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试题(2)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人教版(2019)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模拟试题(2)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人教版(2019)生物试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08 10: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模拟试题(2) 2024-2025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人教版(2019)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形成过程中,能发生的是(  )
①精子必须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
②顶体酶可使精子穿过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
③精子入卵后卵细胞很快完成了减数分裂Ⅰ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
⑤透明带反应防止了多精入卵的发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卵子的发生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卵子成熟及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均为输卵管
B.获能后的精子和卵子相遇时,会释放多种水解酶,以防止其他精子入卵
C.精子入卵后会立即与卵细胞核发生融合
D.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是受精的唯一标志
3.下列关于育种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多倍体育种因优点突出,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
C.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单倍体植株
D.杂交育种过程都需要经过杂交、选择和纯合化等手段
4.几丁质酶可以水解几丁质获得水溶性的几丁寡糖或乙酰葡萄糖胺。科研人员用透明圈法,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筛选出高产几丁质酶的无色杆菌菌株ZWW8,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实验(酶活力指标可以反映产酶量)。据以下图表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氮源 酶活力(U/L)
氯化铵 20. 7土1.2
硫酸铵 17.8土1.5
硝酸钠 6.4士1.9
尿素 13.3士1.0
蛋白胨 12.1土1.8
硝酸铵 19.2土0.2
不同氮源对ZWW8菌株产几丁质酶的影响
A.pH=8时几丁质酶的活力最小
B.利用发酵工程可以实现几丁质酶的大量生产
C.以氯化铵为氮源时ZWW8菌株的产酶量最高
D.筛选高产菌株时应选择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落
5.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技术路线,以期获得甘蓝和萝卜体细胞杂交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融合过程都涉及膜的流动性,常用聚乙二醇、电融合等进行促融
B.上述过程涉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分裂方式
C.为诱导融合体产生不定芽,通常应在培养基中加入两类植物激素
D.植物体细胞杂交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6.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呼吸曲线可代表醋酸菌
B.b呼吸曲线可代表乳酸菌
C.c呼吸曲线可代表酵母菌
D.出现c曲线的原因是乳酸菌随氧气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被抑制
7.某农科所利用两种猕猴桃体细胞,通过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猕猴桃新品种,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将两种细胞置于无菌水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去壁处理
B.过程②可以利用电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d细胞经高尔基体再生出细胞壁后,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试管苗
D.培育出的猕猴桃新品种属于多倍体,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8.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体A提供的卵母细胞通常是指初级卵母细胞
B.胚胎干细胞可以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
C.治疗性克隆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若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至个体A,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9.毛花猕猴桃为二倍体,果实大,维生素C含量高;软枣猕猴桃为四倍体,极耐寒,在一40℃下可安全越冬。某农科所利用这两种猕猴桃体细胞,通过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猕猴桃新品种,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可将体细胞用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处理
B.过程②可以采用电融合法、离心法、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C.在诱导生根时,培养基中应提高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和用量
D.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杂种植株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
10.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氮气的细菌,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自生固氮菌时,一般不需要添加氮源,需要将培养基调制成酸性
B.该纯化培养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用涂布器从盛有菌液的试管中蘸取菌液,进行涂布
C.步骤①获取土壤一般来自表层土壤,步骤③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000倍
D.若④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58个,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固氮菌约5.8×106个
11.研究人员将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双标记选择载体导入胎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获得转基因细胞株,并以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获得转基因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eor基因和GFP基因的连接不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转基因细胞株的培养液中含新霉素、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等物质
C.核移植前应增加转基因细胞培养液中的血清浓度以提高动物克隆成功率
D.观察早期胚胎的荧光筛选胚胎进行移植,移植时不能移植多个胚胎
12.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大鼠、小鼠两个远亲物种创造出世界首例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过程如下图所示。该细胞可分化成各种杂种体细胞,为研究不同物种性状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模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囊胚1最可能由小鼠的卵母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
B.体外培养AdESCs需向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C.该项技术突破生殖隔离获得了哺乳动物远亲物种的杂种细胞
D.AdESCs的染色体组数与大鼠和小鼠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相同
二、多选题
13.我国首例克隆猫“大蒜”的培育过程是:从供体猫大腿部采集了一块皮下组织,提取体细胞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构建重组胚胎,再植入代孕猫的子宫内,直至分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细胞比胚胎细胞的分化程度高,但不影响通过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
B.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时,可通过显微操作技术用吸管吸出细胞核
C.用电融合法使体细胞与卵母细胞融合后,还需要再对重组胚胎进行激活
D.克隆猫“大蒜”的培育说明动物细胞有全能性,其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供体细胞
14.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熊猫与其它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的时间都相同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能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细胞的分化
15.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S 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 ACE2 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融合的粘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图为 HAT 筛选(杂交瘤细胞筛选)、制备抗 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制抗 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先注射 ACE2 免疫小鼠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浆细胞
B.经 HAT筛选的杂交细胞经抗体检验后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C.单克隆抗体可以制成诊断盒,可用于疾病的诊断,还可以与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16.下图表示基因型为的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
B.在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但无需获得小分子的有机物
C.为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在培养基中应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等激素
D.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或或或
三、非选择题
17.腐乳和泡菜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几百年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民间老法生产腐乳为自然发酵,现代腐乳生产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现代化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民间制作腐乳时毛霉来自 。
(2)当豆腐上长出毛霉后,对豆腐要进行A处理,是指 。腐乳制作的后期要加入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的卤汤,其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原因 。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3)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 中。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
(5)泡菜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 。
(6)制作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8.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 酶,获得有活力的植物原生质体,过程③在化学药剂 的作用下会发生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④过程中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 (细胞器)直接相关。
(2)由杂种细胞培育成试管苗,需经过细胞的⑤ 和⑥ 过程。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培养基中 这两种激素的比例。
(3)培养出的“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体现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优点是 。
19.下图是科学家通过不同方法培育优良种牛的过程,其中①~⑥表示操作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过程涉及激素处理,该激素名称为 ;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为 、 。图中②过程所涉及的原理是 。
(2)图中b、c分别代表囊胚的 、 。想要获得2个胚胎需要对囊胚处理,应注意 。性别鉴定需要对 进行 鉴定。
(3)一般培养到 阶段才进行⑤过程。
参考答案
1.C
①受精过程中,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①正确;
②顶体释放的顶体酶可溶解放射冠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和透明带,形成精子通过的通道;精子与卵黄膜结合是由于卵细胞膜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当精子与卵细胞膜接触时,立即被微绒毛抱合,随后,精子外膜和卵细胞膜相互融合,这里不再是顶体酶的作用,②错误;
③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③错误;
④精子入卵后,尾部脱落,原有核膜破裂,随后形成新的核膜,形成一个比原来精子核还大的核,叫做雄原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成熟卵细胞的核叫做雌原核,④正确;
⑤透明带反应是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产生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防止多个精子进入透明带,是引起多个精子入卵的第一道屏障,⑤正确。
故选C。
2.A
A、人体卵子成熟、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均为输卵管,A正确;
B、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接触后会释放出顶体酶等多种水解酶,溶解卵细胞膜外的一些结构,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B错误;
C、精子入卵后先形成雄原核,然后才能与雌原核融合,C错误;
D、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或者形成雌雄原核都可作为是否受精的标志,D错误。
故选A。
3.A
A、诱变育种往往借助物理、化学等因子的作用,提高生物的突变率,获得大量新性状,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A正确;
B、多倍体育种可培育出自然界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但多倍体育种普遍适用于植物,不适用于动物,B错误;
C、单倍体植株一般矮小,往往高度不育,单倍体育种需要先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最终得到的不是单倍体植株,C错误;
D、杂交育种过程都需要经过杂交、选择等手段,但不一定需要经过纯化,若所需优良品种为隐性性状,则不需要纯化,D错误。
故选A。
4.A
A、pH=8时ZWW8菌株产几丁质酶的酶活力最低,不是几丁质酶的活力最小,A错误;
B、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发酵工程通过扩大培养获得大量菌种,可以实现对几丁质酶的大量生产,B正确;
C、据表格可知,以氯化铵为氮源时ZWW8菌株产几丁质酶的酶活力最高,产酶量最高,C正确;
D、筛选高产菌株时应选择透明圈大、菌落直径小的菌落,所以筛选高产菌株时应选择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落,D正确。
故选A。
5.B
A、细胞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促进膜融合的方法有聚乙二醇、电融合等,A正确;
B、上述过程涉及融合原生质体分裂,属于有丝分裂,没有涉及减数分裂,B错误;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形成,C正确;
D、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D正确。
故选B。
6.D
A、醋酸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氧气浓度为0时,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对应图中曲线b,A错误;
BD、乳酸菌属于厌氧生物,在氧气浓度为0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但是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乳酸菌的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对应中曲线c,B错误,D正确;
C、由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在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比较强,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对应图中的曲线a,C错误。
故选D。
7.A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去壁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无菌水中会吸水涨破,无法获得完整的原生质体,A错误;
B、②为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可以利用电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
C、高尔基体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高分化的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试管苗,C正确;
D、猕猴桃新品种是由毛花猕猴桃体细胞和软枣猕猴桃体细胞融合的结果,属于多倍体,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故选A。
8.B
A、个体A提供的卵母细胞通常是指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即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B、胚胎干细胞一般是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B正确;
C、治疗性克隆最终获得的是组织、器官,并没有获得完整有机体或其他各种细胞,所以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由图可知,个体B提供细胞核,分化形成的组织器官的性状主要受个体B 的遗传物质决定,因此,将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至个体A,可能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错误。
故选B。
9.A
A、过程①为植物细胞去壁,由于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进行去壁操作,同时为了维持原生质体形态,需要在等渗溶液中进行,A正确;
B、过程②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采用电融合法、离心法、聚乙二醇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但不能采用灭活病毒诱导法(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B错误;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分化,因此诱导生根时,培养基中应提高生长素的比例和用量,C错误;
D、由题干可知,毛花猕猴桃为二倍体,软枣猕猴桃为四倍体,二者形成的杂种植株体细胞正常状态下有6个染色体组,当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加倍为12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A。
10.D
A、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氮气的细菌,培养自生固氮菌时,一般不需要添加氮源,在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制中性或弱碱性,A错误;
B、由图可知,该纯化培养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应该用微量移液器从盛有菌液的试管中取0.1mL菌液,再用涂布器涂布,B错误;
C、、步骤①获取土壤一般来自浅层土壤,结合图示可知, 步骤③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00倍,C错误;
D、若④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58个,由图可知,稀释倍数为104,根据公式C÷V×M(稀释倍数)=58÷0.1×104=5.8×106,D正确。
故选D。
11.B
A、Neor基因和GFP基因的连接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获取相同的黏性末端,而后通过DNA连接酶的作用将二者连接,A错误;
B、转基因细胞株的培养液中含新霉素、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等物质,该培养液具有选择作用,并同时选择带有荧光标记的转基因细胞核供体,B正确;
C、若在核移植前增加转基因细胞培养液中的血清浓度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水死亡,从而不能达到提高动物克隆成功率的目的,C错误;
D、观察带有荧光的早期胚胎(囊胚期或桑椹胚)进行移植,为了保证成功率可移植多个胚胎,D错误。
故选B。
12.D
A、由单倍体囊胚1可获得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单倍体囊胚1最可能由小鼠的卵母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A正确;
B、血清等天然成分与细胞在体内需要的成分接近,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及各种生长因子等,因此体外培养AdESCs需向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B正确;
C、由于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自然情况下,哺乳动物远亲物种间的配子往往无法完成受精作用,或者即便能完成也不能继续发育成个体,该项技术突破了生殖隔离,获得了哺乳动物远亲物种的杂种细胞,C正确;
D、该AdESCs是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故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小鼠-大鼠杂种细胞由体细胞融合产生,通常含有4个染色体组,因此两者染色体组数不同,D错误。
故选D。
13.BC
A、体细胞比胚胎细胞的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故体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A错误;
B、在核移植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获得去核卵母细胞,B正确;
C、用电融合法使体细胞与卵母细胞融合后,还需要再对重组胚胎进行激活,其目的是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C正确;
D、通过核移植方法培育的克隆动物,其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供体细胞核,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则来自提供去核卵细胞的雌性,D错误。
故选BC。
14.BCD
A、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A错误;
B、兔子卵细胞质含有激发大熊猫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能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B正确;
C、早期胚胎的细胞是由同一细胞经有丝分裂而来的,所以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C正确;
D、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中,在囊胚期时细胞就已经开始分化,且在原肠胚达到最大分化程度,D正确。
故选BCD。
15.AB
A、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先注射棘突蛋白兔疫小鼠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从而获得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及对应的效应B细胞,A错误;
B、经 HAT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才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B错误;
C、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单克隆抗体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因为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D正确。
故选AB。
16.AC
A、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通过脱分化(该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A正确;
B、愈伤组织细胞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因此在愈伤组织的形成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小分子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B错误;
C、为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在培养基中应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等激素,C正确;
D、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AB或Ab或aB或ab,D错误。
故选AC。
17. 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加盐腌制 酒精浓度过高则腐乳的成熟时间会延长;酒精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无氧呼吸 细胞质 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会发生变化,及时测定是为了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 盐的浓度过高,使乳酸菌失水死亡,没有生成乳酸或产生乳酸过少
(1)制作腐乳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民间制作腐乳时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2)当豆腐上长出毛霉后,要对豆腐要进行加盐腌制处理,故图中A指加盐腌制。腐乳制作的后期要加入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的卤汤,要注意酒精的浓度,酒精浓度过高则腐乳的成熟时间会延长;酒精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因此腐乳制作的后期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3)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是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
(4)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发酵液变酸,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因此泡菜液逐渐变酸的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5)泡菜发酵过程中,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会发生变化,及时测定是为了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因此泡菜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6)制作泡菜时水盐的比例是4:1,如果盐的浓度过高,会使乳酸菌失水死亡,导致没有生成乳酸或产生乳酸过少,泡菜咸而不酸。
18.(1) 纤维素酶和果胶 聚乙二醇/PEG 高尔基体
(2) 脱分化 再分化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1)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①②表示去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因此①②过程使用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由杂种细胞培育成试管苗,需要经过细胞的⑤脱分化和⑥再分化过程,其中过程⑥必须给予光照。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这两种激素的比例,通常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例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适中,利于形成愈伤组织。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优点是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19.(1) 促性腺激素 透明带反应 卵黄膜封闭作用 基因重组
(2) 囊胚腔 内细胞团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滋养层细胞 SRY-PCR鉴定
(3)囊胚或桑葚胚
(1)图中①过程需要使用促性腺激素促进良种母牛超数排卵,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图中②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精卵中,这是基因工程的内容,原理是基因重组。
(2)据图分析,图中a为滋养层、b为囊胚腔、c为内细胞团,想要获得2个胚胎需要对囊胚进行分割处理,操作时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性别鉴定需要对滋养层细胞进行SRY-PCR鉴定。
(3)图中⑤过程表示胚胎移植,此时的胚胎一般发育至囊胚或桑葚胚(桑椹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