶液显酸性、碱性、中性,如SO2溶于水生成H2SO3,溶液显酸性,NH3溶于水生成NH3·H2O,溶液显碱性,乙醇、蔗糖等溶于水,溶液显中性,故D项错误。]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
√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
√
B [A项中,酸、碱强弱未知,pH不一定等于7;B项中,强酸、强碱如果各为V L,则n(H+)=n(OH-)=0.1V mol,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项中,pH=5的弱酸稀释100倍后,pH应小于7;D项中,酸、碱反应后碱过量,溶液应呈碱性。]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
6.将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
A.a=b=100 B.a=b=1 000
C.a<b D.a>b
C [若a=b=1 000,稀释后的CH3COOH溶液pH<5,若使CH3COOH溶液pH=5,就必须继续加水稀释,即a<b。]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
√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
A [A项,假设该酸是强酸,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为4,实际上溶液的pH小于4,说明溶液中存在弱酸的电离平衡,所以该酸是弱酸;C项,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用pH=1的盐酸分别中和1 mL pH=13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消耗盐酸的体积大。]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
8.常温下,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2SO4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将②④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10 mL上述四溶液中各加入9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
9.(易错题)室温下,现有三种酸的稀溶液:a.HCl溶液,b.CH3COOH溶液,c.H2SO4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三种酸溶液的浓度相同,则其pH的顺序为b>a>c
B.同浓度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分别用氢氧化钠中和,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顺序为c>a>b
C.pH相等的三种酸溶液中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顺序为b>a>c
D.同pH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分别与少量且质量相同的Zn片反应,反应所需时间的顺序为a=c>b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B [HCl为一元强酸、H2SO4为二元强酸、CH3COOH为一元弱酸,相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pH的顺序为b>a>c,故A项正确;同浓度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中酸的物质的量相同,用氢氧化钠中和,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顺序为c>a=b,故B项错误;pH相等的三种酸溶液中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顺序为b>a>c,故C项正确;同pH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分别与少量且质量相同的Zn片反应,反应所需时间顺序为a=c>b,故D项正确。]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
10.已知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Kw=1×10-12,下列溶液的温度均为100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0.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2
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
C.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 mL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
11.(素养题)25 ℃时的三种溶液:
①pH=2的醋酸;②pH=2的硫酸;③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体积扩大100倍,所得溶液pH变为4
B.①与②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V1 L②溶液和V2 L③溶液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3,则V1∶V2=11∶9
D.①与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7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C [A.①CH3COOH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加水促进电离,所以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后,pH变化小于2,即所得溶液pH<4,故A错误;B.pH=2的醋酸的浓度c远大于0.01 mol/L,pH=2的硫酸的浓度为0.005 mol/L,所以①与②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故B错误;C.pH=2的硫酸中c(H+)=0.01 mol/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OH-)=0.01 mol/L,混合后溶液中c(H+)=0.001 mol/L,则0.01V1-0.01V2=(0.01V1+V2),V1∶V2=11∶9,故C正确;D.CH3COOH是弱酸,①与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pH<7,故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2.(1)某温度(T ℃)时,测得0.01 mol·L-1 K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Kw=_______。
(2)在此温度下,将pH=a的Ba(OH)2溶液Va L与pH=b的HNO3溶液V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1,b=3,则Va∶Vb=________。
②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Va∶Vb=10∶1,则a+b=______。
③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 =______。
10-13
1∶10
12
1∶9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