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俄罗斯(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四节 俄罗斯(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教材分析
教材共分“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能源大国”、“西密东疏的铁路和管道运输线”三部分,将俄罗斯突出的地理特征概括出来:首先介绍俄罗斯的位置以及纬度高导致的寒冷气候;然后介绍面积广阔,地形有特色,又引出自然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又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能源产业发达;发达的工业又需要有交通运输作支持, 然后介绍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线以及运输网的特点;交通线是线状的,连接彼此的点就是一些重要的城市,重点介绍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核心素养目标和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对应本条“内容要求”,以俄罗斯为例,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应本条“内容要求”,以俄罗斯为例,要求学生描述俄罗斯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对应本条“内容要求”,以俄罗斯为例,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俄罗斯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内容要点说明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1.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大部分地区处于50° N以北。俄罗斯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这样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其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人口分布都有很大的影响。 2.很多人对俄罗斯的固有印象是能源丰富、重工业发达,生活所需物资要依赖进口。实际在20世纪初,俄罗斯生产的粮食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够大量出口。后来,受战争等因素影响,俄罗斯粮食产量下降,一度需要依靠进口。21世纪以来,俄罗斯粮食产量快速增加,粮食出口量也增加。尤其是近几十年,俄罗斯农业快速发展。 3.为了帮助学生更好认识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教材图8.38展示了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分布,以及莫斯科、雅库茨克的气温降水数据。从教材图8.38中可以看出莫斯科和雅库茨克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气温降水存在较大差异。对俄罗斯而言,温度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教材设计“活动”,从气温、地形等方面分析俄罗斯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此外,俄罗斯的耕地集中区土壤肥沃,也有利于发展生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图文资料归纳俄罗斯突出的自然特征; 难点:分析俄罗斯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等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处理策略:使用地图、图表、图像等视觉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展示地形图以显示山脉、平原等地形特征如何影响耕地资源分布;用图表表示主要河流的流向及其与地形的关系。选取具体的案例研究,如亚马尔天然气项目、西伯利亚大铁路分布,分析该地区的地形、气候以及资源是如何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开篇】2025年2月25日,北京至莫斯科国际列车的试跑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这趟跨越欧亚大陆的列车是疫情后中俄交流复苏的重要标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这条承载着两国人民期待的钢铁丝绸之路吧! 【播放】播放K3次国际列车沿途风景视频。介绍从北京到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快速列车。列车全程7 819千米,要花费6天5晚才能从起点到达终点。 【提问】K3次国际列车为什么有如此之长的运行距离?让我们一起乘着火车去莫斯科,探究令人神往的风景背后蕴藏的地理奥秘。
新课学习 任务1:准备篇—知位置,懂范围,落实区域认知 【过渡】我们想要去到一个地方,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呢?是不是要先知道,它在哪里?现在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根据学习框架,快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展示】教师展示自主学习框架,学生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6-47,自主完成下列学习活动。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跨东西半球(160°E经线穿过)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50°N-70°N,纬度较高,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 海陆位置:俄罗斯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国为邻。 【小结】俄罗斯东西跨经度约17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 【过渡】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陆上邻国众多,有绵长的国界线,占地面积很大。 【展示】展出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的图片,说明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提问: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李华感到疑惑,俄罗斯到底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呢?你能帮他解惑吗?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7思于学,找出相应的问题答案。。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约 3/4 的人口;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区; 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在欧洲中部,是一个起源于欧洲的国家。 【小结】俄罗斯的人口、政治、经济和文化均集中在欧洲部分,是一个起源于欧洲的国家。 【过渡】通过前期准备,我们了解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下面,我们坐上K3火车,开启俄罗斯的探索吧! 任务2:旅途篇——观风景、思成因,梳理要素联系 提问:我们乘坐K3火车,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8.37,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 从东往西依次是: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小结】K3次国际列车从北京出发经过蒙古国进入俄罗斯,经过贝加尔湖畔,一路向西,经过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从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可以发现,俄罗斯的地势特点为东高西低。 提问:我们乘坐K3火车,会经过哪些主要河流?河流的流向是什么? 【小结】首先依次经过西伯利亚地区的三条河流,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自南向北流,说明西伯利亚地区地势南高北低;跨过乌拉尔山脉看到欧洲最长河伏尔加河,它也被称为俄罗斯的母亲河,是自南向北的河流。 【拓展活动】五指记忆法记忆俄罗斯主要地形区与河流。 【学生活动】假设手指代表地形区,指缝代表河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五指卡片,在对应的手指和指缝中填入合适的地形区与河流。小组代表进行小组展示。 【过渡】车厢内的广播响起,我们目前抵达鄂毕河畔的新西伯利亚站。窗外的河流在冰天雪地间显得格外寂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8.38,找一找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一共四种气候类型,由北向南依次是,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整体气候寒冷。 【小结】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提问:由气候我们可以推断出,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的耕地应该有怎样的分布规律? 俄罗斯耕地主要分布在南部,且耕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8.38,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对比莫斯科和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填表并分析原因。 莫斯科雅库茨克气温年较差年平均值年总降水量
【小结】俄罗斯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俄罗斯西部的莫斯科和东部的雅库茨克却有着显著的差异。从气温来看,雅库茨克的气温年较差更大,气温年均值更低;从降水来看,莫斯科的年降水量更高。 任务3:美食篇——品美食、析分布,探究格局成因 【讲述】列车缓缓驶出新西伯利亚站,车厢内正在叫卖俄罗斯特产——大列巴、伏特加、威化饼。 【展示】教师展示各色特产照片、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分布图和俄罗斯地形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8.40和教材图8.37,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 找出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的地形类型。 2. 描述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年平均气温的范围。 3. 比较俄罗斯与印度的纬度差异,说明纬度位置对两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结】俄罗斯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产区集中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这里纬度较低,有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充足热量。 【学生活动】谈谈本次旅程中,你的收获和感想? 【达标检测】 【教师总结】今日的俄罗斯之旅在此告一段落了,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大家敬请期待吧!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以K3次国际列车为线索,我们在穿越亚欧大陆的同时,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串联起来,深刻认识了俄罗斯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