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21课 《古文二则.四知》 (39+5张PPT)(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21课 《古文二则.四知》 (39+5张PPT)(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4 14:48:25

文档简介

课件5张PPT。 预习导学
1、了解本文的作家、作品及“前四史”。
2、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邓骘 辟之 谒见
涿郡 昌邑 公廉
3、解释下列字词:
辟 谒:
举: 怀:
迁: 遗:
之 转:
故: 厚:
4、翻译下列重难点句子: (1)当之郡
(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3)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4)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5)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5、尝试翻译全文6、“预习导学”思考题:
(1)文中主人公是谁?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2)本文写了哪两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结合课文,说说杨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
(4)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5)文章表现了杨震什么品质?7、播放无声无字视频
播放一段《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无声无字视频,让学生猜猜故事里的“贪官”和珅变相受贿时会怎么说?让有兴趣的学生尝试配音,并表演给同学看。
课件39张PPT。四 知古 文 二 则 杨震,东汉高官,学问渊博,可与孔子相媲美,素有“关西孔子”之称 。杨震以为官清廉名闻天下。 题目解说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知” :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3、理解翻译课文
2、积累文言字词4、把握课文主旨  范晔,字蔚宗,小字搏。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撰成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一、走近作者《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了解“前四史”司马迁 西汉班固  东汉范晔  南朝宋陈寿  西晋邓骘 辟之
谒见 遗
涿郡 公廉 zhìzhuōbìyèwèilián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四 知注意语速
注意停顿
注意重音
注意节拍二、小试牛刀:疏通文意字词释义1、辟 : 2、举 :3、迁:4、之: 5、故:6、谒:7、怀: 8、遗:9、转:10、厚:检查学习效果(一)、字词释义辟 :举 :迁:之:故:谒:怀:遗:转:厚:征召推举,选拔晋升到,往从前拜见揣着赠送调动丰厚你解释对了吗?(二)、句子翻译1、当之郡。当去东莱郡的时候。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4、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让后代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子孙。 3、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他为子孙置办一些产业。三:走进文本,讨论探究思考:1.《四知》中写了杨震几件事?用简单的话概括。杨震拒金(开头到“密愧而出”)
杨震为子孙留清白(“后转涿郡太守”到“不亦厚乎”)问题导读
2、阅读课文,说说杨震是一位怎样的
官吏?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
这一形象的?
分享交流杨震拒收下
属贿赂拒为子孙
开产业廉洁
自律俭朴
无私(语 言)态度
坚决
对比衬托1.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
  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品质。
2. 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3. 语言刻画形象传神。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四:写作特点 知识归类征召推举、选拔晋升
调动知道了解1. 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
2. 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课后作业)循吏、良吏、廉吏、 青天西门豹 、董宣、狄仁杰 、包拯 、海瑞 五:拓展延伸包 拯寇 准反腐反腐反腐接受人民审判大贪官贪官煤炭司副司长魏鹏 “烧坏了几台点钞机”久贪成“精”可拎重估测红包 大贪官——和珅我怎么就管不住这手呢?! 课外精兵演练:包拯(节选)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注释】:①鬻:卖练一练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意思: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
2、本选文表现了包拯怎样 的品质?
(参考答案:1、(1) 主持管理 (2)足够)
(断案如神、公正廉洁、不畏权贵、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等)
课外故事:《毁屋留名》官至京都司徒的杨震从蒲州巡视完毕,顺路渡过黄河,准备到故土杨家村看看。为了避免州县官吏的前呼后拥、设宴接风,他不穿官服,不带随从,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湖县境内。已是正午时分,路边的田地里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影。前边不远处,一位老人赶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朝这边走来。杨震顿感亲切,急步上前深揖一礼:“这位老哥请留步,请问杨家村距此还有多远?”老人仔细打量他一番,惊喜地握住他的手说:“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关西夫子杨伯起’吗?”杨震也欣喜地叫道:“你是村东头的杨贵杨老汉嘛。多年不见,您老还是那么精神!”谁知他这么一说,杨老汉反而抽回了自己的手,自嘲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瞧我这记性,都忘了您已经在京城作了大官了,再也不是当年的杨伯起喽。”杨震心头一颤,不解地问道:“老哥,此话怎讲?”老汉脖子一梗说“你装什
么糊涂,你们家前不久才盖了一所大宅子,足有十几亩地,上百间房,气派着呢。”杨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话当真?”杨老汉拍拍胸口:“我还会骗你不成?你若不信,我可以和你一同前往,咱们眼见为实。”?杨老汉领着杨震来到村中他们家的旧址前,杨震呆住了。他们原来的那两间破房子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雕梁画栋,气势非凡的大宅院。杨震恼怒地把门拍得震天响,应声出来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杨震劈手揪住他的衣襟,问道:“我乃杨震,这是怎么回事?”管家战战兢兢地说:“大人息怒,小人只知道这宅子是大人的几位朋友出资盖的,说是给您子孙后代留下的一份基业。”杨震从怀中掏出玉环,叹道:“想我杨震一生清白,有如此环。此环留与子孙足矣,岂容这宅院污我清白!”说完抓起墙角的铁锤,发疯似得朝墙上砸去。在杨震的坚持下,几天之后,这座宅院化为乌有。而杨震清正廉洁的名声却在乡亲们中间广为传颂。
课堂精髓小结《四知》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应严以律己,不贪不占,做个品德高尚的人。它启示后人廉洁声誉胜过丰厚家产,唯有廉洁之人才能立足于社会,唯有廉洁之人才能常保安宁。因此,反腐败工作将是长期而又任重道远。
六、布置作业:
1熟读、翻译、背诵本文
2积累文言词汇(知识归类卡片)
3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 (先讨论、交流,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