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童趣
沈复
教学目标:
1、识记文言字词,疏通文意,背诵、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的 “物外之趣”。
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词句,
2、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导入学习。
小时候,有过哪些趣事?比如:玩过捉蜻蜓喂 ( http: / / www.21cnjy.com )蚂蚁,玩小鱼……小孩子的事,不是只有今天的人才玩过。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童趣》。
作者简介:沈复(1763—1822),清代文学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著有《浮生六记》一书。21教育网
二、朗读。
教师范读,注意字音、节奏。一个词语不能划开。附全文节奏,仅供参考。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教师讲述一两个例子,让学生划节奏朗读,教师指导。待学生基本能读准确节奏时,用多种方式朗读。争取课堂成诵。
三、通译全文。可采用复述形式,能理解大意即可。如:你最喜欢文中哪件事?先背诵,后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四、赏析课文。
1、用现代汉语给课文换一个题目。童年趣事。
2、课文写了童年的哪三件事?
夏日戏蚊,花台观景,鞭打蛤蟆。
3、在鞭打蛤蟆的情节中,小沈复肯定有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心理活动,却没有写出来,怎么办呢?请大家做一个游戏:你是小沈复,你一边打蛤蟆一边在对蛤蟆说些什么呢?21cnjy.com
设计:①、你这丑八怪,这两只小虫与你无怨无仇,你竟敢下如此毒口!看我不揍扁你!
②、你这鬼东西,吃我的小虫,坏我的心情,看我怎样教训你!
③、你这小东西,吓我一跳,真是该死,不过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放你一条生路,快滚!嘿,你还不走,看我的。21·cn·jy·com
④、喂,你是哪蹦出来的,一下子就杀了两个,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我不给点颜色你看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
4、真是有趣,可是为什么我碰到蚊子、癞蛤蟆总是感受不到有趣呢,如果你是小沈复,你能告诉我获得“物外之趣”的诀窍吗?
①要善于观察。
“明察”、“细察”两个关键词语告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观察要敏锐、仔细。要观察的本领,视力要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养成观察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2·1·c·n·j·y
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件趣事:先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结: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五、结束语:
撕下岁月的日历,每一张都写满童趣。通过这一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童年时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情趣,认识到了童心的纯真,童趣的美妙。同学们,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